談《人類大命運》:歷史告訴我們,不認清「真實」會為社會及生命帶來苦難

談《人類大命運》:歷史告訴我們,不認清「真實」會為社會及生命帶來苦難
Photo Credit: 《天下文化》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著名大歷史學者哈拉瑞新著《人類大命運:從智人到神人(Homo Deus The Brief History of Tomorrow)》出版不久,繼前著《人類大歷史》後一再引起知識界關注,作者就此以一系列文章剖析重點內容,與眾共同反思。

認清甚麼才是「真實」,從來不容易

如果有人這樣問你:究竟恐怖分子可怕一點,還是肥胖可怕一點?

即使生活在先進城市的居民,為數不少很可能答:當然是恐怖分子!不過,一旦撇除地域因素,更容易令我們死亡的,很可能是後者。

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這樣說:

「至少在過去,恐怖主義的手段是要散播恐懼,而不是造成嚴重的實質損害。恐怖分子通常無力擊敗軍隊、占領國家,或破壞整座城市。肥胖及相關疾病在2010年造成約300萬人死亡,相較之下,恐怖分子在全球造成的死亡人數是7,697人,多數位於發展中國家。對於一般美國人或歐洲人來說,可口可樂造成的生命威脅,可能還要遠比阿爾蓋達(基地)組織來得大。

⋯⋯就本質而言,恐怖主義就是一種表演。恐怖分子安排一場令人驚恐的暴力秀,抓住我們的想像,讓我們以為自己即將再次陷入中世紀那種混亂當中。⋯⋯恐怖分子就像是一隻想要大鬧瓷器店的蒼蠅。蒼蠅如此弱小,自己甚至連一隻茶杯也動不了,於是便找來一頭牛,鑽到牠耳裡嗡嗡作響,讓牛因為恐懼和憤怒而發狂,破壞整家瓷器店。這正是過去十年間在中東發生的事。伊斯蘭基本教義派如果光靠自己,絕不可能推翻前伊拉克總統海珊(Saddam Hussein)。於是他們用911恐怖攻擊,激怒美國,讓美國破壞了中東這家瓷器店。現在,基本教義派已在一片廢墟中,蓬勃發展。」

的確,單憑表面印象或感覺看一件事,難以認清真實世界,我們不習慣運用數據了解真相,我們亦不擅長如實掌握他人的想法。近年,筆者得益一種深刻啟發,發覺比較理性的人,會主動覺察自身的主觀偏頗,嘗試加以制衡,並援用數據和證據協助看清問題,這種態度愈能趨向理性思考;反之,有些宣稱理性又沉迷口舌辯論的人,慣常嘲諷他人不理性以沾沾自喜,視一些思想價值牢不可破,卻更見看事之偏頗。

香港俗語「離地」一詞,可為新書《人類大命運》畫龍點睛

香港人有一俗語「離地」,它借字典裏「離開地面」之意,額外添加一重文化意義,往往是指擁有身份或權位的社會階級,被平日亮麗的物質生活薰陶,思想價值脫離現實,不知民間疾苦,甚至把自己各方面看得太美好,活在自我感覺良好的幻想之中,視一切為理所當然,自欺欺人(簡言之:脫離現實)。

這個俗語帶出哈拉瑞新著《人類大命運:從智人到神人(Homo Deus The Brief History of Tomorrow)》的主旨,可謂畫龍點睛。一本豐富的著作,由於太多事例和故事令我們無比投入,有時遺忘了作者的深遠寓意在哪裏,刻意提煉的主軸又在哪裏。當然,哈拉瑞從第一章已很有心思把內容劃分了三大主軸:

  • 現今科技已能夠為我們解決饑荒、治療不少疾病,甚至將來有望避免死亡。
  • 除了基本生存之外,探討人類(或其他動物)能有更多快樂的權利
  • 生物科技未來改良人類各種能力,走向「神人」的可能性

雖然哈拉瑞開宗明義全書重點是談論上述三大主軸,可是,在這三大主軸的背後,他更落力為我們辨清人類歷史文化,那些是必須承認的「真實」,那些是主觀虛構、約定出來的文化「故事」,也只有辨清甚麼是「真實與虛構」,當中微妙的平衡在哪裏,我們才能改造未來人類的文明,走向更理想的世界。

對此,你可能更感疑惑:真諷刺!哈拉瑞自己也太離地了,又是那類標榜理性的學者,想告訴我們宗教以外的「真理」(Truth)是甚麼嗎?

當然不是,一來他對宗教的定義非常寬鬆,未至於嚴厲批評宗教;二來他立論不離地之處,正是針對我們最介意的一件事——痛苦,只要認清人類從古至今「搞了些甚麼出來」令我們承受無謂的痛苦,便有望日後減輕、消滅痛苦,乃至帶來幸福快樂,可以說是一種從歷史眼界觸發的道德關懷。「痛苦」這件事無比重要,遠遠超越表面上要我們相信甚麼、不相信甚麼,像以一個宗教取替另外一個宗教,如此不斷循環,實在沒意思,他更在意真實世界的痛苦(此刻,你也可以想想:為何我們「一定」要上班)。

是故,哈拉瑞作為歷史學者,坦白承認研究歷史看來意義有限,充其量只能掌握以前發生甚麼事,它既未能確切解釋當下,又無法預測未來。然而,它可以啟示人類選擇走截然不同的道路,不再重複做以往相同 / 相似的事。

曾經,有些觀念在我們腦海很實在,為何最終煙消雲散?

若要顯示人類走過甚麼道路,沒有比如電影一般的想像更有力量了,作者要我們試想想以下這事件發生在當下的英國:

在英國某教堂門外,有幾位青少年一邊使用iPhone觀看John Lennon的〈Imagine〉Youtube remix版,正播著那句:「imagine there’s no heaven, it’s easy if you try.」然後在不遠處,有位清潔工的收音機正播放一則「敘利亞內戰仍然持續」的新聞,突然之間天空投射一時光通道,神祕的光照射在某位正在看iPhone的少年臉上,那少年隨即開口大喊:「我將對戰異教徒,收復聖地!」

當中強烈的對比就是,中世紀十字東征軍那種仇殺經已遠去,在現代的英國社會,有基督徒再說甚麼要斬殺「異教徒」,收復「聖地」,只被看作是瘋子(尤其在英國),這些說法在今天不再有意義,煙消雲散。反之亦然,現在有英國青年參與國際特赦組織,捍衛一些陌生人的「人權」,例如前往敘利亞保護難民,或許會被不少人說很有意義、很偉大。但是,如果這位英國青年穿越時空,回到12世紀的英國,重新出發去中東捍衛人權呢?相信倒過來人們會把他當作瘋子,那時候「人權」是不存在的念頭。

又例如在數千年前的古埃及,那時古埃及人深信法老是個「活生生的神靈」,所以甘願聽他任何吩咐,可以動用數以萬計的勞工建金字塔、水壩和水庫。此外,埃及人又相信有一座鱷魚神索貝克(Sobek)神廟,裏頭有隻活生生名叫「佩蘇卓斯」(Petsuchos)的鱷魚,當時人們相信牠是神靈轉世,能賦予法老強大能力可以約束尼羅可避免氾濫。所以,平日牠有祭司悉心照顧,提供許多美食、玩具,身穿金色披風,頭戴寶石王冠。

人類就是如此特別的動物,我們有思想的能力,而有些信念 / 念頭在我們腦海中浮現,可以感覺非常實在,甚至為它犧牲。而即使不談生死那麼嚴肅,我們身處的時代,面對的生活,有多少真實和虛構的事情,能分辨得清清楚楚?

好了,說到這裏你們也許認為,這只是在說明「以前古代」宗教信仰曾經愚弄世人吧,只要打破宗教枷鎖,或選擇不信任何宗教,生活便夠理智和自由了。假如你鐵定如此相信,其實,即使在現在先進社會,我們也有許多被「觀念」困惑的事。

不只有宗教,分數、教育、能力:三者可以毫無關係,而且荒謬連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