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輯】紅金?綠金?黑金?這些香料為什麼那麼貴?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香料也是一門學問。你知道番紅花的價格已經與黃金不相上下,而食品大廠為了穩定香草供應穩定,不惜投下成本從北半球穿越赤道線來到南半球的馬達加斯加蓋小學、幫忙種稻米、打造飲水系統。
西班牙海鮮飯、肉桂卷、印度咖哩這些料理是否聽到名字就讓你垂涎三尺?這些料理除了廚藝外,讓人魂牽夢縈的共通點就在於「香料」。
香料除了增加料理的味道外,還有許多功能,有的可以除肉類和海鮮的腥味,有的可增進食物的美味與香氣,有的可預防食物腐敗,延長保存期限,有的具有幫助消化、清熱解毒等藥效,功能包含以下六點:
- 增加香味
- 調味
- 增色
- 除臭
- 殺菌、抗菌、防腐作用
- 整合味道
但你知道嗎?某些香料的價格甚至可以影響國家生計,讓食品業大公司甚至願意為了「它」去幫生產者蓋小學、種植跟「它」一點關係也沒有的其他作物。便宜的香料,如辣椒粉或鹽,一次使用幾乎不用花費幾毛錢,但在天秤的另一邊,可是他們非常嬌貴與身價不菲的兄弟姊妹,快來看看全世界最貴的香料排行榜:

昂貴的香料產地地圖
這些香料分別產自不同的地方:(點選圖中選項看產地)
紅金、綠金、黑金是什麼?他們為什麼這麼貴?
號稱紅金,與黃金同身價的食材:番紅花

你知道番紅花是迄今為止地球最貴的食物嗎?狀似一條條細線的番紅花,其實是紫色花朵裡的三株紅色雌蕊柱頭乾燥而成,1公斤的乾燥番紅花大約是50萬支柱頭,得採集15~16萬朵花。而這一切都靠人工。
今天,番紅花主要產地在伊朗、西班牙、義大利、希臘和印度,提供最優質的番紅花原產於喀什米爾。
目前全球番紅花有將近8成到9成來自伊朗,綜合伊朗當地媒體《ISNA通訊社》、《法新社》與《衛報》報導,伊朗目前番紅花年產量高達350噸,支應著伊朗當地約10萬人的生計。隨著美國再度對伊朗實施制裁,番紅花的價格會不會受到影響,恐怕是愛用者眼前的一塊大烏雲。
身價直直漲的綠金:香草

根據2017年2月22日加拿大香草供應商Aust & Hachmann公布的報告指出,自世界香草生產大國馬達加斯加出口的香草價格,將會攀升至接近每公斤美金500元(約台幣1.5萬元),雖價格達到每公斤2000~2500美元的番紅花相比仍差得遠,但卻仍穩坐世界十大最貴香料第2名。
馬達加斯加、印尼、墨西哥、中國等國是主要生產國。《彭博》報導,今年3月份馬達加斯加遭到13年來最強颶風侵襲,估計影響3成產量。全球香草產量約在2000公噸,而過去馬達加斯加產量平均在1500噸,2016年則是掉到1200噸。
我們所熟悉的香草這門香料,其實來自於蘭科植物的香莢蘭,原產於墨西哥,經過西班牙人引進歐洲,才陸續傳進馬達加斯加、印尼等國家,但因為香莢蘭需要特定種類蜜蜂才能授粉,這些被引進到其他國種植的香莢蘭始終未能開花結「莢」,直到1840年,多虧一位法屬留尼旺島(就在馬達加斯加島西邊)的12歲奴隸Edmond Albius發現了人工授粉的方法,也就此促成香草農業的誕生。
近年來,不少食品大廠如雀巢陸續宣布銷售到美國的食品要採用天然香草取代人工香精,卻面臨產量有限的窘境。根據美國化學協會週刊《C&EN》的報導,全球香草口味的食品當中,僅1%是使用天然香草調味。雀巢甚至在2010年跑到馬達加斯加當地進行溯源管理與友善契作,還在當地建立小學、建立飲水系統,幫忙當地人提升跟香草八竿子打不著關係的稻米產量。
不過,時至今日,即使因為需求大增導致香草價格高漲,在馬達加斯加的工作者們卻未必身受其利。根據《彭博》去年的報導,當地工人一天工資才1.5美元,低於其他地區的10美元日薪。
曾被當成貨幣使用的黑金:胡椒

胡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香辛料之一,有著相當悠久的歷史,根據考古資料,胡椒在史前時代就已經被印度人當做調味佐料使用,西元前二十世紀在印度西南部Malabar海岸就有農業種植的紀錄。
埃及也是很早就開始使用胡椒的紀錄,甚至考古學家猜測當時埃及人將胡椒作為木乃伊防腐品來使用。在羅馬帝國把勢力擴張到埃及,並掌握阿拉伯海的香料貿易路線後,胡椒便在歐洲廣為風行,引進歐洲之後,胡椒的貿易價值跟著日益增高,甚至被當作貨幣使用,贏得了「黑金」(black gold)的稱號。
身為東方與西方世界開始貿易的第一個商品,胡椒在當時歐洲社會享有十分崇高的地位,擁有胡椒的數量被名流巨賈用來當作彰顯財富地位的方式,也被用在祭祀拜神和獎賞立下功勞的戰士。
十七世紀荷蘭與英國在海上勢力的崛起,讓香料貿易的主導權落入這兩個國家的掌控,在尋找新的香料航道的過程,催生了後來的荷屬東印度公司與不列顛東印度公司,進而讓歐洲國家開始了在美洲與亞洲的殖民擴張。
今日,胡椒已經是生活不可或缺與最常見的香料 ,價格也因需求增加與運輸成本降低而變得較平易近人。
總結來說,香料之所以昂貴,不外乎以下三種原因:
- 勞動密集
- 運輸成本高
- 刻意哄抬價格
雖然每個昂貴香料都有便宜的替代品(香精或替代香料),但人們還是願意為了追求美味不惜花費大把金錢,下次品嚐美食前,先看看你口中的菜餚加了哪些香料吧!
參考來源:
- 《香料之王:胡椒的世界史與美味料理;關於人類的權力、貪婪和樂趣》,遠足文化
- 《香料小百科》,廣智文化
- 《香料香草風味全書》,馬可孛羅出版社
- Guide: The World’s Most Expensive Spices
- 胡椒的貿易故事(香料共和國)
- 香草危機:馬達加斯加香草欠收 價格飆漲
延伸閱讀:
核稿編輯:楊之瑜
最新發展:
Tags: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看見身障老後的照顧困境,讓照顧悲劇不再發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伊甸基金會期待家有身心障礙者的朋友,能夠知道自己並不孤單,只要願意求助,不需自己一肩扛起所有的照顧重擔。
高齡社會是醫療技術進步、養生觀念提升的反映,但這樣的發展,也伴隨著許多問題,比方勞動力下降、經濟問題、醫療需求改變等。與此同時,我們可能較少關注到的身心障礙族群以及他們的照顧者,同樣也呈現逐年高齡化的發展,而且背負著更多挑戰與考驗,包括家庭、社會資源、公眾意識等。
根據衛福部統計,近七成生活需要他人協助的身心障礙者,是由家人照顧。老人福利法定義老人為年滿65歲,而身心障礙者往往比一般人提早退化20年,表示身心障礙者45歲即邁入老年期。在家人依舊承擔最多照顧勞動的現況,身心障礙者與照顧者雙雙老化的現象加速,照顧需求更顯迫切與複雜。
關於身心障礙者,你所不知道的是⋯⋯
「自從2000年以來,台灣的社會福利發生了很多變化,不管是在食衣住行各方面,當然,也包括政府開始推動長照2.0的制度。這些改變的立意都是良善的,但是我們的社會觀念卻可能還沒有追上。」伊甸基金會副執行長何天元談起關於身心障礙者的福利,有感而發地表示。

在台灣,大眾對身心障礙者還是普遍存在著排斥的心態。何副執行長提到,這樣的排斥,可能不僅僅存在於一般身心健康的民眾,甚至是身心障礙者的家屬,都有可能抗拒接受現實,選擇封閉自己和身心障礙者,停止與外界接觸。「在推動照顧身心障礙者相關的服務上,真的是困難重重,比方我們要辦活動,或者要尋找合適的機構場地,常常遭到民眾抗議。」何副執行長表示。不過,即使如此,伊甸基金會想要持續為身心障礙者倡議、改善現況的決心,並沒有絲毫改變。「因為照顧身心障礙者,真的是非常重要,同時也非常辛苦的一件事情。也正因為如此,所以沒有人應該被孤立,或者獨自承擔這一切。」
目前伊甸基金會提供日間照顧、居家照顧、社區服務、住宿機構等不同形式的服務,希望可以讓更多有需要的家庭,找到一個最適合自己和家人的方式來照顧身心障礙者。「除此之外,因為科技不斷地進步,很多觀念也都在改變,伊甸希望可以永遠多想一步,替大家先做好準備,所以我們提供的各種課程、教材,還有對我們工作人員的培訓等,也都持續在更新。」為了打破傳統觀念上對於身心障礙者的排斥感,伊甸基金會更是持續舉辦活動,透過各種媒體、平台的宣導,希望能夠改變社會普遍的觀感。更重要的是,讓所有的身心障礙者和他們的家屬知道——你不需要孤軍奮戰,伊甸願意提供各種你需要的支援和資源。
當我老了,你也老了
提到伊甸所能提供的支援和資源,家有多重障礙者的恩蓉媽媽對此感受最深。「我們恩蓉是多重障礙的孩子,她還在我肚子裡的時候我就知道了。既然我們選擇迎接她的到來,就必須要為她做好最周全的準備,所以我跟恩蓉爸爸一直都很積極地去找各種課程、復健來上,希望恩蓉在人生的這路上,可以走得更順一點。」恩蓉自從八個月大左右就開始接受復健,在醫療上,恩蓉的爸爸媽媽也非常重視她的黃金治療期。除此之外,各種相關的課程、活動,恩蓉爸爸和媽媽也都盡可能去學習、接觸。在恩蓉一家搬到台北之後,恩蓉更是直接開始使用伊甸的日間照顧服務。「這個決定真的是最好的決定,因為伊甸的照顧服務,改變了我們一家相處的氣氛。」恩蓉媽媽真誠地說。

恩蓉是個喜歡學習的孩子,在享有義務教育的十二年期間,她白天到學校接受教育,傍晚放學回家休息,行程和一般的學生幾乎一樣。但是在高中畢業之後,恩蓉就面臨了大學裡面沒有這樣的服務的問題,換句話說,她白天沒有地方可以去,只能待在家裡,由爸爸媽媽照顧。
「那時候我們想了很多方法、討論過各種可能性,但是因為恩蓉是多重障礙,能夠幫助她的機構真的不多,後來我們只能選擇看護,讓她待在家裡。」但這樣的做法引起了恩蓉很大的反彈,因為她喜歡接觸新事物和具有學習的熱情,和被困在家裡的現實,起了巨大的衝突。恩蓉常常鬧起脾氣,爸爸媽媽也被迫在日常的工作之外,還要處理更多事情、更多情緒,一家人都感到喘不過氣來。
「搬到台北之後,我們進入了伊甸的民生日照中心,在這裡恩蓉可以參加課程,可以復健,有很多她沒有接觸過的新鮮事,讓她非常開心;甚至我常常很驚喜地發現,她持續在進步、在成長。」不只如此,一家人因為伊甸照顧服務的幫助,都各自獲得了喘息的機會,在體力上、心情上都更加有餘裕與彼此相處。
你的辛苦有伊甸懂,請放心好好休息
「絕對要尋求協助,一定要給自己一點休息的空間。」恩蓉媽媽談到過去認識的朋友中,也有一位家有身心障礙兒的媽媽。「那位媽媽的先生沒有辦法接受有障礙的孩子,在孩子出生沒多久之後就選擇消失,把孩子丟給媽媽。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他們家家境還不錯,不需要為經濟問題太費心。」即使如此,這位媽媽朋友還是在某一天傳訊給恩蓉媽媽,說自己真的很累,想要結束一切。「我收到訊息真的嚇到了,立刻找里長、找社工過去那位媽媽家,還好沒有發生遺憾的事情。但這也讓我思索到,人是沒有辦法獨自存在的,特別是有身心障礙者的家庭,了解各種支援系統可以怎樣隨時幫到你,隨時給你一個出口、一個喘息的機會,真的很重要。」
把成為身心障礙者家庭的後盾,當成一生目標的何副執行長,也提到他在第一線上,觀察到一些家庭的狀況。「很多家庭把自己封閉起來的原因,是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家裡有這樣的問題,覺得很羞恥;有些則是對外尋求協助,就會產生愧疚感。這樣的觀念,其實直到今天還一直困擾著非常多的家庭。」除此之外,經濟上的壓力,也是讓許多身心障礙者家庭不敢求援的主要原因之一。何副執行長提到,曾經遇到過一位身心障礙者,他的一天四餐就是一片厚片吐司,切成四塊,早餐、午餐、晚餐、宵夜各一塊。「而且你可以看到那片吐司已經是幾乎要腐敗的狀態,真的很令人揪心。」

目前政府已經開始在很多地方設立日間照顧機構,就是希望讓身心障礙者可以就近在社區裡也接受到不同需求的照顧服務。何副執行長強調,現在政府有補助,伊甸基金會也很願意提供急難救助,給所有有需要的家庭,一個暫時緩解現況的機會。「只要願意尋求援助,我們一定會想辦法幫到你。我們只希望能夠傳達一個觀念:讓身心障礙者獲得更好的照顧,其實是讓整個家庭過得更好。」
這是一段讓力量凝聚的旅程
除了縱向的提供幫助之外,橫向的新知教育、心得分享也一樣重要,伊甸透過許多方式,讓資訊透明,讓不管是不是身心障礙者和其家庭,都能對身心障礙者的能力和需求更有概念。
何副執行長邀請大家收聽伊甸的Podcast——「先來一杯,我們再聊」,希望能透過照顧者的分享,讓彼此都有傾訴、傾聽的機會,更讓未來都可能是照顧者的你我,有越來越多的參考樣本。與此同時,讓照顧者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自己也有權力追求快樂與自我人生。
談到分享,恩蓉媽媽也非常同意「吐苦水」的重要性。「因為我先生是牧師,我身為師母,其實也常常扮演著傾聽者、照顧者的角色,所以我都很鼓勵有同樣狀況的家庭,把感受說出來、把問題說出來,我們一起來解決。」恩蓉媽媽希望讓更多身障家庭知道他們並不孤單:勇於求助、適時喘息、讓專業介入。
伊甸基金會從身心障礙者的角度出發,提供個案管理、心智障礙者雙老家庭支持、支持性就業、日間作業設施、日間照顧服務、社區居住等服務,另外還有居家修繕、交通接送、輔具服務等。不僅為身心障礙者提供了實際的幫助,更重要的是給予了他們和家庭一份深深的愛和希望。就像恩蓉和恩蓉媽媽,透過這些協助,重新找回了生活的意義和價值,並成為社區中傳播正能量的重要角色。我們期待更多家有身心障礙者的朋友,能夠知道自己並不孤單,只要願意求助,身心障礙者的照顧重擔,真的不用自己一肩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