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原本以抒發生活步調壓力為正面出發點的發呆大會,也已經漸漸轉型成奪人目光、爭寵的選美比賽。不得不說,臺灣引進這樣發呆大會,是好還是壞?還是趕流行呢?這樣的大會真的能讓人,好好發個呆,慢活一下嗎?
「慢活」(slow down)為最近臺灣極為流行的口號之一,就其詞源考察為2004年一位加拿大的新聞工作者Carl Honore,寫了一本暢銷書《In praise of slowness 》(讚賞慢活) 而得名。書內提到現代人因為緊張、快速的生活,不僅僅是對人體健康造成傷害外,且也損害人們的工作效率與生活品質,因此Carl Honore特別在此書內,提出「慢活」此核心概念,來提醒在日常生活中的現代人們,記得放慢腳步,慢活一下。
的確,我們生活在這個光纖、4G(韓國人稱LTE時代)時代,因壓力重大也產生不少現代疾病。而人們抒解這樣的緊迫感,推陳出新的處理方式也都不同,有的人是利用吐納氣功術抒發壓力,有的人則是透過一道道美食,喝下午茶,有的人則是透過瑜珈、打坐,甚至於打太極拳、冥想等各式各樣的方式,來緩解當代社會所造成人的超速壓力。
但在韓國,韓國人則是想出了一個極端的法子,也就是2014年韓國人面對社會內急速生活步調,舉辦了第一屆「發呆大會」(멍때리기 대회)。
第一屆的發呆大會,於2014年10月27日中午十二點到下午三點,在南韓首爾市廳廣場舉行。但就筆者看來,這場大會應該是對韓國社會的一個極大的諷刺。
根據發呆大會宣傳海報所示,參加者的資格為「只要能發呆的全體韓國國民就可以參加」,而在大會的官方推特上,也清楚此大會目的,在「為了讓現代人不停運轉的大腦休息,而舉辦的發呆大會。」換句話說,發呆大會產生於韓國間差社會並非是偶然的,也就是韓國人針對自身偏愛「急」、「快速」、「八里八里」(빨리빨리)的民族性,所做出的回應方式。
韓國當地當然也有「冥想」「瑜珈課程」「有氧舞蹈」等課程,但人們若要參與這些活動,還是得有點「基本條件」的,比如要有「錢」(費用),或是在加班完後,有「時間」(有閒)才能去參加這些課程。
發呆大會可說是最自由且同時也是最諷刺的活動。
乍看參與「發呆大會」的條件不限,只要是人來場地發呆就可以。但當年這個活動還特別選定一週,人們最忙的星期一中午時段來舉辦,無非是作為一種行為藝術,來挑戰韓國社會「經濟這麼差,人還不趕快去工作,怎麼有時間去發呆呢?」等風氣。
看似活動出發點正確,但韓國人似乎可不太領情,那天參加的人數不多,約只有50名,且稍微打量參賽者,都可以看到參賽者的服裝皆為精心打扮,如戴上兔耳朵、穿著帥氣軍服,或是異國風味的洋裝出賽,如果在現場沒有斗大的「發呆大會」此字樣,還會讓人誤以為,這裡進行著一場「服裝秀」或「選美比賽」呢。參賽者的發呆並「不單純」,不單純的原因在他們仍秉持韓國人重視外在,秀給人家看的氛圍下來參賽。
試問,穿著一件名牌大衣,或手提名牌包,怎麼能讓人全心全意發呆呢?
且參賽者在發呆大會比賽時間內,並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只要「放空」「發呆」即可,但可不能睡著,一睡著就失去資格。對韓國人而言,「大會」就是「比賽」,比賽就得產生「第一名」,那麼第一名要怎麼被挑選出來呢?就是主辦單位利用心跳錶,來檢測參加者的心跳指數,選出最穩定的心跳指數者後,再經由第二輪,由現場眾多的觀看民眾們、記者們的鎂光燈下,投票選出「發呆大會」最優勝者。
本來是想要讓現代韓國人放鬆一下步調的大會,卻在這樣的規則、頒獎典禮下,讓人不禁覺得荒謬起來。原本出於好意、正面的「讓現代人暫時擺脫急速步調的比賽」,也在他人的目光下選出「第一名」呢。
韓國人在調整自己生活的步調,所想出來方法竟然是極端的「發呆」,什麼都不做,像顆石頭、植物,生存於世,令人大惑不解,南韓到底是一個生活速度多快的社會啊。
就第一屆發呆大會的比賽結果而言,獲獎者為國小二年級的妹妹,這樣的年紀,應該是天真無邪,有著美好回憶的兒童時光的小朋友,壓力也已經大到要來參加這種「發呆比賽」了嗎?這麼小就已經體會到韓國社會的生存壓力了嗎?
有趣的是,第一屆優勝者的獎品為戴著一頂韓國傳統帽子的羅丹(Auguste Rodin)「沈思者」雕塑獎盃。但「沈思」與「發呆」,在本質上還是有一定的程度上差異。
更何況這樣的發呆大會已經淪為選美大會了吧?
事過境遷,發呆大會並沒有隨著它的荒謬而停辦。2017年4月30日,在韓國首爾漢江旁舉辦了第四屆發呆大會,參賽者由八歲到五十八歲都有,也邀請到去年發呆大會優勝者、嘻哈歌手Crush到場擔任活動嘉賓,觀看明星的人潮擁擠。在比賽的短短九十分鐘內,韓國參賽者還是維持自己的一貫作風,準備爭奇鬥艷的服裝、精心的化妝,前來參加此大會。
此外,大會還增添了很多第一屆沒有的規則,除了參賽者不能睡著外,連眼神亂飄,或是笑出聲音的話,也會被主辦單位警告違規,每位參賽者只有兩次違規機會,第一次違規會被舉黃牌警告,第二次違規就會被淘汰了。
難道發呆不能傻笑嗎?不能呆到自然舒舒服服地睡著嗎?
此外,主辦單位還會派人來「干擾」參賽者,如穿著奇裝異服動物裝的人士,來到會場內打擾、逗笑發呆參賽者,甚至在場的記者還會採訪淘汰者。會場工作人員,每15分鐘監測參賽者的心跳脈搏,之後再相互比較心跳脈動,看哪位參賽者的心跳數最穩定,最終決定發呆大會優勝冠軍。這樣的漢江發呆大會,據聞也將盛大舉行,走出首爾都會區,於五月中將移居到另一個城市大田舉辦。
Tags:
向下扎根的永續教育,才能延續到未來:文曄集團透過捐贈《2222--未來選擇地》門票,提供新北市國小學童沈浸式體驗永續環境的學習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文曄集團透過捐贈「2222 未來選擇地」永續概念展之門票,邀請新北巿國小學校班級學童教育觀展的公益活動。藉由永續展的互動式體驗可激發學生更多思考,提供學生多元學習的機會,響應永續教育議題,亦共同倡議永續發展理念。
聯合國在2015年9月宣布的全球發展框架——「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共列出17個項目,涵蓋了社會發展、經濟、環境等各個面向,期待全球國家可以一起努力,在15年內實現永續發展的目標。在這17個項目中,與氣候/環境相關的內容就有5項,包括SDG 11永續城鄉、SDG 12責任消費及生產、SDG 13氣候行動、SDG 14保育海洋生態,以及SDG 15保育陸域生態。由此可見,環境的變化是如何牽動了全球的神經、關乎每一種生物的生存可能。在永續發展已經成為全球共識的今天,我們距離永續目標的實現,依然迫切且遙遠,身為居住在地球上的一份子,我們該做些什麼?又該怎麼做?
今天的選擇,決定世界的走向
由李奧納多迪卡皮歐基金會及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共同捐贈,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及綠屋共同主辦籌劃展出的《2222--未來選擇地》展覽,以倒敘法打造出一個假設的、 200年後的地球,帶著參觀者一起從2222年的未來,一步步倒回2022年的今天。在展覽中,參觀者將親身經歷未來生物多樣性消失、無自然的世界,再回到我們的生活現況——極端氣候、冰川融解、雨林消失、海洋污染、塑膠微粒⋯⋯希望藉由展覽,與身處於地球暖化時代的人們,溝通永續議題的重要性;也讓大家更了解地球正在經歷什麼樣的變化,拋出值得思考的議題,呼籲所有地球公民能夠一起展開行動。
每一個孩子,都是形塑未來的關鍵
作為提供全球專業電子零組件通路服務領導品牌的文曄集團,在實踐SDGs、ESG(環境Environment、社會Social、公司治理Governance三個面向的縮寫),以及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等與環境永續相關的課題,向來不遺餘力。而文曄教育基金會,更本著「多元學習,翻轉教育」以及「關懷弱勢,回饋社會」的理念,投入資源與心力,帶動偏鄉的教育的多元性。2019年開始的「遠鄉閃閃——文曄校園攝影深耕計畫」,就立志要提供孩子們另一種觀看的方式,以及更多元的學習角度。

「我們從2019年開始接觸偏鄉的孩子們,教他們攝影,和他們一起觀察生活周遭的細節。透過孩子的眼睛來看,這個世界真的充滿了各種驚喜,他們拍學校角落中的生態、拍同學、拍自己,也拍一片天空充滿神奇色彩的瞬間、拍一個池塘閃閃發光的樣子。孩子們告訴我們:『原來我們生活的地方,有這麼多美麗的東西。』我聽了好感動好感動。」文曄教育基金會執行長林秋寶與我們分享道。這個經驗,讓林執行長更加相信,孩子不僅僅是未來,更是需要我們保護、引導的未來。
在這次展覽發起之際,文曄集團希望藉由展覽中的互動式體驗,激發孩子們思考,讓永續教育向下紮根,共同倡議永續發展的理念。因此特別購入1000張特展門票贈予新北市各小學,邀請孩子們參與這次展出,期望透過企業影響力,為台灣教育探索新的可能。索票小學包含新北巿嘉寶國小/思賢國小/私立育才國民小學/民義國小/後埔國小/海山國中/汐止國小/修德國小/和美國小/大坪國小/瑞濱國小/平溪國小/鼻頭國小/麗山國小等。

對地球好一點,就能帶來改變世界的機會
「永續即日常」,是文曄集團對永續議題的中心思想,因此不管是公司營運的模式、內部的工作環境規劃,或者員工的永續精神教育,文曄集團從未停下滾動式修正、持續從內部向外擴散的腳步。包括在物流上導入先進電子系統,全面無紙化的庫存管理;將包裝減量、注重回收,從上到下貫徹環境責任。而辦公室的環境規劃,則強調低碳、減碳並期許零碳,例如改採節能的電器產品,以及中午休息時間關燈,一方面省電,另一方面也能讓員工好好休息。
林執行長說:「永續、環保的概念並不是遙不可及的big words,而是跟每天的生活息息相關。你從睡醒開始,要用什麼牙膏、穿什麼衣服,早餐要喝茶還是喝咖啡?去上班要搭車、開車還是走路?每一個選擇,都在影響環境。所以我們不只企業的營運強調永續,更在潛移默化中,讓每一位員工對環保更有感。比方我們做食安的教育,幫助大家了解怎麼計算食物的碳足跡;之前辦的減肥比賽,總共有400多人報名參加,最後參與回測的也有將近300人,大家一起減掉了890公斤左右,腰圍總少了692寸。這個活動很受員工歡迎,好玩、有挑戰性,對地球和自己的身體都好。」林執行長熱切地分享著文曄集團對環境永續的努力,在在顯示出對這個議題的重視度,以及為地球付出的熱情。

「到了2050年,你會希望自己成為怎樣的大人?而200年後,你留給未來的孩子們,又是一個什麼樣的地球呢?」這是《2222--未來選擇地》展覽所拋出的問題,也是文曄集團對孩子們、對未來,所感到的責任。這次捐贈票券給新北小學的行動,只是為實踐「將永續觀念向下紮根」的一個起點。文曄集團希望繼續探索新的方式,讓孩子們了解環境永續的重要性,提醒全球所有公民都必須攜手合作,降低破壞,與地球和諧共存。開始行動吧,從今天起,為成為我們所期望的世界改變者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