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照理來說,在一個民主國家裡面要修改合約或是契約的話,必須由擔任雇主的政府分別和公教人員的代表團體來協商與談判,並且在互信的基礎之下達成與共識。但事實上,「年金改革」會議中公教人員代表幾乎等同於缺席。在缺乏與公教人員的共識與討論的情況之下就做出的決定,再經由上而下宣達模式的公聽會,取代了協商與討論。
文:王曉玲
民主的價值絕不僅只是選舉時選票多寡的計算,更不是在多數人的逼迫下讓少數人噤聲;民主的可貴,並非弭平差異,而是尊重差異、容許多元,並且在這個前提下讓不同立場的人之間尋求共識,但是共識必須是來自相互的對話與妥協,而非霸凌與強迫。
「年金」議題會成為現今台灣社會關注的焦點,肇因於台灣經濟長期的低迷不振讓薪水停滯了二、三十年,讓社會許多人對於未來產生徬徨與不確定感,以及面對薪水較穩定的公教階級所產生的相對剝奪感,呈現出社會集體焦慮的心理投射。那麼,我們要問的是,公教階級真的是既得利益者嗎?
在我進入職場成為一名國中老師的時候,正是被稱為「台灣錢,淹腳目」的1990年代末期,在那個競爭激烈,要通過錄取率不到三成的聯考才能進入大學的時代,我和那些來自北一女、中女中與雄女等全台名校的同學們一樣,放棄了台大會計、國貿、法律等熱門科系,選擇了穩定以及退休有保障的教職工作。而我所任教的學校同事們,也都是來自台大、清大、政大等名校的畢業生,經歷過台灣股票上萬點、全民瘋股市的年代,不兼差、不補習,只有兢兢業業的將自己無私地奉獻給課堂裏的學生們。
在工作二、三十年之後,看著那些走入業界,當律師、會計師、銀行行員與工程師的高中同學們,或是股票分紅、或是百萬獎金,有的提早退休另做人生規劃,有的憑著專業知識繼續在職場上坐領高薪。而我們這群選擇當老師的人,或是那些經過激烈競爭通過國考成為公務員的人,卻因為職業的特殊性無法轉職工作,在屆齡退休之際,卻被冠上「剝奪國家資源」的惡名,這種污名化的指責,對於全台默默付出、認真敬業的公教人員們而言,是何等的沉重?我不禁想問的是:勞工的退休金真的是被公教人員拖垮的嗎?
教師與勞工的差異,是在於工作場域的差異:公教受雇於政府,而勞工受雇於企業主,因此在退休金的給付,便會反映出這樣的區別。現行公教的公保與退撫的提撥率為12%,而勞保的提撥率為9.5%;公教的保費負擔比例為政府6.5成、自付3.5成;而勞保保費負擔比例為政府1成、自付2成、雇主7成;而勞退的提撥率雖然也是12%,但是雇主負擔6%、勞工自提6%,勞工自提的部分可繳、也可不繳,全由勞工自行決定。
從這個角度來看,公教人員自民國84年開始即從自己的薪水帳戶中一毛不少的扣繳公保與退撫的費用。以月薪為43,900的勞工為例,雖然自民國94年開辦勞退的提撥率是12%,但是絕大多數的勞工都沒參加自提的6%,因此只需繳交勞保的費用922元。但是月薪43,085的公教人員,除了要繳交3,619元的退撫金之外,再加上公保的1,331元,每月共繳4,950元。以銓敘部的公布為例,提出在現行退休金的負擔與領回的概算中,公教人員所付出的比例為勞工的1.99倍。因此現行勞保與勞退的繳少領多現象,才是導致勞保與勞退資金短缺的主要因素。
在台灣社會薪水停滯二、三十年造成長期低薪的此刻,薪資相對穩定但人數相對弱勢的公教人員便成為這股龐大的社會集體焦慮所投射的對象,在未顧及公教人員的雇主是政府,而勞工的雇主是企業主的情況下,新政府將不同條件與脈絡下所發展出來的公保、退撫以及勞保、勞退在「以正義之名」為框架被綑綁在一起,送到「年金改革」的會議當中被討論。
從「年金改革」會議的結論當中,包括政府將每年撥補200億作為勞退基金的準備金,明顯地違反了原本基金必須自負盈虧的責任。而與公教人員有關的公保與退撫的提撥率從原本的12%,以每年調高1%較快的速度提高到18%;而勞保的提撥率從原本的9%,卻是以每年調高0.5%較慢的速度提高為18%,但是這個最終版本在送到立法院時又怕得罪勞工,而將原本年改會決定將提高的勞保提撥率從18%又調降為原來的12%。由此可見,處處顯露出權力運作痕跡的「年金改革」會議,所要改革的對象,其實就是針對著政府的雇員─公教人員而來。
照理來說,在一個民主國家裡面,面對這些當年因為被較優厚的退休條件吸引而放棄其他高薪工作的公教人員來說,要修改合約或是契約的話,必須由擔任雇主的政府分別和公教人員的代表團體來協商與談判,並且在互信的基礎之下達成與不同團體之間的共識。但事實上,「年金改革」會議當中的公教人員代表是幾乎等同於缺席,而由與公教人員之外的人來決定與公教人員有關的年金規畫,在缺乏與公教人員的共識與討論的情況之下就做出的決定,再經由上而下宣達模式的公聽會取代了由下而上的協商與討論。
事實上,公教人員面對年金改革並非如外界所想像的那般保守與抗拒改革,為了台灣的下一代,在我身邊許多的公教人員也都支持年金改革,但是近來政府這種漠視少數人權益「強權即公理」的運作模式,透過權力的操控讓弱勢噤聲來造就談判桌上的各項年金條款,其本質是「以正義之名」的權力鬥爭,最終將會將台灣的社會撕裂,而非團結,並且讓台灣與真正的民主社會之間的距離,變得愈來愈遠。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楊之瑜
Tags:
【一圖看懂】HCG免治馬桶:全新電解除菌水潔淨科技,全方位抗菌守護屁屁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居家清潔馬桶,總是讓你覺得繁瑣又疲累嗎?每天如廁的馬桶,清潔及抗菌能力可是比任何其它家具、家電更重要。選擇有效抗菌加上舒適的體驗節能的設計,就能讓你在家放鬆解放的時候,心情也一起上天堂啦!
根據BBC報導,在2010年時,英國舉辦了一次讓民眾選出史上最偉大發明的投票,其中抽水馬桶排行第九名,比引擎還高一名。
作為史上最偉大發明第九名的抽水馬桶,前身可以追溯到西元前的羅馬時代,從只是一個有排水系統的溝槽,到現代化的獨立抽水馬桶,我們觀察到除了科技的進步,以及人們對如廁時舒適度的要求之外,近年來更進化到必須具備可以主動去除病菌、維持整體潔淨的種種設計,畢竟馬桶與生活密切相關,又是與身體親密接觸的家電,要怎麼讓人用得乾淨、舒服又健康,就是身為馬桶的使命。

電解除菌水,加碼抗菌超乾淨
每天都要和屁屁親密接觸的馬桶,清潔之餘還能主動抗菌、杜絕二次污染很重要。HCG免治馬桶的抗菌潔淨科技,與工研院產研合作全球首創電化學除氯技術可以將自來水電解之後,把氯轉化成無害氯離子形成的電解水,在清除污垢的同時,也達到除菌的作用,整個過程都無需使用任何化學藥劑或清潔劑;更棒的是,電解除菌水在一段時間之後,就會自動還原成自來水。乾淨、抗菌、安心、安全,討厭的壞菌不見了,也不會對我們生活的環境帶來更多負擔。
全然的舒適體驗,屁屁最知道
每一次使用馬桶,你都花上多少時間呢?無論時間長短,HCG希望為每一次的如廁體驗,帶來純粹的放鬆和舒適。HCG使用全球唯一可促進微循環之生物能陶瓷材料製成座墊,能放射4-14微米遠紅外線光波,促進人體血液循環,預防久坐之後腿部痠麻。還有聰明的負離子循環除臭,一入座便感應啟動,不用擔心臭味擾人或自擾。
恆溫節能不浪費,對地球好對錢包更好
寒流來襲時,突然接觸到冰冷的馬桶座墊而被嚇一跳的感覺,是許多人的共同經驗。HCG免治貼心暖座功能,一坐下就好溫暖,搭載瞬熱式溫感水洗利用陶瓷瞬間加熱技術有效節能30%,不會因持續加熱浪費能源,也不會為了節能而忽冷忽熱,使用流動活水更為乾淨衛生。讓你在使用馬桶的時候,不管是肌膚接觸到的地方,或者是心裡的感受,都是恰到好處的最佳溫度。
前一陣子,公共廁所要升級成免治馬桶的議題,讓大家紛紛討論起馬桶該有哪些先進設計,才能讓人用起來舒適又安心。其中最多人在乎的,莫過於馬桶的清潔問題,HCG免治馬桶採用抗菌樹脂材質便座,免除衛生隱憂,如座更安心舒適,第二道清潔防護,利用電解除箘水,自主清潔、抗菌,整體材質都通過SGS檢驗測試,有效抗菌程度高達99%,再加上唯一落實全機台灣在地生產製造,不混充國外代工的高保障品質,全方位提升衛生標準、滿足使用者需求的HCG免治馬桶,就是新世代家庭中,守護屁屁的最佳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