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障生去打工卻被要求「接一整天電話」,茶湯會道歉了

聽障生去打工卻被要求「接一整天電話」,茶湯會道歉了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盧姓聽障學生在臉書上發文表示,「一個人的弱勢,並不能成為他在這社會不適任的理由。」

「我告訴他們,我不要錢,我也不要所謂的和解金,我只希望,不要再有下個聽不見的孩子,被權術壓著頭,逼迫聽不見的自己去拿起話筒,帶著忐忑不安的心緒,面對那些陌生而難以清楚辨識的字句。為此,總公司必須針對這分店亂象,在七天內提出屬於他們的議案,無論是定期加強宣導教育也好。」

盧姓學生也解釋,為什麼不去向勞動單位申訴?

「2015年全國身心障礙就業歧視案件,共計25件,真正審理結果被判為歧視,而因此裁罰之案件只有共計3件。」他認為檢舉申訴毫無用處,資方只要繳交罰金即能避重就輕,然而唯有真正全面的與企業進行對話,才有可能改變並翻轉現狀。

台北市政府勞動局就業安全科長劉家鴻說,須先申訴,政府才能調查,了解雙方言論,也會要求雇主舉證,再由評議委員會判定。如果查證屬實,可依違反就業服務法開罰雇主新台幣30萬元到150萬元。

(2017. 5.16. 17:00更新)

茶湯會總部16日再度發表聲明,除了對當事人表達歉意外,也表示未來將同時要求直營與加盟門市,對於身障同仁,提供更適用的工作環境與管理模式:

  1. 安排妥當的職務內容,提供多元、平等、適合的工作。
  2. 充分了解身障朋友對於輔助設備的需求與限制,以幫助其在方便的環境下工作。
  3. 加強新進同仁的訓練流程,並要求主管理解其個別差異性,妥善安排人力的調度,以免安排不適合的工作。

另外,台北延吉店也發文正式道歉,表示自己體貼得不夠,溝通不夠明確,造成大眾和當事人誤會,儘管絕非惡意,但仍深感抱歉。並表示有以下缺失及可以改善的方向:

  1. 職務內容不妥當
  2. 輔助設備理解不完善
  3. 機器輔具產生的設備排斥
  4. 忽略新進同仁的差異性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