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日久他鄉是故鄉:在台緬華離散與想像的緬甸歲月

日久他鄉是故鄉:在台緬華離散與想像的緬甸歲月
以各種礦石拼湊而出的緬甸地圖,頗有異國情調|作者攝於中和華新街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台灣對大部分的緬華來說,屬於是「一個文化上舒適的家」,較之緬甸更是一個生活上安全的家。故鄉,還是那個遠在千里的緬甸。

類似的情形,也都出現在華新街的緬華身上,甚至有年紀較長的大半輩子都是跟台灣共同度過。然而,台灣對大部分的緬華來說,屬於是「一個文化上舒適的家」(a culturally comfortable home),較之緬甸更是一個生活上安全的家。但,因為政府的外僑身分政策或多或少造成隔離,而台灣民主化以來的巨變亦使他們不知所措。故鄉,還是那個遠在千里的緬甸。那麼「會想搬回緬甸嗎?」老闆說不會,這裡住得很習慣了,也比緬甸好很多,回去幹嘛?

走著走著,街道已經是盡頭,左手邊一家商店的花車吸引了我們的目光,終於看見翁山蘇姬了。花車上散落著幾幅大張的護貝照片,有翁山蘇姬的圖樣,也有其父翁山將軍的畫像,另外還有一些佛祖或是佛經故事圖畫。進去發現,這兒除了生活用品以外,也有著滿櫃的二手書籍,心血一來便問問店員有沒有教小朋友學緬文的童書,因為我想了解更多。店員是個有點靦腆的年輕男孩,在聽了我的問題後,十分熱心的幫我尋找並介紹。

「你會說緬文嗎?」「會啊家裡有教。」「那你會寫中文嗎?」「當然會啊!」他笑了,「我在台灣出生的,有上學啊。」我的問題彰顯了無知,事實上許多緬華都很努力的學習中文,除了加速融入台灣社會,更是通過國籍考試的一大關鍵。「這是緬文的字母」,他拿出一張A4大小的護貝照片,上面布滿圓飽文字及羅馬拼音。我問清價錢付給他,再問:「那你會覺得緬甸是你的故鄉嗎?」他想了想,「我只回去過一次耶,其實沒甚麼感覺,比起來,台灣才是我的家。」

帶著購買的雜貨離開商店,回頭看,緬甸街已經華燈初上。承載的鄉愁只剩淡淡輕煙,讓家更好才是緬華的樂天知命。

以各種礦石拼湊而出的緬甸地圖,頗有異國情調|作者攝於中和華新街

以各種礦石拼湊而出的緬甸地圖,頗有異國情調|作者攝於中和華新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