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林奕含身上,看見那些被迫符合社會期待的「超級小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成為創作者之前,林奕含身上已沾黏著各種標籤。『漂亮滿級分寶貝』、『怪醫千金』,接著還有『精神病患』。已經被放上網的,無法再刪除,會以各種形式在生活之中流竄;就如同已經發生過的,不可能無痛還原。」
文:朱翊瑄 Olivia Chu(UC Berkeley, School of Law)
「這是上下交相賊。文武雙全十項全能考滿級分的超級小孩,放棄高學歷勇敢逐夢的嬌滴滴千金,這些故事如此膚淺、虛假,以致於必須量產,才滿足觀眾的胃口。後來許多人說我閒話。」
——林奕含【註1】
作家林奕含去當天使了。
她的辭世著實令人震驚及難過。她是我喜歡的作家也是學姊,當她走出台南女中之際,正好是我走進台南女中之時。國三知道她的時候,是媒體對她的一些形容詞,重新知道她不過這半年的事,迷上了她的文字,反覆閱讀她寫自身的痛楚、又溫柔卻赤裸地筆伐著這個世界,試著與她情同共感、私淑於她甚多。
之後,看到主流媒體報導林奕含辭世的消息,仍反覆稱她「滿級分漂亮寶貝」,我有種說不出的複雜情緒,大概是一種「麵包塗奶油」【註2】的感覺吧。奕含生前一直想要撕去各式各樣的標籤,成名作《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是她對性、權利、升學主義的控訴。
「成為創作者之前,林奕含身上已沾黏著各種標籤。『漂亮滿級分寶貝』、『怪醫千金』,接著還有『精神病患』。已經被放上網的,無法再刪除,會以各種形式在生活之中流竄;就如同已經發生過的,不可能無痛還原【註3】。」
你理解這樣可能的痛嗎?光是這半年,有多少類似的標籤,一在強加在孩子們身上?「精通八種語言」的黃同學【註4】、「六所美國大學搶著要」的黃同學【註5】、「高中生已是小有名氣網路作家」的向同學【註6】 ,這幾位孩子以非常成熟的高度,試圖淡化媒體對自己的膨脹與後續社會的反應。但這些17、8歲的孩子為自己的辯駁有多少人看見?多少人在乎?
更令人難以理解的是,就算當事人試圖澄清,社會竟要求當事人為媒體塑造出來的文字、或者衍生出的流言蜚語進行解釋。三天前,建中生代朋友受訪的玩笑引起軒然大波【註7】 ,但我認為這跟曾經被不實標籤化折騰的孩子們,比較起來僅是無傷大雅的玩笑、高級諷刺。考滿級分、上台大醫科當然非常厲害、很值得鼓掌。但說真的,該建中生就算本人受訪,恐怕也只是按主流媒體一貫的劇本走,媒體、學校將一些符合社會期待的話,冷硬地塞進受訪者的嘴,事實與否不在所論,後續再可能被標籤化、受傷,他受訪有必要嗎?
曾經我跟一位受訪的友人聊天,他說自己高三還是固定十點睡覺、每天固定打電動,但他不覺得這適合每個人、媒體也不愛聽,而且解釋太多很累,於是他就說了早睡早起、努力用功。又或者有人因為在媒體面前講了符合社會期待的校系,最後只好趕鴨子上架,去讀了,一年後還是休學重考,擇其所愛。
「考滿級分醫學系也沒念,不知道在幹嘛,結果真的有小說喔,反正家裡有錢不用工作【註8】。」
儘管過了很久,林奕含還是會被這樣的文字折騰,社會一直期待她符合社會期待,儘管她生病了。
「我羨慕妳的夢想這麼符合社會期待。」曾經,有個朋友對我這麼說。對,我雖然不是特別符合期待的人,但剛好念的是較符合期待的科系,勉強也算是升學主義下的既得利益者,大多數時候做的也是符合社會期待的事,但那是我剛好喜歡。我也曾做過脫軌的事,冷嘲熱諷絕對比支持來得多。而曾幾何時,夢想有了固定公式、夢想變得片面而單一,如果脫離了這套公式,就得不到祝福?
近期一些公眾人物在批評台灣的社會沒有競爭力、年輕人只領22K。我覺得社會是主嫌、媒體是幫兇。我覺得這樣的虛假、要求「符合社會期待」,不僅傷害當事人,放大到整個社會角度來看,已經傷害台灣的整體社會環境。不妨認真思考,究竟是誰限制了孩子的夢想、只許孩子符合社會期待?更有趣的是,這樣的期待是可以公式化的。
世界在變,很可能孩子眼中看過、理解的世界,比長輩還要先進。但長輩一句「夢想不能當飯吃」就否定孩子,孩子的未來即被囚禁在馬斯洛金字塔的最下三階,永遠達不了頂端。這樣的標籤化,也間接扼殺其他在更年幼階段無法符合社會期待的孩子,使他們找不到自己的價值,也使他們成為了升學主義下的犧牲者。
「你們的孩子不是你們的孩子,乃是生命對自身渴求的兒女......他們只是經你而生,並非從你們而來。他們雖與你們同在,卻不屬於你們。你們可以給予他們的愛而不是思想,因為他們有他們自己的。」
——紀伯倫《先知》
我絕對肯定長輩的建議是有價值的,但僅供參考、也不該是給孩子的夢想標價。你可以自己走得主流,但當別人的夢想不主流或者渴望冒險的時候,可以給予祝福嗎?而不是強硬地把別人的夢想或者是形象,掰彎成社會期待的樣子。
郝廣才的繪本《新天糖樂園》,內容,描述著巫婆滅蘭多發明了一種叫「新天糖」的糖果,新天糖的取得相當容易,小孩吃下新天糖,腦袋變得像水泥一樣硬,不再擁有夢想。書中的小兄妹拒絕新天糖,滅蘭多便追殺他們。
這些膚淺、符合社會期待的標籤,就像21世紀的新天糖,主流媒體卻不斷地再將這些「符合社會期待」的新天糖餵養予大眾、甚至當受訪者不夠符合社會期待時,說謊、膨脹、把他們變成超級小孩,使之更符合社會期待。
請主流媒體、學校、社會及家長,別再複製巫婆滅蘭多的惡行。這些孩子是人,不是飾品。請拔掉這些過度裝飾、標籤、期待吧!別讓孩子再為自己沒說過的話辯駁、不再無謂地被貼上一輩子的標籤、也讓孩子們的夢想自由。
最後,謝謝奕含學姊留下許多值得深思的文字,也希望妳能在天堂可以發現極樂園,有辦法再度感受快樂。
註釋
- 林奕含臉書
- 林奕含《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剛剛在飯桌上,思琪用麵包塗奶油的口氣對媽媽說:『我們的家教好像什麼都有,就是沒有性教育。」媽媽詫異地看著她,回答:「什麼性教育?性教育是給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謂教育不就是這樣嗎?』思琪一時間明白了,在這個故事中父母將永遠缺席,他們曠課了,卻自以為是還沒開學。」
-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林奕含:寫出這個故事跟精神病,是我一生最在意的事
- 「我沒有精通8語言」 準史丹佛生妙招澄清
- 黃同學聲明
- 向同學聲明
- 建中生假冒考上台大醫科的同學受訪,「想讓採訪不同於以往」
- 林奕含臉書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2023迎向雲端浪潮,掌握職場躍進方程式,培養雲端硬實力就在此刻!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未來,「雲端」將成為企業運作過程不可或缺的數位競爭力之一,而臺灣雲端服務商龍頭AWS即將於2月23日舉辦AWS線上雲端培訓日,免費傳授基本雲端概念技術,並幫助參與者認識雲端、學習AWS提供之上百種的免費雲端服務。
回首2022年來勢洶洶的數位轉型浪潮,數據運算、資料儲存、提升安全性等雲端技術早已成為企業製程最佳化、擴充業務規模、創造價值的重要利器,而在新的一年中,數據分析公司也指出,整合AI分析平台上雲不只能有效降低部署時間、減少人力成本,亦是在可見的未來中,提升商業價值、邁向永續轉型的科技大勢。因此,許多企業也延續轉型浪潮餘波,積極導入大數據、人工智慧(AI)、機器學習(ML)等進階數據科技,並搭配各式雲端服務來強化企業內部運轉效能,迎戰全新的市場挑戰。
數位革新不落人後,AWS助您入門雲端
當「雲端」從產業發展、轉型的熱門關鍵字轉變為2023年不分產業別,都有強烈需求的職場必備硬實力,每一位在產業中耕耘奮鬥的從業人員、或是初入社會職場的新鮮人,又該如何提升自我,加緊腳步跟上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數位革新呢?
好消息是,臺灣雲端服務商龍頭Amazon Web Services(AWS)即將於2023年2月23日的下午2點至5點,舉辦AWS線上雲端培訓日(AWSome day),透過專為雲端新手設計的一系列實用入門課程,一步步帶領大家了解雲端技術以及AWS服務。
專業講師彙整雲端精華,基本服務、創新應用一次滿足
AWS線上雲端培訓日是針對雲端新手所量身打造的免費入門實用課程。課程內容由AWS的資深業務發展經理KC Liang,以及AWS技術培訓師Stanley Huang共同帶領,兩人將從雲端趨勢、技術概念、產業應用等角度逐一介紹,並透過深入淺出地介紹及示範儲存、資料庫管理、運算和網路、資訊安全等基本雲端概念技術以及AI機器學習、區塊鏈、5G及衛星通訊等熱門創新服務,讓您即刻上手AWS高達100多種的免費服務。

課程結束後,除了獲得AWS提供的培訓證書、養成雲端技術能力,亦能了解如何透過雲端服務掌握市場優勢,所以無論是對雲端服務感興趣的新鮮人、企業或資訊相關的高級主管,還是擁有豐富開發經驗的工程師或技術人員,AWS線上雲端培訓日都能為您建立雲端技術概念、拓展應用視野,為個人或公司帶來正面性的影響。
更棒的是,AWS線上雲端培訓日不只開放免費報名,凡完整參加並填寫會後問卷的參與者皆可參加抽獎,有機會將Air Pods(第三代)與AWS客製露營燈免費帶回家!此外,若您是新用戶,在活動前註冊AWS免費帳號並填寫贈品申請表單,還能直接獲得「AWS不鏽鋼智慧型保溫瓶」,歡迎點此了解更詳細活動規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