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悠遊卡是一種儲值卡型態的塑膠貨幣;如果貨幣是原始進入現代文明的重要機制,那麼刷卡而非付現則是進入後現代的象徵階梯。
作者:郭佩宜
最近台北市長選舉出現一則花絮,網路上流傳一片競選微電影,拍攝小資女上班族的一日,勾勒悠遊卡與其生活的緊密連結,片尾將悠遊卡的妙用歸功於曾任悠遊卡公司董事長的連勝文的「努力」。星巴克110元咖啡的小確幸早餐在許多網民眼中過於不食人間煙火,負面批評不斷,連陣營否認為他們授權廣告,網路鄉民秉持一貫創意,推出「配音完整版」、「台北市民真實的一天」等改編作,甚至有人「認真了」,計算這樣的小確幸生活所需的月薪要4.5萬到8萬不等。
(推薦:悠遊卡餘額不足,才是真實的人生)
先不論其消費財力是否天龍,影片傳達的訊息主要有兩點:一、悠遊卡能應用於日常生活許多層面是一種「進步」;二、「促成此進步」的是連勝文,因此連勝文會是好的市長。
第二點跳躍得很明顯:為何台北市政府持股占40%的悠遊卡公司要聘用商業資歷普普、當時也看不出能立足擔大任的連勝文當董事長?此任命曾遭受許多批評。而連勝文在公司內的貢獻有多少,對悠遊卡的應用延伸能不能概括攬功,也需要檢證,和擔任台北市長的能力的關連性更是跳躍。總之,親連的人認為悠遊卡公司的經歷是連勝文的亮點,而反連的人則認為那恰是他靠爸的證明。
這篇主要討論第一點:為何悠遊卡取代了小額現金是一種「進步」?小資女悠遊卡一日生活包括搭公車、捷運、YouBike、星巴克早餐與小七午餐、以及深夜計程車資,以「明天再儲值1000元」收尾。連勝文顯然對悠遊卡情有獨鍾,不久前曾發表「推動夜市設置悠遊卡」的政見,也是著眼於此。為何刷卡而非付現會被視為一種進步?
一般的答案多半是刷卡(信用卡、儲值卡)很方便,不必攜帶零錢、節省交易時間。也有人認為刷卡比較「衛生」,零錢紙鈔到處轉手,細菌很多。與貨幣流動有關,塑膠貨幣的特色是個人性,悠遊卡一人一卡,即便多數沒有記名,但不會與陌生人共用,有些人會在卡片上貼貼紙裝飾、或購買特殊設計的圖樣版本,展現個人喜好。
這種對「效率」、「衛生」、「個人性」的在意是當代台灣都市生活的主流,無怪乎廣告中雖然一開始轉角的早餐店煎的菜頭粿香噴噴,小資女卻沒有消費而跑去星巴克──因為轉角的早餐店不能使用悠遊卡阿!拿出零錢來,還經過老闆油膩的手找零,就不夠優雅了。
貨幣的演化論及迷思
「悠遊卡進步論述」其實是一種貨幣的單線演化論。根據經濟學教科書,貨幣的發明是一種進步,脫離以物易物的無效率;人們先使用貝殼、金屬等物作為貨幣,而後才發明紙鈔。
百花齊放的各種貨幣在交易時造成轉換的困擾,如美國一直到在19世紀各州(及許多民間機構)發行自己的貨幣,聯邦花了很大力氣才統一為現在的美元;近年發展的歐元大幅降低歐洲大陸的貨幣數量;而最新的比特幣(Bitcoin)更脫離國家或地域結盟,而是全球性的貨幣(雖然還沒有成功)。新時代出現的塑膠貨幣、電子貨幣、虛擬貨幣逐步取代現金,未來世界的交易將朝向原本科幻小說想像的場景邁進。
請留意:以上演化序列僅為簡述一般看法,人類學研究對此多所批判。例如 David Graeber的《債的歷史:從文明的初始到全球負債時代》一書即徵引諸多民族誌研究,指出「因為以物易物不便而發明貨幣」是想像出來的,沒有證據支持。許多地方的原住民並非「原本沒有貨幣」,只是其交易媒介不是國家貨幣而被殖民政府當成貨幣。貨幣進入帶來「現代化」或「毀滅性後果」的「大轉變」(great transformation)論述也過於簡單。
許多學者如Viviana Zelizer也早就發現,乍看貨幣朝向單一化、全球化的方向「演化」,但同時間也出現許多新興的小規模的地方貨幣,例如時間貨幣、或各式限制性儲值卡、僅在特定線上遊戲流通的點數「幣」、甚至宜蘭的「小間書菜」以書換小農作物。芭樂人類學家繼續觀察:這些是否只是微弱的逆流,還是更普遍的律動?
(推薦閱讀:稻田裡的「書店」:他們以書換菜,一起友善對待土地)

Photo Credit: Andrew Gustar CC BY ND 2.0
貨幣的物質性
在主流貨幣演化論中,一方面是貨幣的「物質性」的改變:從商品對商品的交換、改以有價值的金屬作媒介、再來出現紙鈔,進入數位時代後則出現塑膠貨幣(信用卡、金融卡、儲值卡),最新的發展則是虛擬貨幣。悠遊卡是一種儲值卡型態的塑膠貨幣,在上述演化位階上高於現金;如果貨幣是原始進入現代文明的重要機制,那麼刷卡而非付現則是進入後現代的象徵階梯。
不同的貨幣物質性,「錢」的感覺不一樣。不同的物質性,「花錢」的感覺也不一樣。在後現代的社會中,貴婦去精品店刷白金信用卡不必經手紙鈔,小資女吃飯不必掏錢,生活中的銅臭味隱形了,感覺比較不俗氣。 當現金在儲值機轉為悠遊卡──甚至直接以金融卡轉帳入悠遊卡、或信用卡自動儲值,完全跳過現金──花起錢來更為輕鬆寫意而無痛感。這正是消費社會的基調。
現金相對不受管控的特性,使其成為傳統犯罪者的選擇,例如元大和吳淑珍的水果盒獻金、林益世家燒美金、葉世文用行李箱運送賄款。但看不見的五鬼搬運才是最高明的,拿虛擬的錢買空賣空才是大戶,最近幸福人壽由金管會接管,該公司以「繳國民黨費買保險」聞名,等於納稅人買單其債務240億,因為沒有實體重量的鈔票擺出來,經常斤斤計較做什麼等於多少營養午餐和牛奶的人民卻感到不痛不癢。用現金來犯罪顯然已經落伍了,跟得上時代演變、錢不沾手才是王道。

Tags:
pCloud 新年優惠方案總整理,趁過年買 10TB 終身雲端空間備份多年檔案與照片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過年長達 10 天的連假,是個好機會趁著這時候好好整理多年的照片與影片,除了原本的資料保存方式之外,也是應該好好考慮選個可靠的雲端空間來做多重備份。pCloud 這次個人終身方案的檔期剛好可以讓你 2023 年 1 月 20 日購入,整個新年期間都能慢慢整理你的照片、影片與檔案。
轉眼間又要過年,除了整理多年來的影音收藏之外,是不是也該趁著過年檔期入手便宜超值的雲端空間方案?看著日前 iCloud 曾發生嚴重的資安意外,MacRumors 討論區上有用戶在用 Windows 的 iCloud 同步 iPhone 檔案後,發生檔案意外損壞的狀況,並出現陌生人的照片與影片,這告訴我們檔案備份真的要慎選,且最好能做到多重備份才能在意外發生時有挽回的餘地。
資安意外頻傳,多重備份才讓人安心
iCloud 發生的資安問題,讓人擔憂起是否自己的照片也會出現在別人的相簿中,這件事也在MacRumors 討論區上引發討論。
資料保存上比較穩妥的方式就是多重備份,利用多種管道、異地保存自己的檔案,這樣就能確保萬一檔案損壞時,還有備援資料可以使用。就算你現在使用 iCloud、Google Drive 進行單一備份,也不能保證你的檔案不會發生意外,至少選擇 2 種備份方案才是比較安全的保管方式。

經濟與安全可以兼顧,瑞士的雲端服務 pCloud
pCloud 是來自瑞士的雲端服務廠商,2013 年創立至今已有 10 年歷史,全球有 1600 萬用戶使用其服務。它的資料位於重視資訊安全的歐盟與美國,在創立帳號時可選擇資料要存放於歐盟或是美國,相比其他無法選擇的廠商多了選擇性,而且不只是存放地點,pCloud每份資料都會分散 5 份檔案儲存於多個伺服器增加安全性。檔案還會經過 256 位元 AES 加密技術保護,傳輸時使用 TLS/SSL 強化資安。如果需要更安全的保密措施,還可以選配 Crypto 加密服務。
pCloud 也有免費帳號可以使用,註冊後就有 10GB 免費空間能夠試用,不論是要體驗介面操作或是傳輸速度都沒問題。相較於其他訂閱較為單一的雲端服務,pCloud 除了月繳、季繳、年繳之外,還會不定期推出優惠的終身買斷的方案,且費用上不會有額外的設定費或隱藏性支出。若是家庭用戶,還可以選擇家庭方案讓 5 個人一起使用更經濟。





農曆新年 -85% 超優惠終身買斷方案,錯過可能就沒了
雖然現在官網活動還沒開跑,但 pCloud 確定會在農曆新年推出超優惠方案,活動期間為 2023 年 1 月 18 日至 2023 年 1 月 24 日,活動只有短短 5 天要好好把握。這檔農曆新年促銷活動是針對個人終身制方案,500GB、2TB、10TB 個人終身方案都會有優惠價格,500GB 個人終身價折扣後為 139 美元、2TB 個人終身方案折扣價為 279 美元、10TB 個人終身方案折扣價為 890 美元,折扣幅度高達 85%。
pCloud 農曆新年優惠方案:
500GB 個人終身方案:原價 570 美元,優惠價 139 美元。
2TB 個人終身方案:原價 1140 美元,優惠價 279 美元。
10TB 個人終身方案:原價 6000 美元,優惠價 890 美元。

趁著過年好好整理檔案,選個安全可靠的雲端空間更安心
過年長達 10 天的連假,是個好機會趁著這時候好好整理多年的照片與影片,除了原本的資料保存方式之外,也是應該好好考慮選個可靠的雲端空間來做多重備份。pCloud 這次個人終身方案的檔期剛好可以讓你 2023 年 1 月 18 日購入,整個新年期間都能慢慢整理你的照片、影片與檔案。這次方案價格十分優惠,終身買斷不會產生每個月的費用,用越久省越多,如果你需要備份的檔案大且多,可以考慮看看經濟又可靠的 pCloud。pCloud 終身制優惠方案並不是每次都有,因此有需要的朋友就盡快購入,越早使用省越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