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不被當人看的緬甸礦工血汗與生命代價,如何成就櫥窗中的美麗玉石?

【影片】不被當人看的緬甸礦工血汗與生命代價,如何成就櫥窗中的美麗玉石?
Photo credit:Seeker Stories影片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除了血鑽石,你聽過「血玉石」嗎?以往我們在精品櫥窗中所見的翡翠玉石,大多都是緬甸採礦工人們辛勞所換來的,過程中究竟有著什麼樣的風險?就讓我們一同隨著Seeker Stories的影片看下去。

編按:

在中國,玉有著吉祥的涵義,因此自古以來即是人們喜愛的收藏品。而緬甸西北方的帕敢(Hpakant)區域,則是世界上頂級翡翠的原產地,吸引不少想改善生活的人前往。但在採礦人這一段段堆砌致富夢想的過程背後,盡是道不盡的辛酸。為什麼?就讓我們一同隨著Seeker Stories的影片一探究竟。

隨著採礦聲四起,一張張採礦工人勞動的照片躍入眼前,拍攝這些影像的,是緬甸攝影記者明札(Minzayar Oo),他與英國環保監督團體「全球見證」(Gobal witness)合作,前往緬甸帕敢,想藉由這些畫面把緬甸採礦工人背後的辛酸揭露出來。

圖片_020
Photo credit:Seeker Stories影片

滾滾塵土揚起,影片中上方的這段畫面 ,是礦業公司用炸藥把山坡處某塊荒地炸裂,讓採礦工人在這片碎石中,拾取具有高度價值的玉原石。在未設置任何防護措施的山坡上,礦工們爭先恐後地在這塊區域上(下圖),想搶先其他人一步找到原石,一夜致富。

圖片_021
Photo credit:Seeker Stories影片

但在這樣的採礦環境工作是有風險的。2015年帕敢便曾發生滑坡事故,土石掩埋了114位正在採礦營地熟睡的工人,不過這起事件仍阻擋不了這股長年的採礦風潮。為什麼呢?

影片中明札說道:

中國人熱愛翡翠原石,甚至還有一種說法「黃金雖為珍貴,但玉更是無價」,擁有富貴、吉祥、身體安康之意。當中有少數體積小,卻具有高品質的石頭,價值可高達數百萬美元。

這也是為什麼在許多位在緬甸中下階層的人民看來,翡翠玉是一種能改變命運的東西,儘管採礦過程中不斷有人受傷、染上毒癮,甚至死亡。

圖片_023
Photo credit:Seeker Stories影片

每年緬甸玉石的開採所得高達31億,將近一半的國民生產毛額,但這些血汗錢大多被大公司、軍政府、毒梟所掌控。參與開採的礦工更是伴隨著毒品和愛滋病,生活環境惡劣,治安複雜。

圖片_030
Photo credit:Seeker Stories影片

總和上述總總,便是緬甸採礦工人們生活常態,他們必須在極惡劣的環境下工作,才得以換取微薄薪水維持生計。不過,2016年緬甸選出了他們50年來第一任文職出身的總統後,有可能為採礦工人們惡劣的生活條件帶來改變。目前政府正試圖打擊貪腐,極力改善礦工的工作條件。

圖片_025
Photo credit:Seeker Stories影片

擺設在精品櫥窗中的翡翠,每一塊都是緬甸採礦工人們勞動的結晶。影片中,明札以一張張觸目驚心的影像,告訴人們這些是緬甸翡翠狂熱背後的血汗代價。

相關評論:【TIDF】台灣競賽導演專訪:趙德胤《挖玉石的人》濃縮我們的驚惶、他們的日常

實習編輯:郭佩凌
核稿編輯:吳承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