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益紡織違法解雇!女工絕食100小時,總公司、勞動部都請吃「閉門羹」

立益紡織違法解雇!女工絕食100小時,總公司、勞動部都請吃「閉門羹」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桃園市產業總工會秘書長姚光祖表示,資方即使未依《大解法》程序進行解雇,僅能對資方處以數十萬的微薄罰款,不能改變勞工被解雇的事實,資方根本不痛不癢。

立益紡織3月底結束桃園平鎮廠「紡紗事業部」資遣109名員工,未依法於60日前預告「大量解僱」。3名女工於4月14日發起絕食至今(18)日超過100小時,要求按工會版本支付退休金;今天工人來到台北市西寧南路立益紡織公司門口,要求老闆出面,公司拉下鐵門拒絕協商;隨後工人於迪化街商圈遊行到勞動部門口,要求勞動部出面協助,勞動部竟也拉下鐵門拒絕出面。

三立報導,這群高聲怒吼為自己討權益的工人當中,裡頭不乏已經工作20年的老員工,抗議老東家「立益紡織」違法解雇30多位員工,3位代表14日開始絕食抗議,至今已經將近100小時,上午記者會就有人身體不適。

立益紡織絕食員工:「沒有力,就一直想吐、冒汗。」絕食代表羅逸榛說,立益工人為公司奉獻二、三十年,也配合公司生產減少休假,但現在老闆如此恩斷義絕,勞工一定抗爭到底。

只希望爭回應有的權益,因為立益紡織,在3月31日突然通知30多位員工不用來上班,4月10日才送交大量解雇計畫書,遭控違法解雇,老闆蘇東榮17日匯入資遣費,但員工不買帳,因為以一個年資24年10個月的員工來算,老闆給的資遣費就少給50萬。

苦勞網報導,根據《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資方必須在解雇日前60日前將大量解僱計畫書送交主管機關並公告揭示,接著會先進入勞資雙方自治協商的階段,若自治協商不成,則由主管機關召集協商委員會進入強制協商,就解僱計畫做出討論修訂。

然而立益紡織3月31日宣告關廠解雇,卻直到4月10日才「補送」大解計畫書,期間未與工會協商,令勞工完全處於被動狀態。資方無視《大解法》,地方勞動主管機關動作也慢半拍,13日上午勞資調解破局後,一個星期過去,目前還在進行大解強制協商的籌備工作,第一次的大解協商會議,預計要到本周日(4/23)才會召開,而資方則在這段期間加速完成解雇程序,早在昨天(4/17)就先按《勞基法》低標規定的資遣費匯入員工帳戶。

然而,當工會衝上立益紡織所在的樓層時,公司早已拉下鐵門,工人們只得在外向立益董事長蘇東榮喊話,呼籲他盡速與工會協商。

走進立益紡織總公司所在的裕聯大樓,幾乎全是立益集團所持有的相關企業,除六樓是立益紡織外,七樓的立益建設、八樓的立益育樂與立益高爾夫球場,以及二、三、五樓的集盛實業等等。桃園市產業總工會秘書長姚光祖表示,立益集團財力雄厚,跨足多項產業,卻不願意花一點點錢照顧關廠工人,「立益建設在深坑的立益百合,賣個一棟就可以解決資遣費的問題!」

ETtoday報導,益紡織企業工會理事長徐同溎指出,資遣費已經匯入所有會員的帳戶裡面,「準備跟我們恩斷義絕」,但是就工會這方面是不承認這個事情的,立益紡織近來勞雇關係,工會這邊還是主張是存在的;他也說,「前面收的兩個紡織廠的話,現在已經陸續蓋物流中心,所以投資的金額大概是在6.8億左右,其實公司是有錢的,不是沒有錢才倒閉,只是因為紡紗事業部已經不賺錢了,公司把它收掉」。

焦點事件報導,工會轉往勞動部,要求勞動部出面協助立益工會與立益紡織董事長召開協商會議,而勞動部也未出面回應工會訴求,勞動部僅願意接受陳情書,隨即拉下鐵門。勞動部勞動關係司科長金士平僅在勞動部內受訪表示,勞動部會依《大解法》協助桃園市勞動部進行調查,並呼籲資方審慎考量工會訴求,以及勞工為公司的付出,盡可能與工會達成協議。

對於勞動部的說法,桃園市產業總工會秘書長姚光祖表示,目前的《大解法》根本沒用,立益資方即使未依《大解法》程序進行解雇,按目前規定,僅能對資方處以數十萬的微薄罰款,不能改變勞工被解雇的事實,資方根本不痛不癢,復航關廠案也證明了這件事。

姚光祖說,在《大解法》缺乏對勞工實質保障的情況下,等於放任立益資方為了土地利益,任意出賣勞工,勞動部不能把所有責任推給《大解法》與地方勞動局,必須積極出面,要求立益董事長蘇東榮出來面對勞工。

新頭殼報導,姚光祖表示,工人過去配合週末輪班、調動例假,老闆卻為發展房地產業與物流業資遣老員工,且只願給法定最低退休金。工會44名員工要求資遣費應比照前一批資遣員工標準,「年資20年以內按1.6倍基數計算,20年以上則比照退休」。

他表示,資方近日提出「大量解僱企劃書」,表示資遣員工是因虧損緊縮,然而深坑建案「立益百合」一棟1,900萬,只要賣一棟就可以支付工會版本的資遣費總額2,000萬,立益紡織卻只願意給勞基法最低資遣費,更於昨天將資方版本的資遣費總額1,100萬匯入勞工戶頭。

姚光祖指出,桃園市長鄭文燦昨(17)日才呼籲要給勞工優於勞基法的退休金、資遣費,並表示會重罰違反《大量解僱法》的立益紡織,但呼籲沒有任何效力,依法最高罰鍰50萬元對資方也不痛不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