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巴布亞新幾內亞的馬鈴薯,思考社會的成熟度

從巴布亞新幾內亞的馬鈴薯,思考社會的成熟度
Photo Credit: Depositephoto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馬鈴薯在巴布亞新幾內亞的土著文化中不但是維持生命的食材,同時也是家人。所以當人們成親的時候,來自不同譜系的馬鈴薯還因為聯姻而彼此成了親家。

文成公主「西藏鎮魔圖」的現代意義:孩子,文化不是論斤秤兩賣的!
你看得見星期二嗎?一個值星蛇神變成文化魯蛇失落的故事

巴布亞新幾內亞的馬鈴薯,文化人類學的第三課。

巴布亞新幾內亞的土著有種奇特的文化,他們將馬鈴薯視為家族成員,並為它們發展相當複雜的儀式。他們不僅種植馬鈴薯、儲藏馬鈴薯,有時也為他們馬鈴薯的著色、加上羽毛。馬鈴薯在巴布亞新幾內亞的土著文化中不但是維持生命的食材,同時也是家人。所以當人們成親的時候,來自不同譜系的馬鈴薯還因為聯姻而彼此成了親家。

從現代世界的觀點看,巴布亞新幾內亞土著的落後愚昧相當明顯,他們錯誤的混淆了自然與社會的分界,愚蠢的將人類的家譜與植物的系譜扯在一起。當我們回顧教科書所教給我們現代的信念,自然科學如何讓我們告別到處充滿人文意義連結的原始宇宙,讓自然的歸自然,社會歸社會,這是現代世界的一個重要開端。

從上述的原則出發,那麼誰混淆了自然與社會的嚴格分界,誰就是開歷史倒車回到現代之前的愚昧。

但是,現在讓我們將鏡頭反轉,來到另一個更為現代的場景,讓我們來看看進步的現代科技實驗室是怎麼搞馬鈴薯的。

在現代化的實驗室裡,由於歐洲法令規定,科學家還會特別在農作物裡植入一些基因,來確保細菌不至於擴散到外界環境,例如,科學家會將新研發的基因植入馬鈴薯裡,來使得馬鈴薯可以固著空氣中的氮;換言之,這些特別植入的基因扮演了一個法律的角色,並且避免了一些災害、污染與風險;當然,在許多時候,植入的基因是用來確保投資公司的智慧財產權。

這下子,我們有好多的問題可以問了。

究竟是巴布亞新幾內亞的土著,還是我們這些進步的現代人做的更過火些?是誰更加極端的將社會性與物質性的東西混為一談?是誰把基因的物質結構與法律、風險、商業利益與智慧財產權這些社會因素牽扯在一塊?

上述的反思,來自於法國思想家拉圖(Bruno Latour)在西元2000年時受邀來台的公開演講〈直線進步或交引纏繞〉。(註:演說全文收錄於《STS讀本:科技渴望社會》,2004,群學出版)

Bruno-Latour
Photo Credit: University of Tasmania
法國思想家拉圖(Bruno Latour)

拉圖是一個人類學研究出身背景的思想家,而由於思路刁鑽,他的許多想法也是科學技術學(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y,簡稱S&TS)這個思潮的重要理論來源。

現在讓我們從巴布亞新幾內亞與法國科學實驗室的馬鈴薯,往前再推進一些。

我們可以問,如果馬鈴薯的故事呈現出來的現象,並不是教科學教我們的信念,也就是說,如果現代社會之所以是進步的圖象,並不是我們越來越能區別自然與社會的界線的話,那麼,正確的現代社會進步圖象是什麼?

拉圖對於上述問題的回答是,評量社會的進展程度的尺度取決於,一個社會的現實結構方式,究竟是高程度或低程度的「交引纏繞」(entanglement)。也就是說,越是高度現代的社會,則越是應該將越來越多的事物納入相關考量的「集體」(collectives)。

以下,讓我們看看拉圖提出的判斷原則,可以為我們帶什麼樣的思考。

拉圖以銜接丹麥與瑞典的橋為例,當一座這樣現代科技的跨國大橋建立時,除了考慮工程師在建橋過程中的技術問題之外,也要考慮兩國政策之間如何協調的政治問題。當然,你還可以想到跨國銀行融資以及未來收益的經濟問題,以及最重要的,同時也是最常被忽略的,關於被接通的兩岸居民生活型態改變、文化認同的社會問題。

從上述的例子我們提煉思考社會問題的現代原則,思考任何國家政策,能否納入更多相關的集體,其「社會複雜度」(social complexity)的高低程度,決定一個社會的成熟度。

從這條原則出發,我們就可以知道只有思維落伍的不成熟社會,才會每當遇到國土開發、核能議題時只重視經濟問題與技術問題的向度。而也正是往往在現代化不足的國家常會看到的現象,也就是每當人們遇到重要國策爭議時,會叫那些人文關懷與社會關懷的學者閉嘴,叫他們先搞懂技術問題再來說話,然而,同樣的刁難卻很少反向逆轉的要求政客、財團以及專業技術人員去理解人文關懷的訴求。

上述的判斷原則,難道不是過去一個世紀以來從批判理論到現代技術哲學要我們留意的社會迷思:

現代科學與現代科技成功的掃除了一切意識形態,只留下唯一沒被掃蕩的現代神話,就是現代科學與現代科技自己。這也是許多不合格的現代國家拼命削減人文教育預算的真實目的,因為利益開發的道路上,政府與財團需要清除很多攔路的雜音。

思慮謹慎的人,總是不好支配的一群人。不如讓你們的聲音成為狗吠火車,統治起來容易些。

本文經作者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