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寫好一個「讀書筆記」的四個層次

寫好一個「讀書筆記」的四個層次
Photo Credit: PictureNet / CORBI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本文在《如何閱讀一本書》的基礎上,提倡一種高強度的讀書方法,稱之為「強力研讀」。與《如何閱讀一本書》中按部就班的,煩瑣的固定套路不同,我們的「強力研讀」更像是一種態度和心法。

我停車之後幾乎從不立即下車。我開啟手機中的Evernote,對著耳機線把剛剛聽過的這段書的筆記錄下來。找到時間,我再把這些錄音筆記錄整理成文字。

我只聽一遍。30分鐘的書,我的錄音通常只有3分鐘到5分鐘。其中只有原書的精華才會被我複述在錄音之中,剩下的是我的心得和評論。

整天這麼讀書,豈不是成了「兩腳書櫥」(編注:指書讀很多,但不善於應用的人)了嗎?如果你認為我是「兩腳書櫥」,我會深感榮幸,但我認為遠遠不夠。微博有傳言說, 2013年比爾‧蓋茲一共讀了139本書,我沒有辦法證實這一點,但他的部落格上的確談了很多書(TNL編按:這裡有他2016年冬季書單,左上角選單可以切換到不同時候的書單)他讀的大部分是非小說。查理.蒙格和華倫.巴菲特都是手不釋卷的讀書人,巴菲特更號稱是醒著的時候有一半時間是在看書。蒙格說:

我這輩子遇到的聰明人(來自各行各業的聰明人)沒有不每天閱讀的—沒有,一個都沒有。華倫讀書之多,我讀書之多,可能會讓你感到吃驚。我的孩子們都笑話我。他們覺得我是一本長了兩條腿的書。

本書摘自《萬萬沒想到—用理工科思維理解世界》,新視野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書籍介紹:

《萬萬沒想到》是作者萬維鋼在「學而時嘻之」博客(部落格)8年來之精粹,採三大主題33篇嚴選好評文章集結而成。本書自出版以來,在中國已狂銷20多萬冊,融合行為經濟學、認知心理學、社會學、數學、統計學、物理學等多種專業,以嶄新的科學視角切入解讀生活中萬事萬物。作者除重新校訂修改文字外,並針對部分文章進行補充及改寫,添加新的科學研究及素材,豐富全書的思維脈絡,讀完本書相當於讀了十多部巨著,希望在充滿「常識」謬誤的世界裡,給讀者帶來最頂級的「乾貨」跟「猛料」。

作者介紹:

筆名「同人于野」,前物理學家,現科學作家,「學而時嘻之」博主,羅輯思維視頻節目策畫人,現定居美國。1999年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曾任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物理系研究員。曾為《新知客》、《新知》、《東方早報上海書評》特約撰稿,在天涯名博、知乎、果殼網、觀察者、共識網等設有專欄,在《麻省理工科技創業》、《商界評論》等報刊和網站發表多篇文章,並為《流言時代的賽先生》、《十萬個為什麼》(新版)的數學分冊及物理分冊作者之一。

責任編輯:楊士範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