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影片】一個將膚色化為色票編號的計畫,如何消弭根深蒂固的歧視?

【影片】一個將膚色化為色票編號的計畫,如何消弭根深蒂固的歧視?
Photo Credit: FB/Humanae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安潔莉卡・達斯在長時間飽受膚色困擾後,展開一段「打破全世界膚色框架」的攝影歷險。

編按:

將近130年前,巴西廢除了奴隸制度,同時也是最後一個廢除的國家。而半世紀以前,人權鬥士馬丁路德金發表演說《我有一個夢》,爭取非裔美國人的基本權利。但直到現在,「膚色」對許多人而言,仍然代表著難以逃脫的框架。來瞧瞧來自巴西,同樣飽受膚色困擾的安潔莉卡・達斯(Angelica Dass),如何透過一台相機,扭轉全世界數十個國家與不同族群的觀念,讓他們對膚色「另眼相待」。

安潔莉卡出生在一個「色彩豐富」的家庭──父親的膚色有如黑巧克力,母親則是美麗的肉桂色。也因為幾位親戚都是透過收養而來,安潔莉卡一家上下的膚色都略有不同。

對年幼的安潔莉卡而言,膚色從來就不重要。但她發現一踏出家門,膚色就開始有了許多「其他的含義」。例如她帶堂弟去學校,大家都自然地視她為保姆而不是家人,甚至曾有人把她當成妓女,只因為她和歐洲裔的朋友一起在沙灘上散步。

02
Photo Credit: TED 影片截圖

即使安潔莉卡以輕描淡寫的語氣,談起這些隨處可見的誤解和歧視,但她的內心深處仍有不解和掙扎──正是這段故事促使她成為攝影師,開啟「Humanae」攝影計畫。安潔莉卡在白色背景上拍攝人物,然後點選他們鼻子上一個11像素(pixel)的方塊,再以相同的顏色塗滿背景,然後找到Pantone上相對應的色票編號,並且標示出來。她希望「Humanae」能夠凸顯出每個人的真實色彩,而不只是以含糊不清的「黑、白、紅、黃」去概括他人。

這個被安潔莉卡形容為「質疑社會常規的遊戲」,最初只有家人和朋友參與,但透過網路社群的分享、串聯,愈來愈多人加入這場探險。截至2016年1月,她一共拍攝超過3000人,作品遍及全球13個國家19個城市,攝影對象從福布斯排行榜上的傑出人士,到乘船跨越地中海的難民──不分信仰與性別認同,也無關年齡和地位。

03
Photo Credit: TED 影片截圖

安潔莉卡的攝影作品開始接獲來自全球的邀請,進入美術館和博物館,但她表示最喜歡作品出現在大街上「激起討論」,讓你我都能重新思考如何對待彼此。

01
Photo Credit: TED 影片截圖

「Humanae」就像一面溫柔的明鏡,反映出無法在「種種標籤」中找到自己的人,再向他們張開雙臂。一位11歲女孩的母親在看展後,寫信給安潔莉卡表達她的感謝:「我的女兒曾被人說『不應該被允許在挪威生活』,謝謝你的作品為我們帶來自信,它在我心裡佔有特別的地位。」

10459108_747940588619012_335171213351748
Photo Credit: FB/Humanae

除了展出,「Humanae」也成為人類學、物理學與神經科學研究的好素材,甚至在藝術領域中獲得新生。更有不少老師把它當作教材,帶領大人孩子畫出「真實自我 」的自畫像,發現他們的專屬色彩。

16830785_10212074722372999_5948236600971
Photo Credit: Angelica Dass

歧視在世界各地依舊普遍存在,並且不會主動消失,但「Humanae」讓安潔莉卡擁有無比信心。「所有的挫折、恐懼和孤獨──那些我曾經感受的情緒,現在都轉變成了愛」。安潔莉卡感覺自己每拍一張照片,都像得到一次心靈療癒。也因此她會持續投身攝影,為大家開啟友善的溝通,在消弭歧視的路上不斷前進。

實習編輯:廖芸嫻
核稿編輯:吳承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