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來一筆還是另有伏筆?張志軍對台獨放狠話,不只說給小英聽

神來一筆還是另有伏筆?張志軍對台獨放狠話,不只說給小英聽
Photo Credit: 財訊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從張志軍的警告,到美國務卿提勒森訪中,北京對台兩條主軸已經拉出,一是遏獨促統,二是持續與美國談判,達成台灣問題的利益交換。

文:高達美|財訊雙週刊 第525期

「台獨之路走到盡頭就是統一。但那樣的統一方式,一定會給台灣社會和民眾帶來傷害,他們會付出巨大的代價。」中國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在中國人大的一番話,在台灣掀起千堆浪,究竟他是講給誰聽?

還原張志軍3月6日當天參與全國人大台灣省代表團全體會議,他在會後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提問時,表達上述看法。但在新華社當天報導中,通篇不見這些話,只轉述張在會中,完全照本宣科政府工作報告對台部分:堅持一中原則與維護九二共識,堅決遏制台獨,推動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當天央視聯播也隻字未提。

甫閉幕的全國人大,涉台最權威的發言就是政協主席俞正聲7日出席全國人大台灣省代表團的談話,當天新華社與央視新聞聯播,內容仍舊了無新意。

中國涉台官員說,如果沒有上面授權,張志軍不可能說這種話,未見諸最權威的官媒,代表北京仍留有餘地,張志軍談話沒把蔡政府與搞台獨連在一起,他警告台獨,但沒說民進黨在搞台獨,代表520後中國對台方針未變,只是把紅線的漆再上亮一點。

未見諸最權威的官媒
代表北京仍留餘地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12屆政府最後一次的政協與人大全體會議上,令人意外地未發表涉台言論,因為他要說的,從李克強、俞正聲到張志軍都替他說了。遏獨與促統,是北京當局應對蔡政府的新方針。

北京當局不急著與蔡英文攤牌,除了考量今秋將舉行的中共十九次黨代表大會,還等待一件即將舉行的大事,中美雙方已基本敲定,4月6至7日,在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位於佛羅里達州棕櫚灘的「海湖」俱樂部,習近平與川普將在此舉行為期兩天的首次會談。

搞清楚川普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北京才能對台灣出下一張牌。美國國務院亞太事務首席副助理國務卿董雲裳(Susan Thornton)此前曾表示,美國希望與中國建立「以成果為導向」(results-oriented)的兩國關係,充分體現川普的商人性格,利益的交換將是中美關係的新常態。與此同時,在歐巴馬(Barack Obama)時期習近平倡議的「新型大國關係」,川普上台後,中國再也不提。

即使美國國務卿提勒森(Rex Tillerson)3月18日訪問時,強調美方會信守一個中國原則,習近平顯然不放心,面告提勒森:「合作是雙方唯一正確的選擇。」北京早已想得更遠,不待明年新政府產生,2月底財經團隊提前大換血,山東省長郭樹清接替尚福林出掌銀監會,而商務部長高虎城,被第一副部長的鍾山取代。國家發改委主任一職,由副主任何立峰接掌。

因應中美貿易衝突
習近平累積談判籌碼

鍾山和何立峰與習近平關係良好,前者與習近平在浙江省建立信任;何立峰在福建工作25年,他是習近平再婚時的伴郎,兩人關係不言而喻。而郭樹清亦一直受到習近平重視,習在2015年訪問美國,隨團人員只有六名地方高官,當中就包括山東省長郭樹清。

習近平提前讓自己人馬主掌財經大權,「這是戰鬥內閣,準備因應中美貿易衝突;美聯儲升息,中國也要迎戰,否則資金持續外流!」一名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透露。

從張志軍的警告,到美國務卿提勒森訪中,北京對台兩條主軸已經拉出,一是遏獨促統,中國國台辦官員說,留意今年兩會眾多涉台官員的用語:「促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現在官方交流中斷,中國促統的手段就是把台灣「一國化」,包括統一台胞證號與中國身分證號,台胞將享有中國各省市的同等市民待遇,今年都會陸續實施;對台灣官方,則是反獨底牌亮得更明顯;二是持續與美國談判,達成台灣問題的利益交換,中國爭取與美國簽署第四公報短期內雖難實現,但絕非空穴來風。

張志軍的話,台灣人聽不進去,但立基於這番話的作為,中國動作將一波接一波。當蔡政府被動等待習近平是否會釋出善意的不確定氛圍中,更須主動出招因應。張志軍的話可以不聽,但恐怕無法不理。

本文經財訊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