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戰神與無賴的死亡交叉:項羽分封因追求「齊頭式平等」才失天下?(上)

戰神與無賴的死亡交叉:項羽分封因追求「齊頭式平等」才失天下?(上)
Photo Credit: w:user:Leonard G. @ CC SA 1.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單打能力極強的項羽最終卻輸給看似不起眼的大叔劉邦,讓後人大惑不解。其中「分封不公」一直被點名為項羽與劉邦的死亡交叉。然在下卻以為項羽的分封除了劉邦之外,都是非常公平公正公開的。

文:Stanley

前言

項羽被稱為東方的亞歷山大,不僅生涯作戰勝率超過了98%。更以25歲的輕齡統一天下,非常的Man。然而單打能力極強的項羽最終卻輸給看似不起眼的大叔劉邦,讓後人大惑不解。其中「分封不公」一直被點名為項羽與劉邦的死亡交叉。然在下卻以為項羽的分封除了劉邦之外,都是非常公平公正公開的。反過來說,項羽其實是追求齊頭式平等才失天下的,以下討論。

一、如何分封最公平?

就人性的觀點,薪水沒人在嫌多的,大家都嘛會認為自己功勞很大,都嘛希望分到的餅可以多一點。問題是天下的餅就那麼大,不管項羽如何以科學數據劃分,一定有人會該該叫、出來亂。講白了,社會上所謂的「平等」,不過就是拿來炒作、操弄的偽命題罷了。除非項羽能夠像某些直銷公司那樣,每個員工職位都是經理、副總,問題是項羽他們家不是詐騙集團。

二、項羽捨棄帝王制,選擇分封制的客觀因素?

秦朝覆亡,項羽是公認的滅秦第一人,但也是集結各地軍閥逐鹿中原的破窗效應。只是這些軍閥眼下拳頭拚不過,只好先抱抱大腿,希望屆時項羽裂土封侯。實際上軍閥的手中仍握有兵馬、各懷鬼胎,這種氛圍下項羽再狂傲也不敢稱帝。

另一個客觀的因素是秦朝的郡縣制無法有效壓制地方的叛亂,導致秦朝短短15年就覆亡(劉邦當時稱帝,也因為秦朝的帝制失敗出現許多質疑的聲浪)。當時歷史經驗並不多的情況下,項羽只能選擇保守的西周封建制,國祚較長久。

三、項羽捨棄關中,選擇定都彭城的客觀因素?

項羽的國家、爺爺、叔叔,都毀於秦人之手,讓項羽從小對秦人就非常痛恨,於是項羽在反秦戰事中不由分說幾乎城破每屠抵(ㄉㄨ)帳(ㄒㄧㄠ˙),冤冤相報下秦人對項羽的仇恨值也被拉得很高,這不管從哪個角度看項羽都沒辦法在關中定居下來,還不如回到同溫層楚國受萬眾寵愛,加上彭城的交通便捷,哪個地方出了什麼亂只要有人空中回報項羽也能隨Call隨到(但也被韓信指出彭城交通發達因此為易攻難守的四戰之地)。

四、分封不公的說法來源?

通篇史記最主要出處還是《史記卷九十二.淮陰侯列傳第三十二》中韓信指出項羽「以親愛王,諸侯不平。」

「以親愛王」這句話其實有盲點,項羽分封的標準是「軍功」,但被提名至少你得是項羽的同路人吧?你會養肥你的政敵等哪天來清你家的財產嗎?且名單上所有人都立有軍功,並沒有走後門、黑箱作業的嫌疑,這等等會討論。

「諸侯不平。」就更不用講,前面有說過追求平等只是一種偽命題。

五、項羽如何劃分十八路諸侯?

螢幕快照_2017-04-06_下午3_31_36
Photo Credit: Philg88 @ CC BY 3.0
戰國七雄分佈圖

主要是以戰國七雄為藍圖將天下分成十八塊,再加自己共十九塊。前面有說分封的標準是軍功,以下整理:

  • 楚國

西楚霸王項羽:滅秦第一人,為當時諸侯領袖所以稱霸。分封自己西楚、東楚、梁地共九郡,自封西楚霸王,為天下最大的諸侯國,再將南楚三分。

*三楚:以彭城為核心的西楚、以吳郡為核心的東楚、以江陵為核心的南楚。

九江王英布:與臨江王共敖、衡山王吳芮三分南楚。原為反秦首領,附屬於楚懷王,在項家軍中時常擔任先鋒,軍功很高,項羽基於調度考量封西楚隔壁為九江王。

臨江王共敖:與九江王英布、衡山王吳芮三分南楚。原為反秦首領,附屬於楚懷王擔任上柱國,率兵攻下南郡一帶,加上原爵位,封臨江王。

衡山王吳芮:與九江王英布、臨江王共敖三分南楚。父親吳申曾任楚國大司馬,楚國滅亡後吳芮為秦國番陽令,反秦戰事中以此佔據番陽,自稱番君,隨項羽入關,以番陽郡封衡山王。

  • 秦國

漢王劉邦:與項羽是當時反秦戰事中最具戰鬥力的隊伍,最先入關中,功勞次於項羽。依照楚懷王約定先入關中者為王,但遭受范增挑撥,以「巴、蜀亦關中地也。」為由將其分封到當時荒蕪的巴、蜀、漢中,封漢王,名作分封實為流放。

Liu_Bang
Photo Credit: 上官周 @ public domain
劉邦像

雍王章邯:三秦之一。秦國精銳驪山軍團的主將,因投降項羽成為壓垮秦國的最後一根稻草,在原秦地封雍王。曾擊殺項羽的叔叔項梁,項羽念其作戰能力與軍功不記前嫌封在最重要的關中門戶雍地為王防堵劉邦。

*三秦:雍王章邯、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

塞王司馬欣:三秦之一。秦國精銳驪山軍團的副將,因投降項羽成為壓垮秦國的最後一根稻草,在原秦地封塞王。早年項梁犯罪,當時為秦朝官吏的司馬欣放走項梁,加上又勸章邯投降項羽,因此項羽對司馬欣感激不盡。

翟王董翳:三秦之一。秦國精銳驪山軍團的副將,因投降項羽成為壓垮秦國的最後一根稻草,在原秦地封翟王。

  • 齊國

膠東王田巿:田齊復國者三兄弟田儋之子。在反秦戰事中因原齊王田儋戰死,被叔叔田榮立為齊王。後因田榮賭氣並未隨項羽入關引發項羽不滿,無視田榮將齊國三分,封田巿為膠東王。

*田齊復國者三兄弟:從兄田儋、田榮、從弟田橫

齊王田都:田齊復國者三兄弟田榮的副將,背叛田榮隨項羽入關, 封齊王。

濟北王田安:田齊復國者三兄弟田榮的副將,背叛田榮隨項羽入關,齊國末代君王齊王建的孫子,因攻克濟北郡,封濟北王。

  • 燕國

燕王臧荼:原燕王韓廣部下,曾隨項羽救援鉅鹿,後隨項羽入關,受封燕王。

遼東王韓廣:原燕王,原武臣部將,攻下燕地後自立為王。未隨項羽入關,項羽因而將燕地二分屬意臧荼為燕王,韓廣則遷徙至遼東為遼東王。

  • 趙國

代王趙歇:原趙王,趙國宗室。原自立為趙王的武臣死後被張耳陳餘所立,與張耳二分趙地,封代王。

中山王張耳:與陳餘一同復興趙國,隨項羽入關,封中山王。陳餘因後與張耳絕交未隨項羽入關,僅被項羽封三縣為侯。

  • 魏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