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時事冷感者的懶人包:大家都在說的「一帶一路」是什麼?

給時事冷感者的懶人包:大家都在說的「一帶一路」是什麼?
Photo Credit:Pocket Money口袋財經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13年提出,中國藉「再現古代絲路繁華」的概念,協助與貿易夥伴間的建設和發展,並開拓全球經濟戰略布局,一帶一路是繼美國主導的馬歇爾計畫後,規模最大的經濟外交計畫。

什麼是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一帶(絲綢之路經濟帶)+一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13年提出,中國藉「再現古代絲路繁華」的概念,協助與貿易夥伴間的建設和發展,並開拓全球經濟戰略布局,一帶一路是繼美國主導的馬歇爾計畫後,規模最大的經濟外交計畫。

  • 絲綢之路經濟帶:張騫出使西域時走的絲綢之路,路線分別貫穿「中亞→俄羅斯→歐洲」,以及「中亞→西亞→波斯灣和地中海沿岸」,往南從「東南亞→南亞→印度洋」。
  •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其中一條經南海到印度洋,並延伸至歐洲;另一條則是從中國沿海港口通南海到南太平洋。
一帶一路-01
Photo Credit:Pocket Money口袋財經

一帶一路最近的發展

基礎建設投資:沿路各國得到資金強化基礎建設,如建設公路、港口、石油與天然氣管道等,促使與中國的貿易往來更加便利。藉此,中國可以確保新的石油輸送管道,降低能源供應不足的可能性。

亞投行:全名為「亞洲基礎建設投資銀行」(AIIB),由中國作為發起國,廣邀各國政府提供資金,再利用這些錢來促進亞太地區內的互聯、互通建設和經濟一體化,其中包含「一帶一路」中沿線亞投行成員國的相關基礎建設項目。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前夕,亞投行宣布增加七個成員國,成員數擴增為77個。

快速瀏覽「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5月14日在北京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總計有29位國家領袖,來自130國,共1,500多名代表參與。雖然習近平幕僚極力邀約各國領袖,但最後出席國多以中亞、東協等原本就參與一帶一路的國家和東歐小國為主。

中國宣布將向絲路基金追加1,000億元人民幣,鼓勵金融機構開展人民幣海外基金業務,規模預計約3,000億元人民幣,中國國家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將分別提供2,500億元和1,300億元等值人民幣專項貸款,被視為中國史上最大的投資計畫,將促進參與國的繁榮。

目標為從輸出過剩的產能,到掌握經濟貿易的主導權。(延伸閱讀:會後提出的六大合作目標

習近平宣布論壇成果,與會的130個國家中,最終與中國簽署協議的國家及國際組織共68個,且將在2019年召開第二屆的高峰論壇。然而,歐盟各國對投資計畫透明度有疑慮,但中國方面拒絕修改,因此包括德國、法國、愛沙尼亞、希臘、葡萄牙與英國,都拒絕簽署最後的貿易聲明。

一帶一路上的國家對中國的態度

歐盟:歐盟各國堅持一帶一路投資計畫必須公開透明,而非由中國國營企業與銀行主導,因為投資不透明等因素而拒簽中國提出的公報。

印度:印度官方未派出代表團參與。主因是不滿中國與巴基斯坦合作的「中國巴基斯坦經濟走廊」計畫中,在印巴主權之爭的喀什米爾地區興建水壩。會後印度與日本決定合作,建立一條由東南亞、中東直達非洲的自由走廊,將興建多個基礎建設項目,與一帶一路相抗衡。

相較於俄羅斯總統普丁、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先後在開幕式致詞,美國則只派出白宮國安會亞洲事務資深主任博明參與,表現格外低調,未在論壇開幕發言,也未出席圓桌會議。

本文經Pocket Money口袋財經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