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數據消失,「魚選擇吃膠粒」研究涉嫌造假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去年一項獲廣泛關注的研究被指造假,大學調查後認為並無不當行為,但另一項調查卻指「無法否認有欺詐嫌疑」。
2016年6月,在期刊《科學》刊登的一項研究顯示,一種淡水魚的幼魚如果在聚苯乙烯(即發泡膠)含量較高的環境下生長,會傾向選擇進食膠粒而非正常食物。這項研究迅速吸引傳媒目光,本網亦有報道。
據論文作者Oona Lönnstedt及Peter Eklöv的說法,研究在烏普薩拉大學(Uppsala University)位於哥特蘭島上的亞爾研究站(Ar Research Station)由Lönnstedt進行(Eklöv不在島上),時間是2015年春天。Lönnstedt為烏普薩拉大學的研究員,而Eklöv則是她的上司,同時是該大學的生態與遺傳學教授。
實驗羅生門
在同一時間,該大學的博士後研究生Josefin Sundin以及挪威科技大學副教授Fredrik Jutfelt在該研究站工作。據兩人的說法,Lönnstedt及Eklöv那項引人注目的研究「完全是幻想」,他們指控這項研究造假,要求徹查。
在論文刊出後約兩星期,Sundin及Jutfelt聯同5名學者向烏普薩拉大學的高層發出公開信,舉報Lönnstedt及Eklöv涉及研究行為不當,要求大學進行調查。信中指聯署人最早於6月3日聯絡論文作者,要求他們提供研究數據,兩人分別回應,但未能提供數據。
Sundin指她在2015年4月8日至6月16日期間身處研究站,而Lönnstedt則說實驗在當年4月至5月進行。根據Sundin的指控,Lönnstedt在5月4日到達實驗室,15日離開,根本無法進行為期3星期的實驗。Lönnstedt則反駁指她整個5月都在研究站。
聯署信亦質疑研究中描述的實驗細節跟事實不乎,例如Sudin及Jutfelt指研究需要30個1公升的量杯,但當時他們只看到18個,其中15個只有0.6公升容量,並指他們以及一名大學雜誌的攝影師所拍的照片支持這個說法。Lönnstedt則說,兩人看不到實驗進行並不代表實驗不存在。
消失的數據
事件中最令人生疑的地方,在於論文指研究數據已放到烏普薩拉大學的研究數據庫,同時納入在論文的網上補充資料,然而兩個地方均沒有這些數據。
直到2016年12月,《科學》加上「編輯關注」,表示儲存該研究原始數據的電腦被盜,提醒讀者研究除了論文以及補充資料的內容外,沒有進一步的數據可以提供。Lönnstedt指數據儲存在一部手提電腦中,但在論文發表後10天,電腦就從她丈夫的車被偷走,而且沒有備份。
Lönnstedt指她在自己的Facebook上有寫到電腦失竊一事,時間在6月12日晚上至13日凌晨期間——在《科學》的編輯通知她期刊發現兩人未有貼出實驗原始數據前不足24小時。對於《科學》提醒讀者的告示,她表示完全明白其做法。
但Jutfelt則不接受Lönnstedt的解釋,認為這是「荒謬的巧合」,乃「狗吃了我的功課」式的辯解。再者,根據上文提到的聯署信,Lönnstedt應該早於6月3日已經收到提供研究數據的要求。
大學調查︰並無不當行為
去年8月底,烏普薩拉大學的3人專家小組完成了初步調查,認為事件沒有行為不當的成份,不建議進行完整調查。報告表示,根據小組所獲得的資訊,論文刊出時沒有刊出原始數據,原因是《科學》方面因誤會而未有在出版前輸入數據,以及該大學生態學與遺傳學系儲存數據方面的問題,而非作者刻意收起。
報告又指作者已傳送額外數據予期刊編輯及投訴人,所有必要的原始數據已有一段時間給讀者免費使用(在《科學》網站上的補充資料)——然而這些數據至少並非所有原始數據,否則跟Lönnstedt的說法及《科學》的告示有別。
專家小組認為,兩位論文作者已充分回答了聯署信提及的20條問題,即使研究的記錄不足、把必要的記錄只儲存在一部電腦上以及沒有備份,亦未能因此判斷其研究行為不當。另外,報告確認警方有電腦被盜的記錄。
另一調查︰無法否認有欺詐嫌疑
不過,瑞典的中央研究倫理審查委員會(CEPN)更深入的調查仍然進行,該組織聘請的專家卻有不同意見。
由於CEPN沒有水生生態學專家,於是從斯德哥爾摩大學聘請了Bertil Borg調查事件。2月23日Borg交出了一份19頁的報告,指兩位論文作者在很多問題上未能提供令人滿意的答案,更以「奇怪」、「嚴重」、「異乎尋常」等字眼描述事件。
Borg認為時間順序是最重要的問題,雖然Lönnstedt聲稱她留在哥特蘭島至2016年5月20日後,但她無法提供任何機票、相片或電郵等證據,也沒有實驗室筆記。他指Sundin、Jutfelt以及另外兩名證人表示,有關實驗不曾發生,這個指控非常嚴重。
除此以外,Borg也帶出一個新問題。在論文中,Lönnstedt及Eklöv兩人聲稱實驗獲得研究倫理許可,他們告訴烏普薩拉大學的小組許可在研究開始後兩星期取得。然而Borg發現,該份許可是在實驗完結後超過1個月才發出,而且是給予在另一個研究站、實驗設計不同的研究。兩人的解釋則是溝通上出現錯誤所致。
Borg認為這問題顯示他們在其他範圍上的信譽亦可疑,不過未有指控兩人造假,僅表示「結論是無法否認有欺詐嫌疑」。
4月4日將有結果
開發者盛會「AWS Dev Day Taiwan 2023」將於10/20在南港展覽館盛大登場!即刻報名掌握最新技術趨勢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一年一度的開發者盛會「AWS Dev Day Taiwan 2023」即將在今年10月20日於南港展覽館盛大舉辦,邀請各方開發者及雲端技術工作者一起線下相見,掌握技術趨勢!
近年來,隨著技術不斷進步,生成式AI技術已邁入產業應用階段,雲端服務、運算晶片等相關產業也紛紛迎來噴發式的成長。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在今年5月的調查報告中指出,AI帶動伺服器與晶片的硬體需求成長,下半年AI運算風潮將持續滲透至雲端、電商、製造等專業領域;也就是說,跨領域的AI技術開發與雲端應用,亦是未來各大產業的主流發展趨勢。
面對不斷創新、變動的AI技術,開發者該如何掌握趨勢呢?別擔心,AWS即將於10月20日於南港展覽館二館舉辦的「AWS Dev Day Taiwan 2023」,就是開發者及雲端技術工作者們了解技術趨勢的絕佳機會。
AWS Dev Day七大焦點主題,多技能高效開發者的養成之路
今年度開發者大會聚焦各大產業的熱門議題,期待帶領與會者深入了解AWS的全新服務如何幫助開發者提升生產力、克服不同應用場景的開發挑戰。本次活動共包含超過15場以上的議程,內容依技術性質分為「AI雲端技術與產業策略」、「開發者體驗最佳化」與「驅動雲端效能革新」三大類別,並以多軌分場的方式針對以下七大主題深入探討,每位開發者都可以選擇感興趣的領域深入了解:
- 生成式 AI
- 現代化應用開發
- 開發者專案管理
- 開發維運一體化
- 雲端安全與韌性
- 雲端設計原則及架構最佳實務
- 資料庫進階應用

為了保證議程內容扎實、拳拳到肉,AWS邀請各方產業大咖擔任議程講師,包括AWS內部的資深技術講師、企業資深開發者、產業高級主管等重量級人物,深度解說熱騰騰的產業趨勢走向、AWS的服務精華與資深開發者的第一手實戰經驗,邀請與會者站在產業典範轉移的前緣,成為新一代的多技能高效開發者。
AWS Dev Day帶您掌握現代開發趨勢!參與就送多項精美好禮
一年一度專屬於開發者的年度盛會怎能錯過?不只能在現場與眾多技術同好互動交流,還能接觸知名企業的第一手轉型及開發經驗,甚至現場還配有 AWS 的專業技術團隊,提供與會者最即時的服務諮詢。相信不論是尋求突破、創新的執行長、技術長、技術主管,還是期待自我賦能、增廣見聞的解決方案架構師、工程師等開發者,都能在各式議程中找到經驗參考或解決方案。除此之外,只要報名並出席活動,還有機會帶走防風傘、毛氈收納包等活動好禮!有得學、有得拿,不要猶豫了,立即點此報名吧!

AWS Dev Day Taiwan 2023 活動詳細資訊
活動時間: 2023年10月20日(五) 10:00-16:00
活動地點:南港展覽館二館
報名方式:免費參與,立即點此報名
注意事項:報名成功者將於活動前三日收到行前通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