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編劇的本事:編劇家蔡國榮談劇本創作來時路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我們邀請到了中華編劇學會理事長蔡國榮,來為我們回顧他所經歷過或聽聞過的電影編劇歷史,細數明星因好的劇本而閃耀的掌故,講述一個編劇家要說好一個故事有多少個出發點,藉以展望往後有志於編劇的朋友的各種說故事的可能,就讓我們一同走入電影編劇家的創作世界吧!
文:徐明瀚
一位電影編劇,用劇本寫下了一部部準備被影像呈現的電影故事。一本劇本,就是一個世界的微型縮影,它既是電影拍攝的工作藍圖,也是保存文化記憶的電影資產。本期「國片壓箱寶」,我們邀請到了中華編劇學會理事長蔡國榮,來為我們回顧他所經歷過或聽聞過的電影編劇歷史,細數明星因好的劇本而閃耀的掌故,講述一個編劇家要說好一個故事有多少個出發點,藉以展望往後有志於編劇的朋友的各種說故事的可能,就讓我們一同走入電影編劇家的創作世界吧!
從電影營隊到編劇學會
21歲那年,就讀國立台灣藝術學院影劇科(今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的蔡國榮,報名了中影公司承辦的暑期電影營隊。6天的時間裡,每天早上,他與2、30個大學生一同被交通車從西門町載往外雙溪的中影文化城,先是看一部電影,吃完午飯後,該部電影的導演或編劇就來到了現場進行講座,跟他這群學生聊戲,從理論聊到實作,從電影聊到天南地北。講者當中,除了有李行、白景瑞、陳耀圻和丁善璽四大導演蒞臨之外,還有編劇名家趙琦彬和張永祥,對那段營隊記憶猶深的蔡國榮說:「我今仍固守於影視界,和當年受到6位大師的潛移默化不無關係」。至今,那本他在1972年營隊中抄寫的筆記本,仍然留在手邊,雖然本子已然泛黃,他仍時常拿出來摩挲,往日盛景歷歷在目。
蔡國榮最常想起張永祥在電影營隊中所說:「編劇有四個出發點:意念、故事、人物與情節。其中從情節出發,情節堆砌愈多,價值愈少,堆砌愈高,價值愈。」這段話是在他自1977年開始擔任編劇,乃至於今日在各大學任教上編劇課時常常要拿出來討論的重點段落。

2015年在「中華編劇學會」(前身為1970年由李曼瑰教授召集成立的「中華民國編劇學會」,於2010年改為現名)會員大會上,蔡國榮以最高票被推舉為理事長。2016年,該學會向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的終身成就獎項推薦了張永祥先生。這讓人不經想起,1964年張永祥之所以有機緣去撰寫《養鴨人家》,當年就是由李曼瑰向中影推薦的。而在2016年12月6日蔡國榮與張瑞齡合著的《柯俊雄的表演藝術》新書發表會後,編劇學會請到了張永祥先生,再次給許多從事編劇的晚輩一場演講,編劇家張永祥與這個學會,持續著長達半個多世紀的緣分。
電影編劇,首重意念
一部電影的誕生,有賴於故事發想者、編劇、導演、製片等人所組成的團隊努力經營,每個專業電影工作者各有其不同關注的層面:在中影總經理龔弘於1963年11月22日正式提出「健康寫實」時,主因便是他本人熟悉義大利新寫實主義電影,加上他之前看到了李行自組「自立電影公司」拍攝的《街頭巷尾》(該部片「健康寫實」提出一周後於11月28日上映),正符合了他試圖在製片路線上區隔於香港兩大片廠的意念,也就是在邵氏的黃梅調電影、歷史宮闈片,以及香港電懋的時尚都會片、文藝愛情片之外,開闢出一條新的路線。《街頭巷尾》廣泛被理解為「台灣健康寫實電影之濫觴」,李行與龔弘也從此建立起長年的合作默契。
製片與導演的意念合拍之外,編劇家的意念也非常重要。蔡國榮回憶起他曾在1993年12月5日於來來香格里拉大飯店專訪問過龔弘,談當年提倡「健康寫實」的過程。龔弘在訪問時說道:「健康寫實路線的真義,就是盡量發揮人性中的同情、關切、原諒、人情味、自我犧牲等美德,使社會振作,引人心向善,走向光明大道」,而這跟編劇家張永祥所說的:「我的劇本裡都沒有真正的壞人」是類似的(蔡國榮自言他編的電視劇《阿不拉的三個女人》原本也不設定有任何壞人)。張永祥在編寫《養鴨人家》的結局時,龔弘就被故事結尾給出的「恕道」意念所打動,從此定案開拍。
編劇的基本功是人物,情節最為次要

蔡國榮從1977年開始創作劇本,在1987年參加過行政院新聞局主辦的「優良電影劇本獎」(該獎項成立於1976年,現由文化部影視局委託國家電影中心承辦),他與張瑞齡夫妻倆以《遺作遺恨》共同獲獎。2000年,又與王蕙玲及詹姆斯.夏慕斯(James Schamus)共同改編劇本《臥虎藏龍》,獲得第三十七屆金馬獎及第七十三屆美國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提名。蔡國榮說:「編劇在第一步往往不能自主,譬如投資方可能先提出故事或製片方向,但當意念、故事、情節都有基本成形了,我編劇的第二步,絕對是自主的從人物出發,一切都要還原到『人』的基本。」具體的做法是,他會在裡面挑選一個人物,「我對誰有感情,我就從那裡出發」,比如說他編《臥虎藏龍》時,就是從他最感興趣、最想琢磨,也是最想著墨的玉嬌龍一角出發。
身為編劇與影劇新聞專業的他,曾經寫過多本關於明星研究的著作,如《夢遠星稀:中國明星影史》、《星河倒影:外國明星影史》,和上一年底由國家電影中心出版的《柯俊雄的表演藝術》,都是關心著電影故事當中的人物典型。要懂得寫人,才能寫情、寫景,「電影改編,故事情節、場景細節都是次要的。」
他舉到張永祥改編自陳映真短篇小說〈將軍族〉的《再見阿郎》,創造出小說中完全不存在的人物:阿郎,「塑造出一個混跡下層社會、沾染二戰後日本浪人遺緒的浪蕩形象,在逐步展現在輕薄無行背後猶有一套生活邏輯,他有所為,也有所不為,最後為這個角色建構出可憐復可敬的品貌。」而那些無助於故事推進,無助於加深人物典型性格的情節安排,就不需要太多了。正如張永祥所說的:「情節堆砌愈多,價值愈少,堆砌愈高,價值愈低」。蔡國榮說:「明星與演員的差別,就在於明星是否能拋棄自我形象,而能活在劇中人的當下。」而一個編劇也應該懂得在劇本中留出平台,讓包含表演,以及美術、音樂等等個別電影專業工作者可以在那個平台上去發揮。
寫情、寫景,寫實的故事發展
Tags:
2023資安產業日:新秀育成、跨域合作,資安培育基地在沙崙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11月24日,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於沙崙資安服務基地舉辦「2023資安產業日」,結合產業研討、資安講堂、企業攤位展示以及互動遊戲等形式,創造資安產業與產業資安交流媒合的舞台,匯聚產官學研等領域,打開臺灣資安新氣象。
疫情後,全球數位化的腳步更加迅速,網路惡意攻擊形式也不斷翻新,對臺灣造成許多資安威脅。因此,政府將資安產業列為國家重要產業之一,2021年底於臺南沙崙啟用的「ACW SOUTH 數位產業署沙崙資安服務基地」(下稱沙崙基地),就以推動資安產業發展、提升產業資安防護能量、推動產業資安、創造資安跨域合作為核心使命,積極推動人才育成、驗測實證產業技術、跨域合作等計畫,打造臺灣指標性的資安場域。
啟用至今,沙崙基地已培育超過2300人次的資安人才、已開發23套攻防演練劇本,並協助23家次廠商完成33項次資安產品驗測。為進一步凝聚臺灣資安產業,上週五(11/24)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於沙崙基地舉辦「2023資安產業日」,結合產業研討、資安講堂、企業攤位展示以及互動遊戲等形式,創造資安產業與產業資安交流媒合的舞台,匯聚產官學研等領域,打開臺灣資安新氣象。
2023資安產業日盛大開幕:臺廠深耕、國際肯定,見證臺灣資安領先全球。
今年資安產業日聚焦於臺灣IT(資訊科技)、OT(營運技術)領域的資安研發、供應鏈聯防、產品驗測及人才培訓等亮點成果。數產署也在開幕儀式中加入巧思,展現各界深耕資安技術、提升產業資安韌性的歷程,並透過授贈資安新秀榮譽獎狀,凸顯沙崙基地攜手產業共育新秀的不遺餘力。此外,為了促進資安產業與產業資安進一步的交流與對話,也邀集資安領域專家,分享AI協防、公私協力及CMMC等最新資安趨勢;並於主會場中透過23家攤位展示,構築產官學研之間的交流平台,促進研發技術及創新服務的產業能量流動。
開幕式的成果短講中,榮獲2023年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s的代表黃鼎傑組長表示「工控資安近年來逐漸受到產業重視,ICSentry工控資安威脅分析平台榮獲R&D 100 Awards的肯定,代表臺灣資安創新研發能量受到國際的注目與肯定。」對所有為資安產業奉獻心力的人來說,這座獎項是國際對臺灣資安研發能量的肯定,也鼓舞了在資安道路上持續努力前行的產業夥伴。綜觀今年臺灣資安的成果,數位發展署林俊秀副署長讚嘆,「臺灣資安真的是十年磨一劍。如今能夠收穫如此亮眼的成果,都是奠基於許多人多年來的共同努力,才終於走到今日這一步,真正把臺灣資安發揚光大。」
為產業注入新活力:業師領銜、接軌產業,從理論到實務的新秀實戰
不過,資安產業若要持續發展,帶來更多的創新技術及服務,後進的人才培育絕對是不可或缺的關鍵。因此,今年沙崙基地也延續去年沙崙資安新秀大賽「育才」的核心精神,辦理「2023沙崙資安新秀媒合培育計畫」,攜手產業師資,幫助對資安領域有熱忱、有興趣的新秀們找到學習的環境與資源,更上一層樓。
開幕式中,數位發展部唐鳳部長也蒞臨現場,親自頒贈今年度入選參與資安新秀媒合培育計畫的企業與同學們榮譽獎狀。授贈前,唐鳳部長也在致詞中肯定「企業出專題,學生來解題」的媒合模式。資安新秀代表陳躍心同學表示,計畫過程最特別的是接受業界導師的專業指導,不僅加深他們對資安理解,也在過程中體會到理論學習和產業實務的差異,對未來的課業學習及職涯發展都影響深遠。下午時段的新秀快講活動中,新秀們更充分展現對於資安領域的熱情、以及對業師輔導的感謝與肯定。
開幕式結束後,新秀們在「Testbed 資安應用多元展區」展出此次的專題成果,同時亦將想傳達給大眾的計畫成果資訊,透過有趣的闖關遊戲進行推廣;除此之外,現場還有「新秀成果導覽活動」,由專人詳盡地介紹沙崙計畫的發展脈絡與成果亮點,並帶領觀眾逐關導覽,深入認識不同新秀隊伍在培訓過程的點點滴滴:例如來自長庚大學資管系的「什麼時候要吃藏壽司」隊,運用叡揚資訊提供的培訓平台及漏洞檢測工具,開發出具備安全框架的「智慧安全會議室管理系統」;以及跨校組隊的「吃飯皇帝大_白飯北科大」隊,透過菱鏡提供的硬體設備進行實作,進行資安攻擊的觀測與分析,並且在專題期間偵測到一起真實的DDos攻擊。

有趣的是,分享過程中新秀們不約而同的表示,參與計畫最大的收穫是他們從一次次的挫折與困難中,領悟到實作與理論的差距。而當自己從單純解題、答題的「解題者」,進階為找到問題、解決問題的「出題者」後,他們對資安領域也產生更多熱情。另一方面,參與育才的企業導師也相當肯定新秀們的認真,他們學習過程的衝勁和態度,就是成功解題的關鍵,也期待未來沙崙基地的人才培育計畫能夠更大、更廣,為臺灣資安產業注入更多活水。
新秀人培 x 產業對話:臺灣資安的關鍵節點
開幕式時,唐鳳部長曾提到,「數位部為了彌平『資安產業』和『產業資安』的距離,長期致力於推動各項資安計畫,以期未來新的服務或需求出現時,雙方能在毫無知識隔閡的狀態下連結,最大化技術迭代的速度。」而ACW SOUTH數位產業署沙崙資安服務基地就是兩者交會的關鍵節點,不只培訓更多產業資安人才,同時挖掘更多潛在的新秀投入資安產業,也促成臺灣各界企業的相互交流,啟發越來越多的正向循環。也期許未來在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的帶領下,沙崙基地能匯聚更多資安人才,凝聚產業資安能量,攜手產官學研朝更靈活、多元的資安未來邁進。
(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