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蛋商「售後不理」, 歐盟每一顆蛋都印有「身分證字號」

避免蛋商「售後不理」, 歐盟每一顆蛋都印有「身分證字號」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歐盟規定,境內生產的雞蛋都必須在蛋殼上註明生產資訊,包含蛋雞的飼養方式:0代表有機、1是自然放養、2是在室內平面飼養、3則是被養在格子籠的雞蛋。

(中央社)

台灣近期爆發戴奧辛雞蛋事件,衛福部在批發商驗出一顆雞蛋有毒,但雞蛋來自上游三家供應商,即使仍不確定是哪一家「染毒」,追查期間大規模封場,仍引發大眾恐慌。

歐洲重視食品安全及消費者權益,以購買一盒雞蛋為例,蛋殼上有一組號碼,讓人一眼就知道是放山雞還是室內雞下的蛋,而且還可查到上游蛋場,防範售後不理。

走進比利時超市,雞蛋是一定會賣的商品,多數用紙盒裝成6顆或12顆販賣,少數也有像台灣用塑膠盒盛裝,琳瑯滿目選擇很多。

歐洲人若經濟能力許可,通常會較注重「有機」或是「人道飼養」,但在超市買蛋,可不要以為蛋盒上畫著美美的農場圖,賣的就一定是放山雞蛋,重點在蛋殼上有一組密碼,看懂了就不會被呼攏。

歐盟規定,境內生產的雞蛋都必須在蛋殼上註明生產資訊,這一組由數字及英文組成的資訊,就是這顆蛋的身分證,通常最重要是先看最前面的數字,0代表有機、1是自然放養、2是在室內平面飼養、3則是被養在格子籠的雞蛋,不過歐盟多年前已禁止傳統的不人道的籠子飼養方式。

數字後的英文代碼則代表是哪個國家生產,例如比利時是BE、德國是DE、法國是FR等;最後面的一串數字則是蛋場的編號,小小一顆雞蛋清楚揭露來自哪個國家、產地及生產者資訊。

台灣最近傳出受戴奧辛汙染,造成雞蛋買氣下滑,台灣雞蛋雖然有溯源系統、產銷履歷標籤等,但並不是在每一顆蛋上都有,消費者在購買時必須多花一點時間研究。


行政院農委會說明,台灣雞蛋的溯源系統,是從2015年09月01日起全面推動,要求市售散裝雞蛋必須在「裝載容箱外箱」黏貼雞蛋溯源標籤貼紙。溯源標籤內容標有雞蛋來源畜牧場名稱與可供消費者掃描查詢的二維條碼(QR code)。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