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任何政府、組織所控制,淺談「比特幣」的交易機制與近期發展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自2017年三月中期以來,比特幣的社群的歧異漸增,出現兩派看法:一派認為應該要擴充容量、另一派認為應該保持原來大小,但是改革無效率的部分。
文:朱瑜
不論是親自摸到、新聞聽到,我們生活中多少會有接觸不同貨幣的機會 ,人們對貨幣的想像多半是「由國家發行、在限定的區域內使用的交易媒介」。然而,有沒有一種貨幣並不歸任何中央權力控管、並且突破地理區域的限制使用呢?
有的,答案就是比特幣!比特幣是一種虛擬貨幣、它的發明超出了一般人對貨幣的想像。比特幣不但不歸任何政權管理,而且只要你有比特幣的帳戶,不論身處在地球何處,你都可以和其他擁有比特幣帳戶的人進行交易。
這是怎麼做到的呢?就讓我們一步一步拆解比特幣的交易機制與近日走勢,一探它的究竟!
貨幣特性與交易機制
比特幣是一種虛擬貨幣,因為它沒有任何可以握在手中點鈔、在指間把玩的實物特性。說穿了,比特幣就是一個公開帳戶,記錄著所有賬號擁有者的帳戶餘額,每一個賬戶擁有者都可以看到這個帳戶。
匿名交易
實際操作時,只會出現帳戶名稱與餘額。假設現在小蝦向小魚購買一個3元的魚缸,小蝦要給付小魚3元比特幣,亦即小蝦的餘額減少3元,小魚增加3元。交易過程如下表所示:

次序問題
過程是不是簡單呢?你可能會想:這只是把交易記錄起來而已嘛!沒什麼大不了的。沒錯,記錄一筆筆的交易是非常容易的,困難的部分在後頭。比特幣與其他貨幣的交易最大的不同為:比特幣需要維持一個全球性公開的帳戶。
然而跨區域交易的特性,使得同時進行多筆交易時,資料傳送的距離會產生的網路延遲,這會成每個用戶所見的交易順序或是帳戶餘額會不盡相同。
此時,要如何決定哪一筆交易先、哪一筆後?換言之,在沒有任何中央管理的情況下,要怎麼決定哪個版本的帳戶為正確的公開帳戶? 這個看似簡單的紀錄交易卻遇到了難題。
防弊機制
聰明的你一定會想到投票的方式,若比較多人使用某一版本的帳戶,就使用那個版本吧!沒錯,比特幣就是以多數人使用的版本為正確版本,然而它發展出的是 「類投票」的系統。
為了確保沒有舞弊或是「灌票」的空間,比特幣設計出「搶先解出數學公式」代替投票的方式。每一項交易會對應到一個特有的公式,誰先解出對應一個交易的公式,就能將這筆交易加到公開帳戶的項目之中,而解出公式者可以得到交易的手續費以及協助帳戶更新的酬賞,我們稱這些解公式的人為「挖礦者」(Miners)。
即從宏觀的角度來看,使用比特幣的群體中,若A版本的帳戶越多人使用,便會有越大的機會是使用A版本的人率先解開公式。而酬賞的機制讓不論哪個版本的人都會有誘因進行解公式的「投票」行為,也讓有心要竄改公開帳戶的人寡不敵眾,間接地限制了個人舞弊的可能性。
比特幣的上漲
如上文所述,比特幣兼具了跨國界、 無中央管控、匿名性等特性。前兩項特性使得比特幣的匯率受各國政治與經濟的影響,少了政府的控管,比特幣的匯率直接地反映了貨幣市場的情況,而匿名性讓它成為非法交易的新興工具。
英國脫歐
2016五月到七月之間,比特幣的收盤價從450美金上漲至750美金,漲幅超過1.5倍。推測可能的原因為英國宣佈脫歐(2016/06/23),資金從英國流出、轉入虛擬貨幣市場,引起幣值的上漲。
八月幣值稍微下降,一直到十月都維持著約莫1比600美金的匯率。十月之後比特幣又持續升高,一個月內,比特幣的匯率幾乎升到了英國甫脫歐後的水準,一股不為人知的力量將比特幣推了上去。
美國大選
比特幣更是在川普當選第四十五屆美國總統後明顯地爬升(2016/12/19),並在一個月內達到一個高峰(2016/01/04)。這兩個事件都揭示了政治的不安與比特幣的漲幅有高度相關,可能的原因是政治的不穩促使歐美國家購買比特幣的量增加,比特幣成為避險工具, 幣值升高。

未來比特幣
隨著比特幣受到接納,越來越多人加入比特幣社群,然而新的問題就此產生。問題起因於比特幣的開者對「區塊容量」(block size)有嚴密的限制,比特幣交易一批只有1M的大小,也就是說只能同時容納七筆交易,1M的容量限制在交易日漸繁忙後漸漸顯得侷促。
這個情形若持續下去,比特幣的交易必須經過長時間等待才能完成,希望率先完成交易的用戶必須付出高額的手續費來吸引挖礦者先來解開自己的公式,兩種情形對於比特幣的未來都不樂觀。
自2017年三月中期以來,比特幣的社群的歧異漸增,出現兩派看法:一派認為應該要擴充容量、另一派認為應該保持原來大小,但是改革無效率的部分。
拿書作比喻,若想要在一本書中容納更多內容可行的方法有二:可以增加書頁、擴大容納文字的空間,或是維持原本厚度,但是將書中的註解移除,挪出空間來。兩派的爭論還未停止,但分裂的消息頻傳,也影響了比特幣的匯率。
變動中的貨幣
比特幣是一個不受任何政府、組織所控制的貨幣。 在全球經濟連動的情況下,「一個國家蝴蝶的拍翅,都會造成他地的龍捲風」,比特幣匯率直接地反映了市場上供需的變動,因此受到政治波動的影響更大 ,同時也讓它對於自身使用社群的穩定性十分敏感。
虛擬貨幣是否會取代國家發行的貨幣,成為未來的主流? 比特幣又要怎麼解決自身容量限制,以及平息內部分歧?比特幣的未來發展,唯有在不斷變動的世界中靜觀其變了。
參考資料:
本文經維京人酒吧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孫珞軒
核稿編輯:楊之瑜
Tags:
pCloud 新年優惠方案總整理,趁過年買 10TB 終身雲端空間備份多年檔案與照片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過年長達 10 天的連假,是個好機會趁著這時候好好整理多年的照片與影片,除了原本的資料保存方式之外,也是應該好好考慮選個可靠的雲端空間來做多重備份。pCloud 這次個人終身方案的檔期剛好可以讓你 2023 年 1 月 20 日購入,整個新年期間都能慢慢整理你的照片、影片與檔案。
轉眼間又要過年,除了整理多年來的影音收藏之外,是不是也該趁著過年檔期入手便宜超值的雲端空間方案?看著日前 iCloud 曾發生嚴重的資安意外,MacRumors 討論區上有用戶在用 Windows 的 iCloud 同步 iPhone 檔案後,發生檔案意外損壞的狀況,並出現陌生人的照片與影片,這告訴我們檔案備份真的要慎選,且最好能做到多重備份才能在意外發生時有挽回的餘地。
資安意外頻傳,多重備份才讓人安心
iCloud 發生的資安問題,讓人擔憂起是否自己的照片也會出現在別人的相簿中,這件事也在MacRumors 討論區上引發討論。
資料保存上比較穩妥的方式就是多重備份,利用多種管道、異地保存自己的檔案,這樣就能確保萬一檔案損壞時,還有備援資料可以使用。就算你現在使用 iCloud、Google Drive 進行單一備份,也不能保證你的檔案不會發生意外,至少選擇 2 種備份方案才是比較安全的保管方式。

經濟與安全可以兼顧,瑞士的雲端服務 pCloud
pCloud 是來自瑞士的雲端服務廠商,2013 年創立至今已有 10 年歷史,全球有 1600 萬用戶使用其服務。它的資料位於重視資訊安全的歐盟與美國,在創立帳號時可選擇資料要存放於歐盟或是美國,相比其他無法選擇的廠商多了選擇性,而且不只是存放地點,pCloud每份資料都會分散 5 份檔案儲存於多個伺服器增加安全性。檔案還會經過 256 位元 AES 加密技術保護,傳輸時使用 TLS/SSL 強化資安。如果需要更安全的保密措施,還可以選配 Crypto 加密服務。
pCloud 也有免費帳號可以使用,註冊後就有 10GB 免費空間能夠試用,不論是要體驗介面操作或是傳輸速度都沒問題。相較於其他訂閱較為單一的雲端服務,pCloud 除了月繳、季繳、年繳之外,還會不定期推出優惠的終身買斷的方案,且費用上不會有額外的設定費或隱藏性支出。若是家庭用戶,還可以選擇家庭方案讓 5 個人一起使用更經濟。





農曆新年 -85% 超優惠終身買斷方案,錯過可能就沒了
雖然現在官網活動還沒開跑,但 pCloud 確定會在農曆新年推出超優惠方案,活動期間為 2023 年 1 月 18 日至 2023 年 1 月 24 日,活動只有短短 5 天要好好把握。這檔農曆新年促銷活動是針對個人終身制方案,500GB、2TB、10TB 個人終身方案都會有優惠價格,500GB 個人終身價折扣後為 139 美元、2TB 個人終身方案折扣價為 279 美元、10TB 個人終身方案折扣價為 890 美元,折扣幅度高達 85%。
pCloud 農曆新年優惠方案:
500GB 個人終身方案:原價 570 美元,優惠價 139 美元。
2TB 個人終身方案:原價 1140 美元,優惠價 279 美元。
10TB 個人終身方案:原價 6000 美元,優惠價 890 美元。

趁著過年好好整理檔案,選個安全可靠的雲端空間更安心
過年長達 10 天的連假,是個好機會趁著這時候好好整理多年的照片與影片,除了原本的資料保存方式之外,也是應該好好考慮選個可靠的雲端空間來做多重備份。pCloud 這次個人終身方案的檔期剛好可以讓你 2023 年 1 月 18 日購入,整個新年期間都能慢慢整理你的照片、影片與檔案。這次方案價格十分優惠,終身買斷不會產生每個月的費用,用越久省越多,如果你需要備份的檔案大且多,可以考慮看看經濟又可靠的 pCloud。pCloud 終身制優惠方案並不是每次都有,因此有需要的朋友就盡快購入,越早使用省越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