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篠田正浩的《沉默》看他來日本 馬田史高西斯的《沉默》看他去日本

篠田正浩的《沉默》看他來日本 馬田史高西斯的《沉默》看他去日本
Photo Credit:Catchplay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於是,你我可以看出篠田版是兩位神父「來」到日本;史高西斯版是兩位神父「去」到日本。篠田看羅德利哥上岸,史高西斯看羅德利哥前進日本。

文:李幼鸚鵡鵪鶉

篠田正浩的《沉默》【1】享譽多年,早已是影史傑作。攝影指導宮川一夫為篠田正浩的《沉默》(彩色)也為溝口健二1953年的《雨月物語》(黑白)拍出了驚人的日本風景美。小津安二郎1959年的《浮草》、黑澤明1961年的《大鏢客》也都出於宮川一夫攝影的手筆。武滿徹同樣非比等閒,篠田正浩的《心中天網島》與《沉默》、大島渚的《儀式》與《愛的亡靈》,配樂都仰仗電影音樂家武滿徹的才藝。我不免納悶馬田史高西斯有必要重拍嗎【2】?何況篠田正浩還邀到作家遠藤周作共同編劇!現今有些沒看篠田版的人在稱頌史高西斯版的攝影有多美,但一定不是史高西斯版的強項。

篠田版比史高西斯版多了個序場:室內牆上是半裸的耶穌雕像釘在十字架上,畫外音旁白從16世紀初期舊教(Catholic俗稱「天主教」)與新教(Protestant俗稱「基督教」)說起。教會從歐洲拓展到異域,30年間日本就有了200座教堂與30萬教徒。篠田版穿插浮世繪般的圖像講古,還提到「帶著鎗砲到來的而又迅速擴張的這一種新的宗教」讓日本統治階級感到恐懼,比史高西斯版多了一層基督教在日本被鎮壓的理由與伏筆。從16世紀末到17世紀中期,日本的基督徒受盡折磨,教士、僧侶、教徒慘遭殺害,失蹤的人不計數,西班牙神父費雷拉(Cristovao Ferreira)神父甚至下落不明。

篠田正浩 1971 沈默 海報
1971年日本導演篠田正浩的作品《沈默》電影海報。這部電影改編自遠藤周作的同名小說,遠藤周作也是本片的編劇之一。

篠田版在靜態圖像、景觀的序幕後,映現演職員名單;史高西斯版則是信徒在山野酷刑受難的動態畫面開場,置身霧濛濛般白茫茫的滾燙溫泉間,或許導演故意有別於篠田版(序場與演職員名單過後的)動態影像真正開始的是葡萄牙的兩位年輕神父羅德利哥(Sebastiao Rodrigues)與尬普(Francisco Garpe)夜色中搭小船偷渡到日本一處海邊。

史高西斯要用白煙(霧氣?)日景來區隔篠田的暗黑夜景?我倒覺得真正的差異在於史高西斯添加的下一場戲,兩位葡萄牙神父經由澳門方才來到日本,先在澳門跟既是基督徒又似叛教的日本男人吉次郎掛鈎,由吉次郎帶路。吉次郎因為擁抱基督教,害家人全遭屠殺,他在澳門只承認自己是日本人,想回日本,不承認是基督徒。史高西斯添加的是吉次郎對家園的鄉愁,吉次郎是/不是基督徒的兩種面向,比較類似雷奈《穆里愛》人物既撒謊又說實話、費里尼的《愛情神話》人物既壓抑又放縱、楊德昌電影的人物善惡正邪是非功過集於一身。

沈默 劇照 2 馬丁
Photo Credit:Catchplay
史高西斯新作品《沈默》,從劇本到鏡頭處理,都和篠田正浩的版本有些差異。這回《沈默》特地前來台灣取景,也讓台灣見識到荷里活電影工業的電影技術。

史高西斯還玩了多樣的異國情調(exotic)。譬如澳門華人的中國風情(樂器、弦律、服飾)。我匆忙看過,來不及檢視17世紀的華人果真這樣嗎?已經有那些曲調了嗎?最怕西方電影錯把唐、宋、元、明當清朝,秀出旗人髮型、衣衫。篠田版演職員名單則標示「衣裳考證:上野芳生;時代考證:林美一」。

於是,你我可以看出篠田版是兩位神父「來」到日本;史高西斯版是兩位神父「去」到日本。

篠田看羅德利哥上岸,史高西斯看羅德利哥前進日本。兩位神父都是葡萄牙人,都會講一點日本語。兩位神父交談居然是英語,有日本農民在場時英語夾雜日語。貧窮男跟我都不以為然,篠田正浩找到外型極好、演得入木三分的 David Lampson 扮演主角羅德利哥,或許找不到葡萄牙語、日本語、外型三樣俱宜的西方演員。史高西斯版太過英語霸權,讓扮演羅德利哥的安德魯嘉菲(Andrew Garfield)只秀了極少的日本語,反而添加許多日本演員的英語(而非日語!)台詞。

貧窮男跟我都可以接受法國劇場用法語演莎士比亞劇作、英文舞台可以用英語演雨果著作,何況(俄國)契可夫、(挪威)易卜生的戲台灣不也是(中文)普通話演出嗎? 篠田版與史高西斯版既不用英文也不用日文稱呼神父,而是「Padre」。

篠田版,夜光裡,草叢格外綠。大叢綠樹碧草,彷彿默默見證羅德利哥與尬普(マコ岩松飾演,有人譯成岩松信)偷渡進來。篠田版,無論白天或晚上,鄉野樹草綠得風格化,不僅《沉默》,後來的《少年時代》也是這般。史高西斯版似乎不強調這些,但也難以避開綠色(畢竟場景都在海邊、鄉野、農村),篠田傾向黃綠的綠,史高西斯版偏好藍綠的綠。貧窮男揣測史高西斯或許是迷戀優秀演員才非拍《沉默》不可,扮演尬普神父的亞當載夫(Adam Driver)就是一例。兩位葡萄牙神父不但要在日本傳教,更想探尋啟發過他們的西班牙神父費雷拉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日本政府迫害基督徒,多數神父與僧侶拋棄民眾(信徒)自求逃生。被棄的農民對於宗教儀式只能自己操作,模仿神父昔日情景或是自行體會。兩部《沉默》在這方面都有著墨。你我看完全片不妨省思有沒有教會或神父、牧師或許並非絕對重要,不做儀式或做錯儀式也不可恥,二戰時期納粹佔領下,法國詩人裴外(Jacqes Pévert)編劇的電影《夜間訪客》裡,縱然人們被惡魔變成石頭但依然有顆跳動的心!

沈默 劇照 3 馬丁
Photo Credit:Catchplay
新版的《沈默》由前任蜘蛛人安德魯嘉菲主演,另一名主角亞當載夫也是導演喜愛的演員。

官方強求民眾踐踏聖像來澄清自己不是基督徒,這種恐怖的靈肉雙重凌遲跟蔣介石在台灣的白色恐怖如出一轍。篠田版始終是聖母瑪俐亞的聖像,史高西斯版有時是耶穌像。嚴禁基督教並大肆逮捕、刑求逼供的最高官員是井上(姓氏)「大人」。在法國大師雷奈電影《廣島之戀》擔任男主角而譽滿國際、留名影史的岡田英次在篠田正浩版的《沉默》裡扮演井上。井上的年輕英挺與炯炯目光跟 David Lampson 扮演的羅德利哥真摰迷惘的眸子強烈對比、彼此輝映,雙方表情、眼神及聲音演出,棋逢對手,相得益彰。史高西斯版則由白髮蒼蒼的一成尾形扮演老成持重的井上筑後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