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中國控制資金流向,馬來西亞「第二家園計劃」恐受影響

中國控制資金流向,馬來西亞「第二家園計劃」恐受影響
Photo Credit:Reuters/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中國日前《個人購匯申請書》,限制國民海外置產,強打資金外流及洗黑錢行動。報告一出,中資於馬來西亞進行的「森林城市」、「第二家園計劃」恐將受影響。

新聞整理:葉蓬玲

馬來西亞自2002年起發展「第二家園計劃」,鼓勵外國人士在馬國購屋置產及移民。隨著計劃而生的地產需求,讓馬來西亞、尤其南部州屬柔佛(Johor)成為中資熱門選擇。其中,中國地產商「碧桂園集團」主席楊國強就看好柔州潛力,決定在大馬長期發展,投入「森林城市」計劃,並於中國境內全力推銷新山市房產。目前,在該計畫下興建的房產,近七成買主為中國公民,讓柔佛州新山市被稱為「下一個深圳」。

然而,中共政府近來加強打擊資金外流,今年1月,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發佈最新版本的《個人購匯申請書》,其中第2項第5點闡明,購匯「不得用於境外買房、證券投資、購買人壽保險和投資性返還分紅類保險等尚未開放的資本項目」。

報告發布後,中國境內數個「森林城市」營銷門市暫停開放,料是新政策已影響此項中國在大馬投資的大型地產計畫。

據《當今大馬》報導,中國駐馬大使黃惠康表示,中國資本管制並不阻止人民在海外投資房產。但馬來西亞「民主行動黨」議員鄒裕豪提醒,大使說法與中國官方文件及報導有所出入。他呼籲黃惠康應盡快解釋,以避免資訊混淆。

關於「第二家園計劃」與「森林城市」

「第二家園」計畫門檻偏低,50歲以上人士只須在本地銀行存入定期存款15萬令吉,或出示1萬令吉的海外月入證據;50歲以下者則須儲存30萬令吉,即可獲准在馬長久居留。相關定存款額可在1年後領出,惟需保留6萬令吉的儲蓄。參與者也可在不獲得「海外投資委員會」的批准下,購買25萬令吉以上的房子及一輛免稅車。

計劃全國代理人協會會長林國獅說,截至2016年2月,已有來自124國、29,468人參與此計劃。其中,中國參與者近七千人,名列榜首,較接下來的日本、孟加拉及英國參與人數多了近一倍。

填海造四島 打造森林城市

「森林城市」(Forest City)為四座人造島嶼,位於新馬之間,距新加坡最近僅2公里,離馬新第二大橋約5公里,未來料將成爲連接馬新兩國重要的樞紐。該項目也靠近馬新高鐵站,高鐵開通後,約90分鐘即可貫通吉隆坡與新加坡。

在開發上,4座島各有不同特色,包括將建設會展中心、商業中心、度假休閒、購物中心、科技研發中心、國際港口、酒店業和住宅等。

此外,馬國首相納吉去年宣布多項優惠措施,包括將森林城市列為國際免稅區,凡投資綠化發展項目者皆能獲稅務減免;而旅遊業、教育和醫療保健領域的投資者,則可享有特別獎勵及稅務減免優惠,企業中的外資股權也不受限。納吉估計,「森林城市」將吸引1,750億令吉的外國直接投資(FDI),預計在未來20年創造22萬個就業機會。打造成一座容納70萬來自世界各區人口的宜居城市。

教育多元成誘因 馬國政府開放政府學校 增設國際學府

隨著許多外國人選擇到柔州投資、置產或工作,近年來,首府新山市也增設了數間國際學校。柔州大臣認為,國際學校的設立,方便讓投資者把孩子送到這些高質量教育學府就學,無需支付高昂的生活費、學費和經商成本。他補充,目前該校已有近200名申請者,全為我國公民,反映出國際學校不僅為外國人而設,我國學子也能入學就讀。

他表示,國際學校的設立不僅增加教育多樣性,也讓政府學校有機會觀摩和學習這些國際學校的優點。就讀國際學校的學生受過許多訓練,更易面對挑戰,也因有機會接觸不同文化而更具有國際觀。

此外,也有部分參與者希望進入馬國公立學府,政府也開放讓「第二家園計劃」的外國人士子女報讀,接受多語教育。教育部副部長張盛聞指出,大部份申請者是要來大馬這邊過退休生活,希望把孩子留在我國受教育。因為他們感覺大馬教育不單單有國際水平,更有多語環境,他們希望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進而成為世界公民。

目前,欲申請進入政府學校就讀者都來自中國;今年共有35人提出申請,若學額足夠,他們在本月開始就可申請報讀。

馬哈迪:大量售地致族群比例失衡 柔將喪失自主權

對於第二家園計劃大開置產、居留及移民的方便之門,馬國前朝首相馬哈迪醫生痛批此政策將讓馬來西亞丟失自主權,讓族群人口比例失衡。

去年12月初,馬哈迪引述《彭博社》報導,依斯干達經濟特區有60項發展計劃,包括打造50萬間房子。他估計150萬名外國人將因而湧入新山。他揣測,依斯干達經濟特區可因此宣告“獨立”。馬哈迪也在一場公開演講上指稱,70萬名中國人將獲得公民權,進而在來屆大選投票。

他在投書《星報》(The Star)的文章中分析道,「我鼓勵外資,但不是在大馬買地,發展土地,然後賣給將住在這裡的外國人。」他認為外國人購地,大部分資金是在本地貸款,外資不會流入,反而盈利會匯出本國。 「當你可在中國置業,再在馬來西亞獲得一棟免費房屋的政策落實,馬來西亞不會獲得利潤,而(外國人)不會向大馬政府繳稅。」

接著,馬哈迪要求柔州政府公開所有「依斯干達經濟特區」的文件,包括勞工人數及他們的家鄉、提供經費的銀行、買家,及所有外流資金的文件,好讓人民和國際透明組織檢驗,「以證明它們不是偽造的」。

柔蘇丹:馬哈迪炒作族群課題 發展計畫面向世界

對此,柔蘇丹斥責馬哈迪炒作種族課題、扭曲事實。他指出,中國公司設在柔州,也會惠及大馬。他再次強調,發展計畫乃是「面向世界」,盼吸引「各地投資者」,並非獨惠中國。柔佛州務大臣卡立也表示,中國管制外匯對於計畫影響不大,因為官方旨在吸引全球投資者,不局限於中國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