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二二八屠殺之後的四月:那些失落的清鄉記憶

二二八屠殺之後的四月:那些失落的清鄉記憶
在清鄉行動中,被軍隊逮捕槍決的民眾。(行政院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溫文卿先生提供)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每當重新憶起二二八,憶起清鄉,閉上眼睛我彷彿可以看見當時受難者的鮮血汩汩地流的樣子。

文:蝦仁

四月,臉書河道不再大量出現朋友或網路名人轉貼有關二二八的文章,彷彿七十年前的悲劇戛然而止於某個斷點。

然翻開歷史的縱頁,隨即可以發現的是,三月屠殺之後,國軍強勢持續地鎮壓像失控的煞車一般,直至五月中的這段期間,二二八的殺戮展演進入另一個階段:「清鄉」。

清鄉工作的開展

1947年3月8日,廿一師由基隆和高雄港登陸,陳儀隨即再次宣布戒嚴,並於3月10日發表廣播,提到:「台灣同胞們,本人昨天再度宣布臨時戒嚴令,現在本人願以至誠告知本島絕大多數的善良同胞,本人宣布戒嚴乃為保護你們,你們不可聽信惡人散佈的謠言,不要驚疑,我對守法同胞不會有絲毫的傷害⋯⋯。」

雖然陳儀的廣播中提到,宣布戒嚴令「完全是針對極少數的險惡叛徒」,但他的身體卻十分誠實地立即開始對二二八事件的軍事咎責行動。整個軍事咎責行動一直到5月16日解嚴為止,約可分為兩個階段:(1)3/9-3/18的武裝鎮壓(官方稱「肅奸」)與(2)3/18日後進一步的綏靖與清鄉行動(註1)。

可能得先暫停下來稍作解釋的名詞是,「綏靖」意指武力鎮壓,而「清鄉」意指「清查戶口,搜捕可疑份子」。

無論如何,這個過程當中,幾乎就是政府一面倒地以優勢武力剝奪人民生存權的過程,而其中台灣人展現出來的反抗樣貌並不多,初期在台中(二七部隊)和嘉義(水上機場)兩地較有收獲,然尤其援軍既已抵台,後則多為單方面的遭到屠殺。

除此之外,三月以後更多的軍事行動是針對個人的秘密逮捕與制裁(在檔案中簡稱「密裁」,註2), 以及中國軍隊與台灣人私下恩怨的連帶報復等行動。

例如檔案中我們可見下文字:「(人民導報社長)王添灯已被密裁」(註3) 、「(基隆市議會副議長)楊元丁被人暗殺,棄屍港中」(註4)、「(制憲國代張七郎父子共三人)在鳳林郊外番社執行密裁」(註5)。

5-4
來源:許雪姬主編,《保密局臺灣站二二八史料彙編(一)》
保密局情報透露王添灯已被「密裁」。

必須要了解的是,若回頭去翻閱當時三月初島內報紙,很快可以發現,二二八過後一個禮拜的時間內,各地秩序幾乎皆已平定下來,更遑論3月8號援軍抵台後的情況已是人心惶惶,反抗的意志早已薄弱。重新檢視當時國民政府決策及其派兵之心態轉變,可以發現其鎮壓力道遠遠不服比例原則之荒謬。

事件波及東部

二二八當中的區域性研究甚少,台灣東部尤其不被注意,然而花蓮的二二八記憶其實有著一段應該被記錄下的悲慘經歷。

4月1日,廿一師進入花蓮清鄉, 當地居民皆慌恐不已,乃於4月4日設宴示好,盼能躲過一劫。然當天晚上,花蓮當地名醫張七郎,一家四醫師被捕,三人被槍決於鳳林荒郊野嶺(分別是張七郎、張宗仁、張果仁),肚破腸流地被棄屍於公墓旁(註6)。

遍尋不著自己的丈夫與兒子,詹金枝四處打聽,很快發現他們已經遇難。在此不得不提的是,詹金枝與他們的最後一面是個令人不敢想像的故事:4月6日,詹金枝終於在一處公墓旁找到張七郎父子三人,卻看見他們不只臉上滿是割痕,肚子也被刺穿,腸子掛在外面——詹金枝以令人難解的勇氣,將張果仁的腸子裝回去,縫好,並替他們換上平時喜愛的衣服,送他們最後一程。

清鄉之後

二二八發生時,中華民國政府對於台灣社會尚未能完全控制,因此當民眾反抗,就以殘忍、恐怖的行為(如割去耳鼻/生殖器、公開處決、曝屍等)與手段(綏靖與清鄉)威嚇台灣社會。

而二二八屠殺告一段落後,中華民國政府接著以長期《戒嚴令》的高壓集權方式掌握台灣,而白色恐怖的統治特徵也因此時政府已有效控制台灣,而轉為以軍事審判等方式宰割台灣人。不得不提的是,其實許多在清鄉逃過一劫的人,後來也在白色恐怖時期被秋後算賬。

二二八之後,消滅一整個世代台灣人對政治的思考, 斷送了台灣人自治建國的可能性。而中華民國藉其建立起來的在政治、社會、文化、語言等種種方面,壓制台灣人的結構和制度,至今仍如魅影一般籠罩台灣。

每當重新憶起二二八,憶起清鄉,閉上眼睛我彷彿可以看見當時受難者的鮮血汩汩地流的樣子。認清結構性的失誤與罪惡,才能真正從歷史中獲取教訓。願二二八真正成為台灣這座島嶼上所有人的共同記憶。

延伸閱讀:從中國複製到臺灣,軍統特務的二二八「密裁」行動

註1:曾文亮,〈二二八事件中的叛亂與懲罰:兼論戰後初期國民政府的政治、軍事與法律關係〉,《台灣史研究》第22卷第4期,頁97。

註2:二二八中的「密裁」行動,見陳翠蓮,《重構二二八》( 新北:衛城出版,2017),頁272-278。

註3:A-01-0010,〈件名一:張秉承致電言普誠報告王添灯已被密裁、陳復志已被槍斃〉,許雪姬主編,《保密局臺灣站二二八史料彙編(一)》,頁74。

註4:A-01-0003,〈件名一:林風致柯復興代電報告基隆叛徒暴亂情形〉,許雪姬主編,《保密局臺灣站二二八史料彙編(一)》,頁24-25。

註5:A07-0011,〈件名一:張秉承致電南京言普誠報告張七郎被密裁案〉,許雪姬主編,《保密局臺灣站二二八史料彙編(三)》,頁127-129。另,此段時間受難名單可見陳翠蓮,《派系鬥爭與權謀政治——二二八悲劇的另一面向》(台北:時報出版,1995),頁368-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