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符合Kosher的食物」就是「符合猶太飲食戒律的食物」。Kosher的希伯來文意義為「適合的」或「適當的」,如何將這個字翻譯成可以一目瞭解又不失去原意的中文,讓很多人傷透了腦筋。
文:吳維寧
想要認識「以色列」或「猶太文化」的人,一定要認識Kosher這個英文單字,想要來以色列旅行的人,更要瞭解猶太飲食文化,以及在以色列各類食物包裝上的希伯文(כשר)標示。
「符合Kosher的食物」就是「符合猶太飲食戒律的食物」。Kosher的希伯來文意義為「適合的」或「適當的」,如何將這個字翻譯成可以一目瞭解又不失去原意的中文,讓很多人傷透了腦筋。我在以色列跟這裡的台灣媳婦們,則戲稱這個字為「可食」(因為對於守戒律的猶太人而言,不符合這個字的食物,自然是不能吃的)。

所有Kosher的大原則皆出自於《希伯來文聖經》。那麼,戒律的大原則是什麼呢?我歸納出下列三項:
一、奶類與肉類不可混吃
第一項,也是最重要的戒律:「不可用山羊羔母的奶煮山羊羔。」
這條戒律出自「猶太聖經」,而且還出現了三次,分別是在「出埃及記廿三章19節」、「出埃及記卅四章26節」、「申命記十四章21節」。幾個世紀以來,猶太托比們對於這條戒律有各種解釋。我自己最喜歡的說法是:上帝認為人要有「悲憐之心」,沒有任何動物願意看到自己的小孩被用原本應該拿來餵小孩的奶一起烹煮。
從聖經的這句話,後來延伸出同一餐中「奶類與肉類不可混吃」的戒律。所以在以色列,提供肉食的餐廳,通常不提供加奶的咖啡、有鮮奶成份的冰淇淋以及有加奶油做成的蛋糕。在歐洲,製造起士(cheese)時可能會加入動物的油脂來混合,這類起士對於守戒律的猶太人而言,也是「不可食」(non-kosher)的。
「奶類與肉類不可混吃」現實生活中代表什麼意義?這代表了所有起士與肉類混合的食物在以色列都很少見,所以以色列的麥當勞不賣「X肉吉事堡」,而且賣漢堡的店面不賣冰淇淋。賣披蕯的只能賣素食披蕯(磨菇,玉米,橄欖……)或鮭魚披蕯(魚肉在猶太飲食戒律中不被視為「肉類」,所以可以和乳製品一起吃)。
從這條戒律衍生出更多相關的戒律,例如說:吃煮奶製品用的廚房器具、餐具與吃煮肉製品用的廚房器具、餐具不可以混用。也因此,洗碗槽也需要有兩個:一個用來洗吃煮肉類的用具;一個用來洗吃煮奶類的用具。
二、人類與豬不是反芻動物
第二項,只有某些肉類、禽類與魚類是可以吃的。可以被吃的動物,必須能夠倒嚼(反芻)並且腳趾分蹄(利未記十一章3節),或是被馴化的禽鳥,像是雞、火雞(利未記十一章13-18節),以及有鳍有鱗的魚(利未記十一章9節)。
在以色列,大部份的超市跟大賣場都買不到海鮮與豬肉。買不到的主要原因不是政府禁止,而是買非kosher肉類的人口太少。再加上遵守kosher規定的消費者,不會願意上有賣非「可食」肉類的賣場。所以賣場為了生存下去,乾脆不進非「可食」肉類。
三、法律規定人道宰殺SOP
第三項,所有kosher的肉類都必須經過聖經內的「屠宰條例」來屠宰(《申命記》廿章21節)。「屠宰條例」最重要的精神是「最迅速無痛,以及最人道的方法來宰殺動物」。
另外,因為血象徵生命,因此不能吃含有動物血的各種食物(如鴨血糕)。另外由於古代獻祭典禮上會使用動物的脂肪,所以也規定猶太人食用肉類前必須把動物的油脂剔除乾淨。
總而言之,從現代健康飲食以及綠環境的觀點來看,猶太飲食戒律降低大量的肉類使用、不食用易腐敗的肉類(像是豬肉)、不吃較難消化的奶肉混合食物……被規守戒律的人視為是「一套淨潔、健康的飲食規定」。
至於kosher食物好不好吃,那就很考驗猶太母親們在相對而言種類較少的食材,以及配料的限制中,如何烹調出最佳風味的食物了。
補充:
- 猶太的「拉比」(Rabbi),是宗教上的導師,地位相似於神父,牧師。
- 飲食的部份,有分獸類,海產,禽類,爬行類與昆蟲。獸類部份,聖經上寫的是「凡走獸中偶蹄,有趾及反芻的,你們都可以吃。」(肋11:3)也就是必須偶蹄,有趾並且反芻才能吃,像是牛,羊。海產部份,「凡是水中有鰭有鱗的,不論是海裡的,或河裡的,都可以吃」(肋11:9)。有關於猶太飲食禁律,猶太教中不同派別會有略為不同的解釋,大小爭議很多,要看該派的「拉比」如何解釋經典。
責任編輯:朱家儀
和葛編輯:楊之瑜
Tags:
「快一點」的成長秘訣:讓NUEIP人事管理實現勞資和諧共舞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點點全球成立於2019年,每天為了解決台灣餐飲店業者因人手不足,又要講求速度與品質的消費體驗問題,在全台馬不停蹄地提供從POS系統、線上點餐、數位支付、物流送餐,到行銷導客的一條龍智慧餐飲服務。
點點全球成立於2019年,短短三年,即創下萬家餐飲門市合作,且獲得眾多知名餐飲品牌的支持。
而在點點全球積極為中小餐飲業和小吃店研發創新解方,並展望更多元跨領域服務與海外布局的同時,背後則有專業的NUEIP團隊提供的nuHRM人資系統,為點點全球打理企業內部的所有人事營運。
擺脫呆板的代管計薪,系統串聯自動試算更接地氣

點點全球的人資主管張珺涵指出,過去外包人事薪資給第三方代管公司的過程中,企業內部文化和經營策略往往無法被充分考量,因此,代管公司難以彈性滿足所有員工的需求。每月3號發薪日前,除了需要準備員工名單、出勤記錄、薪資異動資料和請假紀錄等,企業還要負責催促員工提交假勤資料,不僅需要耗費大量精力,還會增加許多時間成本;若發薪後,發現計薪上的疑慮,與代管公司來回溝通的時間,也會進一步加大企業的負擔、影響企業的運作效率。
nuHRM人資管理系統的薪資功能,完美的解決了以上問題。不僅串聯了所有以往需主動提供給外包公司的資料,自動匯出薪資試算結果,還可以快速匯出符合財政部規範的申報媒體檔,讓月底計薪的工作流程能一條龍完成。張珺涵高興的分享:「現在,平均不到一分鐘就可以算完一個人的薪水,且多虧NUEIP獨特的關卡計薪方式,只需要跟著流程一步一步檢查,員工越多越能顯現此功能帶來的輕鬆高效,遠遠超乎我的預期。」
從制度控管到人情考量,NUEIP助打造和諧勞資關係

點點全球的團隊擁有不怕失敗、勇於創新的精神,如此彈性開放的文化也貫徹在公司制度實行上,張珺涵形容自己是雇主與員工之間的橋樑,企業為了維護內部秩序、確保員工的權益與義務,制定企業規章制度,以有效管理人力資源;然而,在實際執行時,也需要具備一定的靈活程度,才能促進勞資雙方的良好關係,達成雙贏目標。
因此,點點全球選擇了能協助實踐彈性文化的NUEIP nuHRM人資系統,利用系統設置「請假申請時間」與「最低請假時數門檻」便是最好的例子,雖其目的是為了更妥當控管人員,但有時員工發生特殊情況,以致無法符合現有制度時,企業可針對個案通融放行,此時,系統功能也可以彈性各別自行調整設定,並且自動串聯至每月薪資計算。張珺涵說道:「制度是死的,而人是活的;我們不需要一個將制度綁死的系統,而是一個既有控管制度、又有彈性調整空間的、為『人』考量的好系統,NUEIP就是這樣收放自如的系統,它讓我們建立了更互信互賴的勞資關係。」
重複的人事作業都交給舉一反三的智慧系統

近年來,點點全球快速拓展業務,伴隨著員工的增加,NUEIP系統所帶來的工作效率提升成效也越顯著。「NUEIP是我見過使用起來能最簡單無腦的系統!」張珺涵笑著說:「像是將新進員工加入系統時,只需要建立員工帳號、填寫基本資料、啟用帳號,三個步驟即可設置完畢,加上NUEIP的介面非常清楚明瞭,加速了整個建置的順暢度。」企業應用數位轉型工具,旨為節省重複的行政作業,NUEIP在協助企業導入系統時,已先將所有考勤、假期、加班、簽核等相關規則,依照公司人事規章設定完成,因此只需要為新進員工套用規則,即可快速完成新進員工的系統設置工作。
帶著讓餐飲業者「Work Easy」、消費者「Eat Happy」的經營理念,點點全球目前正積極培育強力的研發人才,進攻跨領域的數位技術服務;並借助彈性易操作的NUEIP企業管理平台,迅速解決企業內部的人事工作、提高企業營運效率;同時,亦增進了勞資雙方之間的信賴感,使團隊更有凝聚力,為企業齊心打拼。
本文章內容由「人易科技」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廣編企劃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