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點解釋為什麼「一帶一路」這麼宏大的計畫,只有這麼少國家願意買單?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把亞投行當作一個投資公司、把一帶一路當成一個開發案,並且期待它的經濟效益的話,就要用理性投資者的角度,而不是大國夢的角度來看這個計畫比較好。
前言:如果你對歐亞大陸的地理沒很熟,建議開一張地圖配著這篇評論一起讀。除了世界地圖之外,目前最佳資訊來源是一帶一路官網的數據資料頁面,提供官方各國數據,沒有敘述和宣傳的非理性因素。
先說結論:一帶一路理論上不是一個經濟效益如建設規模那麼宏大的計畫,甚至可能不是一個有錢賺的計劃。
先澄清我不是逢中必疑派,且舉這筆有著不錯的流量跟關注度中國論壇資料為例,主旨是在泰國開鑿克拉運河有戰略價值但無經濟價值。不過這筆資料忽略了,由於印度洋完全不是中國的勢力範圍,到運河的印度洋端佈下海軍,還是能輕易掐住這個運河對中國的戰略價值。
作為一個長期以國際觀察為興趣的人,對一帶一路計畫興趣特別低,有三個理由:
- 多少重量的物體位移多少距離,就是要耗多少能量,而且運輸成本的限制在於地心引力和阻力。
- 最經濟的路線都已經被開發了。(最佳案例就是蘇伊士運河)
- 翻轉國際貿易現況的條件,只憑硬體交通建設和軟體國際協定,還缺乏關鍵因素。
以下分項說明:
一、多少重量的物體位移多少距離,就是要耗多少能量,而且運輸成本的限制在於地心引力和阻力
所有的交通運輸,第一個要克服的都是物理問題。
海運之所以成本最低,主因不是不用鋪路鋪鐵軌和養護,是因為水中行舟的阻力比路上行車小,所以移動相同重量到相同距離所需的動能就會比較低。至於空運,抵抗地心引力實在是太花燃料了,在我們把風力和太陽能運用到極致之前,所有的大量運輸都無法依賴空運。海運的量和成本,在陸運克服基本的物理限制之前,永遠都會遙遙領先陸運的經濟效益。因此在國際貿易的領域裡,把海權轉向陸權非常之困難,除非國際貿易的大宗需求轉變成時間成本壓力大於運輸成本。
以礦業這個交通成本極高的產業開發為例,運輸成本對影響一筆資源的開發價值,往往比總藏量跟富礦含量還關鍵。玻利維亞無法用委內瑞拉的方式賺礦產錢(當然實況遠比這複雜許多,但礦藏的天然條件還是有決定性),因為為委內瑞拉的油田煉完油可以馬上裝進運油船裏,而玻利維亞要克服高海拔崎嶇高山,連鐵軌都無法鋪設的困境。
但運輸這件事情的殘酷程度跟礦藏一樣,都是天份決定一切。礦藏還可能用提煉技術解決成礦物類型和礦藏含量問題,地理距離沒有這個機會。多少重量的物體位移多少距離,就是要耗多少能量,這件事情在物理學被顛覆之前都無法,因為地球表面目前還沒有發現蟲洞或發明任意門。
而一帶一路計畫,海運的進程非常有限,陸運才是最主要的建設目標。陸運的路線本身又非常長,而且全程多是高原山區,攤銷建設成本所需的經濟效益須得相當高。至於海運,如本文第一段所舉的克拉運河為例,對麻六甲海峽的取代能力非常不樂觀。
二、最經濟的路線都已經被開發了
沙漠地區的蘇伊士運河成功開挖之後,雨林地區的巴拿馬運河也被樂觀地開發,由於地表的地貌是雨林,成本、傷亡、時間幾倍於前一個運河計畫。而這兩個還是世界上最經濟的運河計畫,因為一個省下了一整個非洲的繞行、一個省下了一整個南美洲的繞行。

海路上,除了切穿泰國象鼻子的克拉運河外,真正的基礎建設應該在各國協定上。但要用僅僅省下 1200 公里路程的克拉運河以取代麻六甲海峽已成熟的港口與轉運中心新加坡,無論在金融上還是在工程建設上,都沒有優勢。沒有顯著的利益,反而可能會因為投入成本過高而不易回本,畢竟收費太高的話,大家繼續用麻六甲就好啊,又不收費。唯一的建設理由,只有像俄國總是在求取一個不凍港這樣,中國作為一個大國,想自己擁有一條不在美國勢力範圍內的海上路徑。
貫穿歐亞的代表性鐵路一直都是西伯利亞鐵路,它在一片廣袤的大平原上,連結了歐俄和太平洋上的海參威,也連結了遠東的中國和歐洲。若不是扼在俄國手上,中國不一定需要一整個「一帶」的陸路規劃,可以通過蒙古和俄國,沿用既有鐵路。因為在西伯利亞平原上建造鐵路比在中亞的高山高原間構築鐵路容易許多,而整個中亞之間的經濟價值要攤得起這段鐵路的成本,也不是短期內能達到的目標。

三、翻轉國際貿易現況的條件,只憑硬體交通建設和軟體國際協定,還缺乏關鍵因素
如前所述,國際貿易上最強勢的運輸方式還是海運。國際貿易也是整個世界從陸權轉向海權的決定性因素。依目前一帶一路的藍圖,中國的願景是強化陸權的優勢,以彌補自己在太平洋和南海被美國圍堵的困局,同時為自己在南海的勢力範圍鑿穿一個缺口。但如果國際貿易的情勢是運輸成本決定的,很可能需要用降低運輸成本或用比純海運更高度的整合運輸來達成加強歐亞大陸陸權的態勢。
要達成翻轉國際貿易的現況,有幾個策略是目前一帶一路的藍圖可能採行的:
- A、以高度整合力勝過既有路線(例如西伯利亞鐵路和麻六甲海峽)
北、中、南三條陸上絲路有個先天優勢,就是它規劃經過的地區與國家與人口都比既有的西伯利亞鐵路多。但這也是個先天劣勢,就是要取得更多主權國家的同意。陸運上,由於軌寬是極重要的戰略,要強國身側的小國輕易妥協,應該是天方夜譚。軌距不像公制單位那麼中性,大家都用攝氏或公尺就容易溝通了,它跟貨幣一樣有戰略意義。
中亞的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烏茲別克、土庫曼、阿富汗之所以使用俄制寬軌,也是對俄羅斯而言的戰略意義產物,防止大量陸軍進入國界。重建中式標準軌並不困難,但取得同意且不被俄國的戰略考量降低軌距的整合性,就不容易。從北京到歐洲的鐵路路線一直存在,只是在中蒙邊境需要換軌換車這個關卡很麻煩而已。出前蘇聯境外要再換一次軌。北線的從浙江義烏到倫敦的路線也已經開發,換軌問題一樣存在。

既有的鐵路建設做到物理性的相連,卻沒有解決路線的流暢度,整合性會比最理想狀況低。但整合性低會降低經濟效應,中亞路線會再次遇到相同的問題。南亞路線只要不經過印度,而且巴基斯坦願意開放軌距,將會是「一帶」的北中南三條路線中,唯一可以避免軌距協定所造成的經濟效益降低的路線。
裝修費用預算怎麼抓?設計費、工程費、監工費用該如何計算?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對有裝修需求的民眾而言,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面對預算表上林林總總羅列的裝修設計費、工程費、監工管理費,到底要怎麼分辨呢?
其實,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新屋的整體室內設計與裝潢工程的費用大約落在4~6萬元;毛胚屋為6~8萬元;中古屋約莫是8~12萬,而且依據風格、選材的不同,也會大大影響整體價格。像是古典風、奢華風預算就較高,且若使用到原木、大理石等高價材料數字就會繼續向上增加,此外,如果你更動了格局與管線,費用又會再往上加……,以下《幸福空間》就為大家彙整關於裝修預算的大小事 !➤➤➤想了解裝修要花多少錢? 裝修計算機線上報價
裝修費用有哪些?
一般來說,一個完整的裝修費用包含「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其中設計費取決於設計師個人的經歷、名氣、公司規模或是難易度,而有不同的計價方式;工程費則會因為選用的建材或是施工方法不同產生很大的價差,至於監工費部分通常為總工程款的5%~10%。

【丈量費】
現場勘查、工地丈量、現場測繪、了解需求、平面繪製。
每次 3,000~5,000 元不等,有時丈量費也可以合併於設計費中。
【設計費】
大致上常見的設計費計算方式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以「坪數」計價,依照實際規劃的坪數收取設計費用,視設計公司不同,平均每坪收費3000元~10000元不等;另一種情況是,工程也由設計公司承包,設計費則會以總工程款來計算,就目前市場行情來說,大約落在5%~20%不等,因此在洽詢時雙方必須溝通清楚。若希望設計公司提供3D平面圖則需額外付費,依目前市場行情,一張約5000元~8000元不等。
此外,有些設計公司會以不收設計費或監工費的行銷方式吸引屋主,要特別注意,這些費用可能無形之中已經分散到工程款項當中,因此報價單上的工程項目與收費方式要確認清楚,以免發生不必要的裝修糾紛。

【工程費】
工程費包含建材與施工項目的所有費用,以實際選用的建材、數量及工法做報價,但其中的複雜度與專業程度之高,對於一般民眾來說,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全理解的範疇,建議要了解市場行情、多方比價,合約書內的報價單也必須確認清楚各種款項與細節,避免日後惡意追加款項的情形發生。

【監工費】
若是委託設計師代為監工,就會有監工費的產生,目前市面上較常見的收費方式,依照設計公司不同,大約會以總工程款5%~10%計算;第二種方式是,設計合約與工程合約統一交由設計公司統包,監工費則包含在工程費中。

裝修費用多少才合理?
許多人對裝修費用評估或裝修費用拿捏沒什麼概念。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
Point01. 搞懂屋況 以利精算裝修費用
裝修達人張德良指出,民眾常有「我不會抓預算耶!總預算會不會跟需求差距太遠?有行情價可以參考嗎?」考量新成屋、毛胚屋或中古屋的裝修重點大不同,裝修預算拿捏與編列重點也會有所差異,建議買房時就應注意房子格局狀況,挑選適當的房子,有助未來裝修時能減少不必要的預算花費,並將裝修重點放在提升生活機能性與風格營造。另外,若是購買的是預售屋,則可以善用客變的優勢,省下日後調整格局、重拉管線的費用,讓資金運用更有彈性。

新成屋

毛胚屋

中古屋


Point02. 釐清3大裝修重點,分配裝修預算比重,排出優先順序
有了工程總預算之後,一般來說該如何分配呢?張德良指出,將裝修重點分成三大類:「基礎工程」、「裝修工程」、「裝飾工程」,視屋況條件與個人需求不同分配比重。
以老屋翻新為例,考量居家安全與延長使用年限,基礎工程的整頓絕對是首要重點,因此建議先將預算放在基礎工程,其次才是機能、生活滿足的設計,最後才會是風格及其他裝飾工程與擺設部分。當裝修預算有限時,建議全面性考量實際裝修需求,列出裝修項目的優先順序,建立明確裝修方向,並適時做出取捨,才能以最精準的預算分配打造最具效益的房子。

新成屋:基礎工程花費最少,因此可將更多費用著重裝修工程,滿足生活機能上。
毛胚屋:介於新成屋與全屋改造之間,考量格局與管線需要重新規劃安排,所以基礎工程上相較新成屋就會略微提高。
中古屋:裝修費用相較其他屋型而言,花費佔比高得多,主要在於管線修改、格局打掉重做,以及可能伴隨老屋漏水等問題,窗戶更新為隔音氣密窗等需求。
有了以上的認知之後,民眾就可以釐清裝修預算花到哪去了,並掌握還有多少預算可以用來強化風格設計與裝飾工程的應用。上述的總工程預算,是實際用在裝修、裝修材料上的基本費用。張德良提醒,還有所謂獨立的五大項目,包含家具、燈具、窗簾、衛浴與廚具都在其中。另外,像是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也都是另計!

Point03. 首購族vs .換屋族,裝修思考面向不同
如果你是首購族,請一定要相信,未來換屋的機會很高,「保值性」與「轉手性」的考量較高一點。建議買新一點的房子,來降低裝修的費用。例如買了500萬的房子,花了80萬裝修,5年後再轉手時,買方只會參考你5年前買房的價格500萬,而不會把裝修的80萬算入,那麼這80萬就不是資產,而是沉沒成本。
倘若你是換屋族,會比首購族較清楚,哪裡住起來較不方便、舒適,對空間大小也比較有概念,那麼投入較多的裝修預算,是可行的,畢竟換屋就是要改善居住品質。
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裝修費用如何付?
動輒上百萬的裝修費用,一般會分多個階段付款。而各家設計公司的付款方式不大相同,須以合作的設計公司為準,建議在簽約時就訂出各階段的驗收項目,並於確認進度與項目後再匯入工程款。目前,最常見的付款模式俗稱「3-3-3-1」,也就是分四個階段付:
第一期
簽約時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二期
開工後,拆除工程、基礎工程完工後,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三期
油漆工程進場前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四期
驗收合格後收最後10%款。


本文章內容由「幸福空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