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行為藝術?挑戰韓國民族性的「發呆大會」

集體行為藝術?挑戰韓國民族性的「發呆大會」
Photo Credit: 八日 x Rudi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原本以抒發生活步調壓力為正面出發點的發呆大會,也已經漸漸轉型成奪人目光、爭寵的選美比賽。不得不說,臺灣引進這樣發呆大會,是好還是壞?還是趕流行呢?這樣的大會真的能讓人,好好發個呆,慢活一下嗎?

「慢活」(slow down)為最近臺灣極為流行的口號之一,就其詞源考察為2004年一位加拿大的新聞工作者Carl Honore,寫了一本暢銷書《In praise of slowness 》(讚賞慢活) 而得名。書內提到現代人因為緊張、快速的生活,不僅僅是對人體健康造成傷害外,且也損害人們的工作效率與生活品質,因此Carl Honore特別在此書內,提出「慢活」此核心概念,來提醒在日常生活中的現代人們,記得放慢腳步,慢活一下。

的確,我們生活在這個光纖、4G(韓國人稱LTE時代)時代,因壓力重大也產生不少現代疾病。而人們抒解這樣的緊迫感,推陳出新的處理方式也都不同,有的人是利用吐納氣功術抒發壓力,有的人則是透過一道道美食,喝下午茶,有的人則是透過瑜珈、打坐,甚至於打太極拳、冥想等各式各樣的方式,來緩解當代社會所造成人的超速壓力。

但在韓國,韓國人則是想出了一個極端的法子,也就是2014年韓國人面對社會內急速生活步調,舉辦了第一屆「發呆大會」(멍때리기 대회)。

第一屆的發呆大會,於2014年10月27日中午十二點到下午三點,在南韓首爾市廳廣場舉行。但就筆者看來,這場大會應該是對韓國社會的一個極大的諷刺。

根據發呆大會宣傳海報所示,參加者的資格為「只要能發呆的全體韓國國民就可以參加」,而在大會的官方推特上,也清楚此大會目的,在「為了讓現代人不停運轉的大腦休息,而舉辦的發呆大會。」換句話說,發呆大會產生於韓國間差社會並非是偶然的,也就是韓國人針對自身偏愛「急」、「快速」、「八里八里」(빨리빨리)的民族性,所做出的回應方式。

韓國當地當然也有「冥想」「瑜珈課程」「有氧舞蹈」等課程,但人們若要參與這些活動,還是得有點「基本條件」的,比如要有「錢」(費用),或是在加班完後,有「時間」(有閒)才能去參加這些課程。

發呆大會可說是最自由且同時也是最諷刺的活動。

乍看參與「發呆大會」的條件不限,只要是人來場地發呆就可以。但當年這個活動還特別選定一週,人們最忙的星期一中午時段來舉辦,無非是作為一種行為藝術,來挑戰韓國社會「經濟這麼差,人還不趕快去工作,怎麼有時間去發呆呢?」等風氣。

看似活動出發點正確,但韓國人似乎可不太領情,那天參加的人數不多,約只有50名,且稍微打量參賽者,都可以看到參賽者的服裝皆為精心打扮,如戴上兔耳朵、穿著帥氣軍服,或是異國風味的洋裝出賽,如果在現場沒有斗大的「發呆大會」此字樣,還會讓人誤以為,這裡進行著一場「服裝秀」或「選美比賽」呢。參賽者的發呆並「不單純」,不單純的原因在他們仍秉持韓國人重視外在,秀給人家看的氛圍下來參賽。

試問,穿著一件名牌大衣,或手提名牌包,怎麼能讓人全心全意發呆呢?

且參賽者在發呆大會比賽時間內,並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只要「放空」「發呆」即可,但可不能睡著,一睡著就失去資格。對韓國人而言,「大會」就是「比賽」,比賽就得產生「第一名」,那麼第一名要怎麼被挑選出來呢?就是主辦單位利用心跳錶,來檢測參加者的心跳指數,選出最穩定的心跳指數者後,再經由第二輪,由現場眾多的觀看民眾們、記者們的鎂光燈下,投票選出「發呆大會」最優勝者。

本來是想要讓現代韓國人放鬆一下步調的大會,卻在這樣的規則、頒獎典禮下,讓人不禁覺得荒謬起來。原本出於好意、正面的「讓現代人暫時擺脫急速步調的比賽」,也在他人的目光下選出「第一名」呢。

韓國人在調整自己生活的步調,所想出來方法竟然是極端的「發呆」,什麼都不做,像顆石頭、植物,生存於世,令人大惑不解,南韓到底是一個生活速度多快的社會啊。

就第一屆發呆大會的比賽結果而言,獲獎者為國小二年級的妹妹,這樣的年紀,應該是天真無邪,有著美好回憶的兒童時光的小朋友,壓力也已經大到要來參加這種「發呆比賽」了嗎?這麼小就已經體會到韓國社會的生存壓力了嗎?

有趣的是,第一屆優勝者的獎品為戴著一頂韓國傳統帽子的羅丹(Auguste Rodin)「沈思者」雕塑獎盃。但「沈思」與「發呆」,在本質上還是有一定的程度上差異。

更何況這樣的發呆大會已經淪為選美大會了吧?

事過境遷,發呆大會並沒有隨著它的荒謬而停辦。2017年4月30日,在韓國首爾漢江旁舉辦了第四屆發呆大會,參賽者由八歲到五十八歲都有,也邀請到去年發呆大會優勝者、嘻哈歌手Crush到場擔任活動嘉賓,觀看明星的人潮擁擠。在比賽的短短九十分鐘內,韓國參賽者還是維持自己的一貫作風,準備爭奇鬥艷的服裝、精心的化妝,前來參加此大會。

此外,大會還增添了很多第一屆沒有的規則,除了參賽者不能睡著外,連眼神亂飄,或是笑出聲音的話,也會被主辦單位警告違規,每位參賽者只有兩次違規機會,第一次違規會被舉黃牌警告,第二次違規就會被淘汰了。

難道發呆不能傻笑嗎?不能呆到自然舒舒服服地睡著嗎?

此外,主辦單位還會派人來「干擾」參賽者,如穿著奇裝異服動物裝的人士,來到會場內打擾、逗笑發呆參賽者,甚至在場的記者還會採訪淘汰者。會場工作人員,每15分鐘監測參賽者的心跳脈搏,之後再相互比較心跳脈動,看哪位參賽者的心跳數最穩定,最終決定發呆大會優勝冠軍。這樣的漢江發呆大會,據聞也將盛大舉行,走出首爾都會區,於五月中將移居到另一個城市大田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