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讓人民又愛又恨:土耳其首任民選總統,會否帶領土國掉頭轉向東?

讓人民又愛又恨:土耳其首任民選總統,會否帶領土國掉頭轉向東?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土耳其這個從二次大戰後往西方路線進行的國家,在多次向歐盟叩關不成的結果,會不會使艾爾多安帶領土耳其回頭走向伊斯蘭化?

作者:簡嘉儀(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目前蹲點中東地區)

8月10日是土耳其史上首次的總統大選,現任總理艾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ğan)在其他兩位勁敵中脫穎而出,獲得百分之51%的過半票數,當選了第一屆民選總統。

這次的投票在形式上沒有任何一點空隙否認民主選舉的結果。首先,第一階段採取「不在籍投票」,旅居國外的土耳其人,也能在國外進行投票作業。第二,這是第一次土耳其人民直選總統,因此選舉結果具有穩固的民意基礎。第三,此次選舉制度採取「兩輪投票制度(run-off election)」,如果第一高票者未能獲得半數以上的有效票,那麼選舉將剔除得票最低的候選人,再由第一高票者和第二高票的候選人進入到第二輪投票。

換言之,土耳其總統的選舉制度並不是一個「贏者全拿(winner-take-all)」的制度,相較於美國,土國的總統選舉可說在形式和民意基礎上都更好的制度設計。

在今年經歷貪汙醜聞、礦工災變、土敘人民關係惡化等風暴中,卻能夠平安穩健的獲得過半選票的現任總理、新總統艾爾多安的魅力何在?事實上,在當選總統前的艾爾多安,已在土耳其總理一職超過十年的時間。

Photo Credit:  valeriy osipov  CC BY 2.0

Photo Credit: valeriy osipov CC BY 2.0

他作風強硬、雷厲風行、但在外交事務又展現地區性霸主的姿態,因此他獲得不僅是土國人的支持,也獲得周邊阿拉伯國家人民的愛戴,例如埃及、突尼西亞等國的年輕人走上街頭抗議時,曾有一段口號是「希望本國也能出現一個像艾爾多安這樣的領導人」,可見他在阿拉伯世界的影響力和魅力。

在他擔任總理之前的土耳其經濟和政治局勢動盪,隨時都有政變的危險。當然土耳其軍事政變的意義和其他國家有點不太相同,因為土耳其國父凱末爾是軍人出身,軍人在這個國家的意義是大於政府的意義,也就是說軍人監督政府,倘若政府做的不好,軍人是有權把政府收回來。

2002年正義與發展黨在議會550席次中獲得363席位,隔年國會恢復艾爾多安的從政資格後便擔任總理一職。 隨後他修改憲法、廢除死刑、給予庫德族人更大的文化自主權、發行新貨幣土耳其里拉,鈔票的面額縮小為過去的100萬倍。過去十年來,土耳GDP每年成長5.5%,人均GDP成長為過去的3倍,國內生產毛額約8千億美元,擠身為全球20大經濟體。

雖然在經濟和外交上的卓越表現,但在內政上也有不少令人詬病的地方。去年六月的「蓋齊公園事件」,土國政府計畫在塔克辛姆的公園空地,建造一座大型購物商場,而引發土國年輕人的抗議示威遊行。此外,艾爾多安收購了土國的民營電視台股份,又下令全面禁止Twitter、Facebook和YouTube等社群媒體。今年年初的貪污醜聞再讓這位政治明星受到質疑。

有分析認為,在他當選土國總統後行事作風會更趨於專制、更加伊斯蘭化。全球化下的各國領導人,決策很大一部分會端看國際情勢的發展和大國間的態度,土耳其這個從二次大戰後往西方路線進行的國家,在多次向歐盟叩關不成的結果,會不會使艾爾多安帶領土耳其回頭走向伊斯蘭化,又會不會以表面親阿拉伯國家的方式,來達到和西方國家博弈的籌碼,這些都值得後續觀察。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