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者復活、三種靈魂與木乃伊:維持數千年之久的埃及宗教生死觀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埃及的宗教提供給埃及人足夠的保證,這並不是僅指保障王權的神權思想,還包括一般人日常生活中的需要以及倫理道德的實際指導原則。
文:蒲慕州
永生的世界
當人們在世上的日子結束之後,會是怎麼樣的一種情況?靈魂如果存在,將會在何處生存?這是亙古以來人類社會無時不有的問題。由史前墓葬中所用的隨葬品來看,當埃及人使用隨葬品時,已經是相信靈魂存在的一種表現,因為隨葬品的作用,不能說是純粹為了情感的因素,是生者認為死者的東西應隨他而去,因為顯然並不是所有死者生前的東西都會成為隨葬品。
一般而言,生活日用品是主要的隨葬器物。史前墓葬中通常會有一些陶罐,有時亦有飾物、日用工具等等,這些物品的意義應該是,人們覺得死者尚有某種生活上的需要,也就是說,死者會以某種形式繼續活著。這活著的狀態到底如何?埃及人很難跳出尚生存者的生活經驗來想像,因此第一王朝時代的一些墓中,可以看見埃及人給死者隨葬真實的食物和飲料,意思是他們相信,或者希望,死者在進入另一種存在狀態時仍然會有與他活在世上時相同的需要,甚至有可能是如生時一般的生活起居。
到了舊王國時代,當時流行的死後世界觀,在貴族墓葬中有相當豐富的表現。墓葬中有幾項要素:死者的雕像、假門、墓碑、壁畫。雕像的義意在於它具體的代表死者的身體,因為埃及人相信人死之後仍可復活,而復活之後,必須得有一軀體供靈魂回歸。假門的設置是象徵死者復活之後可以從門中走出,門上刻畫有死者在祭品桌前接受祭品的情況,以及死者的頭銜和名字。有時候門中有一死者的雕像,表示死者復活之後由門中走出的情況。壁畫上通常以死者日常生活的情境為主題,包括墓主人的各種活動,或者家中僕人工作的情況,有時也有葬禮進行的描繪。
這些有關日常生活的描繪究竟應如何解釋?是墓主生前生活的描繪?或者是他在來世中所可能過的生活?其實兩者應該都成立,舊王國時代的墓室中,有許多情景應是描繪墓主家居生活或者出外打獵的光景。但到了新王國時代,有不少壁畫的確是描繪主人在西方極樂世界中的生活,譬如他們出現在田中耕地、收割,但實際上做為貴族,他們原本是不必做這些工作的,因而這類的情景很明顯的是做為死後世界的象徵。
如果說人死之後會去到一個死後世界,那麼這世界到底在哪裡?埃及人在不同的時候有不同的想法。舊王國時代,由「金字塔文」可知,國王死後是會去天上,與日月星辰為伴。至於一般人,雖然文獻中沒有明言,應該是去「西方」。為什麼是西方?主要的原因應該是西方為日落之處,日落象徵太陽的暫時死亡,因此死者被埋在西方墓地中。也有部分原因可能是與他們相信太陽下去還會再出現,因而西方為墓地,同時也是復活的世界。
奧塞利斯是死者之神,他的頭銜之一就是「西方眾人之主」。此外,自從史前時代開始,埃及人的墓地就設在尼羅河西岸的沙漠邊緣,這是否表示西方為人死之後的歸宿的觀念在當時已經存在?或者是由於人們在西方埋葬的習俗逐漸塑造出西方為死後世界所在的觀念?我們無法做最後的判決。除此之外,死後世界也可能在東方。「死者之書」中有如此一段對東方死後世界的描述:
我知道那東方的中央大門,雷(太陽神)從中出現。它的南方是卡(鳥)棲息的池塘,雷在其中乘風揚帆;它的北方是羅(鳥)的水域,雷在其中划行。我是神明船上的掌索水手,我是雷的大船中永不疲倦的槳手。……我認識雷的蘆葦地(即死後樂園)。它的圍牆是金屬的,其中的大麥有四呎高,麥穗有一呎長,麥桿有三呎長。那兒的燕麥有七呎高,它的麥穗有兩呎長,麥桿有五呎長。九呎高的居民和東方的靈魂一同收割。
有的時候,死後世界被稱為「祭品之園地」:
祭品之園地咒文:……霍魯斯被塞特擄獲。我看見那攻擊祭品之園地的人,我解救了霍魯斯,開啟了雷之路,這一天,天因塞特而悲傷,水因塞特之憤怒而激起風浪,因為風給那在母胎中的霍魯斯帶來生命之氣息。
我在祭品之園地的湖中的大船中划行,我由舒的手中接過此船,他的手臂和星星是年歲和季節。我在園地的湖中划行,抵達了它的居處地。……
我征服了這園地,我認識它。我在其湖中划行,抵達它的居處地。我的言語變得有力,比那些受祝福的死者更能言善道。他們不能勝過我,我為這園地帶來了您(園地之神)所喜愛的成就,風之女神。我在其中成為受祝福的一員,我在其中吃喝,在其中耕作收割,在其中碾穀子,在其中交媾,我的法力在其中成長。
由前面所引的文獻看來,古埃及人對死後世界有相當豐富的想像,其中以西方為一個比較普遍的方向,但是這世界的具體情況並不一定是在一個統一的死後世界觀之中。
討論死後世界,自然必須談到靈魂,因為那是靈魂的歸宿。在中文世界的觀念中,靈魂是人死之後非肉體性的存在狀況。在先秦時代,也有魂魄二元的說法,認為人死之後,魂上天,魄入地。但到了漢代之後,魂魄之間的分別逐漸消失,又逐漸和鬼的概念相結合,顯示人們對於人死之後的存在狀態一方面並不完全確定,另一方面也不斷有所變化。古埃及人則不大一樣,他們認為人有三種不同性質的靈魂,「卡」、「巴」(ba)、「阿赫」(akh)。
「卡」是一個人最重要的特質,通常以人形出現,墓中的人形雕像就是墓主人的「卡」雕像;「巴」常以一隻人頭鳥的形狀出現,時常守在死者的木乃伊旁,也有時可以飛到墓室外去,可說是人死後的形象。「阿赫」則是常以一隻鷺鷥鳥的形象出現,是代表經過轉化後的靈魂,可以和神明共處。
不過,當埃及人在「金字塔文」或者「死者之書」等宗教文獻中提到死者去到死後世界或者在奧塞利斯面前接受審判時,並沒有特別說明那是死者的任何一個靈魂,或者是死者本人。我們在「死者之書」所附的圖畫中可以看到,死者以其生前的形象在奧塞利斯面前受審。也許埃及人並不認為除了用死者生前的形象之外,還有什麼更合適的方式來描繪死者接受死後審判的情境。

木乃伊可說是埃及人所遺留給現代人的一個大迷惑:為什麼要做木乃伊,如何做的?如果放在埃及的靈魂觀中間來看,木乃伊的存在有其實用目的,就是將死者的軀體保存下來,等待將來復活時靈魂可以回到軀體中。不過如果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由於埃及沙漠中的氣候極端乾燥,從史前時代開始,許多墓葬中的屍體都自然乾燥而保存完整,因而將死者的屍身特別處理而保存下來,對埃及人而言,也許是相當容易形成的觀念。
製造木乃伊的習俗自舊王國時代就已經出現,一直延續到羅馬時代,可說是一種延續最久的文化習俗。當希羅多德到埃及時,也聽說了製造木乃伊的方法,而一直到今天他的記載仍是我們所知的唯一的材料:
有一些人是專門做這件事情的,他們有這一行的專門的手藝。當一具屍體送到他們那裡去的時候,這些人就把塗畫得逼真的木製屍體模型拿給送屍體的人們看。他們說,有一種最高明的製作木乃伊的手藝,掌握它的人的名字在談到這類問題時,我是因禁忌而不能講出來的。他們提到的第二個辦法不如第一個完美,價錢也比較便宜,第三個辦法則最便宜。他給人看過這些之後,就問屍主他們希望用什麼辦法處理屍體。屍主和他把錢談妥之後就走開,而留在那裡的工人們便動手把屍體製成木乃伊。
如果他們使用最完美的辦法來加工的話,他們首先從鼻孔中用鐵鉤掏出一部分的腦子並且把一些藥料注到腦子裡去清洗其他部分。然後,他們用衣索匹亞石製成的銳利的刀,在側腹上切一個口子,把內臟完全取出來,把腹部弄乾淨,用椰子酒和搗碎的香料加以沖刷,然後再用搗碎的純粹「沒藥」,桂皮以及乳香以外的其他香料填到裡面去,再照原來的樣子縫好。這一步作完了之後,這個屍體便在硝石當中放置七十日。超過了這個時間是不許可的。
到了七十天過去的時候,他們便清洗這具屍體,並把屍體從頭到腳用細麻布的繃帶包裹起來,外面再塗上通常在埃及代替普通膠水使用的樹膠,這之後屍體便這個樣子送回給他的親屬,親屬得到這具屍體,便把它放到特製的人形木盒子裡去。他們把木盒子關上,便把它保管在墓室裡,靠牆直放著。
Tags:
這樣用手機才安全!五個你一定要知道的「行動資安防護秘技」!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現代人出門可能會忘了帶錢包、忘了帶鑰匙,但絕對不會忘記帶的肯定就是「智慧型手機」,畢竟生活中的資訊取得、溝通聯繫甚至是金融交易…等必要功能都靠手機完全包辦,甚至我們重要的個人隱私也都保存其中-小至通訊錄、行事曆、電子郵件到大量的照片、影片,甚至是各類應用服務的帳號密碼,也正因如此,手機成為近幾年資安威脅的主要目標。
雖說智慧型手機的資安風險愈來愈高,但絕大多數使用者似乎都沒有意識到手機資安防護的重要性,不過近幾年有愈來愈多牽涉手機平台的資安案例出現在新聞上,也讓大家慢慢開始重視到「行動資安防護」的重要性。
對於智慧型手機的使用者來說,建立起正確的資安防護概念是非常必要的,若是忽視了主動防護的意識,下一個新聞上的受害者可能就是你!在接下來的文章中,也要為大家帶來五個你一定要知道的行動資安防護秘技,有看有保庇哦!
秘技之一:來路不明的 Wi-Fi 、網站不要連
大部分的手機都會搭配 4G 或 5G 行動網路,但不見得每一個人都會用吃到飽的資費,因此若是在家中或公司之外的公共場合,多半會尋找可免費使用的 Wi-Fi 網路,不過這些 Wi-Fi 若是由公共設施如機場、政府機關、學校或是店家所提供,相對較無資安疑慮,但若是未知來源且沒有加密鎖定的 Wi-Fi 訊號,就需要格外留意,可能會有傳輸資料遭受側錄,或是被路由器導引至帶有惡意程式或騙取個資的網頁。

除了養成良好的使用習慣,手機若有針對這些資安隱患有所防護,對於使用者來說也有額外的保障,像是三星的 Galaxy 系列手機,就加入了 Knox Vault 主動防護機制,且不僅止於系統面的安全性,更將關鍵的硬體元件也列入防護的一環,在手機開機後便能完整監控系統核心,確保沒有受到外來惡意程式的竄改,帶來即時保護且從不間斷!

秘技之二:密碼設定有一套,生物辨識更可靠
對於手機使用者來說,資安防護的第一線就是「密碼鎖定」,除了各類型的應用程式服務,手機的螢幕鎖定也是必要一環,但要特別注意的是,切莫不要因為方便記憶,就使用組合簡單、容易被破解的密碼組合,像是單純用生日、英文名字…等較容易被猜中的組合,也要避免所有的網路服務都使用同一組密碼。
當然,以手機鎖定來說,比較好的方式就是使用「生物辨識」,像是 iPhone 的臉部辨識 Touch ID,或是一般手機常見的指紋辨識等,更能兼顧使用便利與安全性。

針對重要的密碼與生物辨識資料,三星的 Knox Vault 也考量到儲存與傳輸過程的安全,手機中除了有安全處理器為相關資料的傳輸加密,內部的安全記憶體更讓密碼與生物辨識特徵資訊妥善保存,不會隨意外洩或被破解。

秘技之三:真正隱私的資料避免長期存於手機
過去經常看到有使用者因為維修電腦、手機時發生隱私資料遭到外流的情況,尤其是一些私密的照片、影片,都有可能在手機送修甚至遺失時,遭到有心人士破解盜取資料,而這些狀況一般來說很難避免,也因此會建議大家,如果是真的不能曝光的內容,建議不要選擇長時間保存於手機之中,而是選擇不易外流的儲存方式,例如:隨身碟、外接硬碟。

當然,如果手機中真的有重要的隱私資料需要保存,三星 Galaxy 手機內建的「安全資料夾」會是相當可靠的選擇,除了同樣採用三星 Knox Vault 技術防護,更是手機原有系統中的一個獨立區塊,也能夠透過應用市集安裝程式,而且能與手機原本的程式相互區隔,使用上更為彈性。

秘技之四:非官方來源應用不亂裝,權限允許要看清
智慧型手機之所以功能強大,主要在於和電腦一樣能夠透過各類型應用程式的安裝來擴充更多功能,雖然應用程式造就了手機的便利性,但使用者可能會因為忽視應用程式的取得來源,而不小心「引狼入室」。
對於蘋果用戶來說,除非進行系統越獄才能使用非 App Store 來源的應用程式,因此相對接觸到有問題 App 的機率較低,但 Andriod 平台是可以透過 APK 方式來安裝應用,且除了 Google Play 之外,也有不少第三方的應用商店,甚至是直接從應用官網下載的使用形式,因此對於可能暗藏惡意程式的 App 較難防範。

當然,即使是官方來源的應用程式,也需要格外注意這些程式對於系統權限存取的要求是否合理,當應用程式會索取本身功能以外的系統權限時,就需要特別留意,像是明明是相機應用,卻索要聯絡人、撥打電話、發送簡訊的權限,就明顯有問題 ,因此也提醒大家,在安裝 App 的同時,對於這些權限存取不可不慎。

除了注意應用程式的來源與安裝權限需求,對於三星 Galaxy 手機的用戶來說,也能好好活用「隱私權設定表」這樣的主控頁面全盤掌握所有應用程式的動態,快速找出哪一款 App 有異常行為,同時對於實體的定位與網路上的行為痕跡也能選擇關閉,讓你在現實生活或網路上的隱私都能受到保護。
秘技之五:可疑連結不亂點,就算是親友傳來也要先確認
一直以來,資安威脅的主要來源就是「釣魚連結」,且從過去常見的電子郵件、網站慢慢轉移至各類型的社交平台、即時通訊工具與手機簡訊,可說是最「與時俱進」的一種資安攻擊手法,若是一不注意點擊了這些連結,手機系統就可能遭到入侵,為駭客開了一道「後門」,隱私資料可能全都曝光。

當然,若是三星 Galaxy 手機的用戶,面對愈來愈泛濫的釣魚連結威脅,也能透過 Knox Vault 的即時防護功能為自己多增加一道保險,確保手機使用期間的安全,無需定期為手機重開機來避免作業系統受到入侵而被植入惡意程式,甚至手機關機時,硬體層面也有防止實體破壞、資料偵測的機制,讓手機內的隱私資料獲得完整保護。

結語
智慧型手機為人們帶來便利性,但卻也同時帶來資安方面的風險,在仰賴手機功能應用的同時,更應該多花一點時間建立正確的資安防護意識,與其擔心自己是否會成為駭客鎖定的目標,不如提前建立好完整的防範機制。
但對於絕大多數沒有太多資安技術知識的使用者來說,主動做好資安防護絕非易事,相對的,選擇妥善考量資安防護技術的產品,或許會是更好的方式,而三星早在多年前就導入 Knox Vault 技術至行動平台,更逐步完善防護機制,相對的更能讓使用者在不需要額外進行功能設定的情況下,就享有完整防護機制,更能妥善守護用戶的隱私安全,也成為眾多手機品牌中最值得信賴的選擇。


本文章內容由「蘋果仁」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