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台灣難以啟齒的「權勢性侵」:將近四成案件竟發生在親屬之間

揭露台灣難以啟齒的「權勢性侵」:將近四成案件竟發生在親屬之間
示意圖,非受害當事人。Photo Credit: Alyssa L. Miller CC BY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基金統計發現,年齡差距也是一種權力展現,受理的案件中,有五成的加害者年齡高於受害者16歲以上,年齡差距超過30歲的也佔了14%。

才女作家林奕含上個月27日自殺身亡,她的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描述少女愛上了誘姦犯的故事,引發社會對於性侵案件的重視,越來越多聲音呼籲社會對性侵害犯罪有較正確的認識,不再苛責被害人,讓被害人勇於求助。也發現性侵案件中,加害者與被害人不對等的權力關係。

性侵案件就有五分之一是「權勢性侵」

現代婦女基金會昨(11)日召開記者會,公布該基金會在過去三年(2014 - 2017)共服務761件性侵案受害者,其中就有129件屬於「權勢性侵」,比例高達五分之一。

基金會分析加害者與受害者的關係發現,最多是發生在熟人之間(旁系、直系親屬),以及職場上居多(上司與下司、客戶之間),另外也有5%是師生關係。

(女人迷提供)正視性侵記者會__權勢性侵中的兩造關係數據
Photo credit: 女人迷提供

基金會另外統計發現,甚至有五成的加害者年齡高於受害者16歲以上,年齡差距超過30歲的也佔了14%。

(女人迷提供)正視性侵記者會_正視權勢性侵暴力數據提供
Photo credit: 女人迷提供

聯合報導,現代婦女基金會執行長林美薰說,過去較少被討論的是,年齡差距也是一種權力展現,加害人利用哄騙、恐嚇、虛假愛意,被害者看不懂「大人」的設計與圈套,往往不懂反抗也無法抗衡。且權勢性侵的被害者常處於被半控制的狀態,犯罪被揭露通常要發生一段時間。

林美薰指出,性侵害被害人難站出來的關鍵,在於台灣「強暴文化」對被害人諸多責備與質疑。林美薰說,希望這樣的文化能被翻轉,「問題不在被害人衣服穿太少、幾點回家,而是有加害人的存在。」

林美薰表示,性侵受害者常會受困在羞恥感與自責情緒中,基金會鼓勵被害人保留證據並勇敢求助。

蘋果報導,有女大學生自小學起被親生父親長年猥褻,父親要她不能向任何人提起,以免破壞家庭和諧,由於父親在其他方面是個「好爸爸」,女大生陷入「爸爸對我很好,但他會傷害我」的矛盾情緒,直到發現小她五歲的妹妹也受害,才出面提告。

網路媒體「女人迷」共同創辦人陳怡蓁也指出,遭受性侵的創傷復原之路可以分為「安定」、「訴說」、「轉換」、「建立」、「和解」五大階段。她表示將透過網路持續增加性別教育相關內容,為性侵倖存者提供安全的求助網,協助性侵受害者走過復原之路。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