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新加坡「籠中的金絲雀」,香港「沒有自由靈魂」,所以台灣好在哪裡?

新加坡「籠中的金絲雀」,香港「沒有自由靈魂」,所以台灣好在哪裡?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看向一個國家、把他們當作模範是一件事,但僅僅透過「景仰」一個富有的國家,一個將重要族群邊緣化的經濟體,而沒有意識到她的不平等之處,對自己來說是巨大的傷害。

文:Justin Hugo
譯:Wendy Chang

台北市長柯文哲最近在新新聞30周年慶的演講場合上,談論關於台灣以南的國家,其評論引起媒體大量的報導。他認為香港「自由靈魂都沒有了」的一番話遭到香港民主活動人士黃之鋒的反駁。

「今天的香港就是明日的台灣。」黃之鋒這麼說,「儘管我們的歷史和體制不同,但是當涉及到中國時,香港人和台灣人有必要攜手合作。」

然而,柯文哲關於新加坡的敘述「住在籠子的金絲雀」卻沒有受到大家的挑戰,並無引起新加坡政治領導人或是民間社會的反彈,也許是已經反映出了這個島國一直以來的順從行為。

事實上,當被媒體更深入地詢問時,柯文哲表示他上次出訪新加坡時,曾經在一位新加坡高層官員面前發表過相關言論。他甚至說他曾經想要搬到新加坡,但是後來等他從新加坡出訪回國後,發現該國跟他想像的很不一樣,最後就放棄這個念頭。

柯文哲的轉變

在贏得2014年台北市長選舉之前,柯文哲曾在接受新加坡《海峽時報》採訪時提到:「新加坡是台灣很好的榜樣。」他也希望可以像新加坡學習。而在選後接受美國《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採訪時,他更說到:「全世界四個說華語的地區——台灣、新加坡、香港和中國大陸等四個地區,被殖民最久的卻是最進步的地區。 」

他補充:「新加坡比香港好;香港比台灣好;台灣比大陸好。」

但從那時開始,柯文哲似乎已經被新加坡的「進步」教育了,而且大聲反對這個國家好幾次,他花了六個月才意識到這一點,他原本是設定目標希望台北可以在八年內超越新加坡,現在他決定台北不應該像新加坡學習,因為台灣已經在「民主的道路上」,不應該跟隨新加坡的腳步。

也許矛盾從一開始就存在,柯文哲一直以來都奉行「預算透明」制度,可是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確曾向《每日電訊報》表示,他「從不相信透明制是一切。」,當時他正在討論該國兩檔主權國家基金的管理,他是其中一間的董事長,而妻子何晶則是另一間的CEO。

根據某些指標,柯文哲對新加坡「關在籠子裡的金絲雀」的想法,也是一些國際觀察員在看新加坡時,所會有的共同想法。經濟學人智庫所進行的2016民主指數調查,新加坡在全世界排名第70,台灣是第33,(國際性非政府組織)自由之家在2017年度報告中甚至把新加坡列為第126名,只有部分民主,而台灣是第37。

新聞自由也是民主指標之一,新加坡在無國界記者2016年的調查中,更掉到第154名,是有史以來最低的排名。新加坡只比伊朗高四名,甚至比俄羅斯還要低,台灣則在這份調查裡排名第51,也正是無國界政府組織在選擇亞洲據點時,最終選擇台灣的原因。

「選擇台灣其實也考量到它在我們的年度記者自由指數排名中,是亞洲最自由的地方。」該組織表示。

Ko Wen-je_柯文哲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高GDP,但是⋯⋯

與此同時,有許多觀察家也會讚嘆新加坡的經濟成就:高GDP,他們表示這是個該國公民享受令人羨慕的生活例證。但是,深入探究一點,新加坡人民之間明顯的生活差距,終結了關於新加坡成功的問題。

雖然新加坡的經濟成長看似傑出,人均GDP經購買力平價(PPP)調整後,是日本跟南韓的兩倍高,但是仍有8%的新加坡人去年賺不到新加坡幣1,000元(約新台幣21,734元)。相反地,台灣2017年的最低工資標準為新台幣21,009元,香港的最低工資標準從今年五月份起調為港幣7,176元(約新台幣28,008元),南韓的最低工資標準則是韓圜135萬元(約新台幣36,261元)。令人更驚訝的是,新加坡已經連續四年被《經濟學人》雜誌列為全球「最貴的城市」,而台灣只排第55名,可是其他亞洲四小龍的國民可以比新加坡人賺得更多。

雖然香港在2015年的貧窮率是19.7%,台灣在去年則是更低,只有1.7%(跟歐洲國家相比之下還蠻令人印象深刻的),但根據新加坡管理大學Lien社會創新中心的報告指出,新加坡的貧窮率是35%之高。

真實的住房與退休金故事

公共住宅政策也是新加坡一項廣受台灣人推崇的計畫,80%的新加坡人民是住在政府提供的住宅裡,但是我們忽略了許多新加坡人對於公共住宅的不滿,他們認為公共住宅吸走了他們的退休金,讓他們無法退休。新加坡人必須要將薪水的37%撥入公共養老金計畫,而且這個計畫的錢只能用於住房、醫療、還有大學教育。

養老金漸無法供養退休人士,根據新加坡人力報告部的調查指出,2015年仍在工作的老人(65-69歲)從2006年的24%增長到40%。《海峽時報》的頭條甚至描述了一名腎病患者拒絕治療而選擇死亡,根據報導其中一個原因是該國的醫療保險太過昂貴。然而,令人驚訝的是根據Willis Towers Watson的調查,新加坡的養老基金「公積金」,是全世界第八大,2009年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報告則將新加坡的退休基金列為全世界替換率最低,台灣則是全世界替換率最高。而新加坡退休基金是主權基金的其中一筆資金來源,該主權基金正是由李顯龍總理擔任董事管理。

當然,台灣也有它自己退休金系統的問題,根據蔡英文總統在去年的描述,台灣的退休金正邁向破產。不過根據銓敘部的研究,42%的公務員每個月領取的退休金和利息超過六萬元,是最低工資的三倍,遠遠足夠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