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悉尼,我知道什麼是Chill——「周末是不應該在工作的」

來到悉尼,我知道什麼是Chill——「周末是不應該在工作的」
Photo Credit: MolilivCC0 Public Domain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悉尼一個星期,步伐慢下來,看著廣袤天地,對比香港的陃室與忙亂的城市生活,我們為何選擇這樣的工作與生活態度?

奇趣悉尼——對待生活和工作的態度

一個星期沒有出文原因是我跑去了悉尼參加了一場法庭訟辯比賽,因爲準備及比賽過程十分緊凑所以無暇整理自己的思緒寫文。現在臨近回程,回望這一個多星期在悉尼的時間和經歷,我有着相當的感觸和想法。

從香港到悉尼,我坐了大約九個小時的飛機,一走出機艙,天有點雨,但是空氣非常清新,鼻子不禁吸多了幾口氣。

剛到埗的第一感覺就是這個城市的所有人,入境機關、機場工作人員個個都面帶笑容以及態度舒然。開始時我以爲是如此的態度只限於機場,但這幾天過後,如果我必須要用一個詞來形容這個城市,我就會用Chill這個字。

在這裏工作的人,準時五點或者五點半下班,很少OT文化,甚至去到一個地步雇員想OT的話,僱主會叫他們快點離開回家。周末大家會跑去臨近城市的美麗沙灘(大約30分鐘的車程或者跨越漂亮海灣的船程)那裏游泳、滑浪或者純粹的曬太陽,又或者找一間餐廳,坐下來慢慢地嘗一杯咖啡、一瓶啤酒、看一本書,花上大半天慢慢地活着。

按照着這裏生活步伐生活了一個多星期,我的心情亦自然地舒暢起來,看到了藍色、廣袤的天空,眼界也自然地擴大。當然要這麽Chill的生活,這裏的社會保障如何呢?我問了幾個住在這裏的朋友獲得了下列令我這個來自香港的人驚訝不已的資訊:

(1) 最低工資每小時大約18澳元(折合港幣大約108元);
(2) 超時工作、周末工作要給雙倍(甚至三倍)人工;
(3) 「人是不應該在周末工作的。」(People are not supposed to work on the weekends)幾乎每一個人都有如此的想法。
(4) 很多店鋪星期天是不開門的。
(5) 這裏不少店鋪平日(除了星期四Late Night Shopping外)只會開到5點多6點,而星期四的Late Night Shopping這讓經營時間延長到晚上8點多9點。
(6) 他們很多會在周末趁好天氣去郊外、海灘玩。
(7) 法律規定一房的單位都必須要有530平方尺以上的面積(以及這裏的實用面積目測有95%)

8點多9點鐘已經叫Late Night……嗯對於香港人?可能才剛下班,準備找餐廳吃飯。

也許你可以說生活Chill與努力賺大錢是人的自主選擇,然而在緊張的生活之中,香港人賺了錢又活了什麽呢?空間與時間,是香港人最爲缺乏的兩樣東西。空間小,看來看去都是千篇一律的高樓大廈、自己家裏那伸手可觸的四面空墻;時間少,工作完後還能有多少時間問問自己生命的意義爲何、問問自己一天過後,喜歡自己所在過的生活嗎?我想答案不言而喻,很多時候我們還倒不如倒頭就睡,明天繼續上班,同時一直不改地像學生般等待李氏力墻失效,打上一個八號風球,可以落得一天清閑。

缺乏了這兩樣東西就讓人有了創意的枷鎖、令人眼界狹隘,腦子靈魂運轉不了。城市的問題就是大家都不斷地爲了自己的目標追追趕趕,身邊人的問題未必有空有心可以顧上,再加上當你生活、工作遇上問題時,一想到要回到那空間狹小的陋室時,問題與情緒只會不斷增叠。

生活在藍天白雲之下、浩瀚大海之邊,隨手就拿起一個滑板就跑到那清澈透底的大海上在海浪頂上滑行着,想想如果你孩童時代在這些情景之下成長,你又會如何看這個世界、看你的生命呢?

看着那些小孩子健康活潑地在草地、海灘上奔跑着,我想這才是小孩們應該在做的東西。

17835179_1674145006221328_36415293223421
photo credit: 作者提供

延伸閱讀:浪漫年頭 – 迷失森林的兩個小時

本文獲授權轉載,原文見辨法論政

責任編輯:周雪君
核稿編輯:歐嘉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