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以「道統」粉飾「盜統」:中國歷史為什麼出了這麼多盜賊皇帝?

以「道統」粉飾「盜統」:中國歷史為什麼出了這麼多盜賊皇帝?
Photo Credit: Wu Youru CC0 Public Domain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中國的盜賊因為農村的貧窮而出現,因為治安的不完備而得以生存。那樣的盜賊,一有個什麼機會,就可能突然坐大。機會是各種各樣的,大致上能分為外在的因素和內在的因素。

有了這些人的加入,盜賊也就能跟著開闊視野,並在更廣闊的範圍進行活動。老老實實地當個老百姓,就只得忍受「土匪」們的騷擾了。

總而言之,對盜賊集團來說,宗教、信仰是心臟,知識分子是頭腦,運輸工人和商人們是耳目。佔絕大多數的農村的遊手好閒者,是手和腳。

具備了這些條件後,擁有成千上萬,甚至數十萬群眾的盜賊,就可以有幹勁、有目標、有成效地進行活動了。

這麼一來,他們會反過來攻擊縣或州,殺死官吏,統治地方,最終生出奪取天下的野心。

盜賊王朝

在中國歷史上,經常有盜賊在一個時期佔據並統治一個地方的例子。一個地方的面積有大有小,但統治像日本的一個地區(東北地區或關東地區)或者像日本全國這麼廣大土地的盜賊,並不少見。

比如說在宋代有三大盜賊。最早的是北宋的「王小波.李順」,也就是王小波這個男的盜賊頭目,在死後由他的小舅子李順接班,他們這個盜賊集團統治了幾乎整個四川地區,其面積差不多有日本的本州那麼大。

再來是北宋末年的「方臘」,也就是以方臘為首的盜賊集團,控制了今天的浙江省西半部,以及安徽省的部分地區,面積相當於日本東北六縣的總和。

接下來是南宋的「鐘相.楊麼」,這個集團最初的頭目鐘相死後,他的位子由頭號弟子楊麼(「麼」並不是名字,而是「小」、「年輕」之意)繼承。他們佔據了湖北的北半部,以及湖南、四川等地,面積相當於日本國土的一半。

實際上,面積並不是問題,而是佔據多少府、州的問題。因為佔領再多的山林和荒地,其實一點兒用處都沒有。這不僅限於盜賊,任何的戰鬥都一樣。不過,盜賊們確實經常佔據十分廣大的地區。

中國共產黨於一九三○年代,在江西省瑞金建立「中華蘇維埃」政權,被趕出該地後,逃往西北,以延安為根據地,建立「解放區」政權,可以說就是承繼了這樣的傳統。

Photo Credit: Chinese Soviet Republic CC0 Public Domain

那麼做之所以可能,是因為中國國土遼闊、交通不發達,所以就算在那麼一個小地方,也能維持一定程度的獨立,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不過,說到這個「中華蘇維埃」,因為鹽巴送不進去,當時維持得十分艱難。

另外,從「王小波.李順」和「方臘」等就可以看出,盜賊集團通常都被以頭目的名字稱之。比如說「方臘」,就是頭目個人的名字,同時也是這個集團的名稱。

這是因為盜賊集團一般都沒有一個正規的名字。取個像「太平天國」、「山東建國自治軍」那樣好聽的名字是極其罕見的,純屬例外。但是,要是沒有一個稱呼的話,畢竟不方便,所以大家就用頭目的名字來稱呼了。

中國共產黨的軍隊等,雖然給自己取了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叫作「工農紅軍」(工人與農民的紅色軍隊),一般人還是以「毛澤東」、「朱毛」等頭目的名字稱之。

「朱毛」的「朱」是朱德。所以,「朱毛」就是指「朱德、毛澤東」。中國話的「朱毛」與「豬毛」同音。中國豬的體型比較類似日本的山豬,全身長滿了黝黑粗糙的毛,所以,據說當時的一般中國老百姓,一聽到「朱毛」,以為這些人全身長滿了粗糙的黑毛,是個令人望而生畏的盜賊集團。

如上所述,集團是以個人的名字稱呼的。所以,在過去,中國人一聽說「毛澤東來了」就發抖,並不是指毛澤東個人大步流星地走過來,而是指共產黨軍隊如同怒濤般席捲而來。他們聽說毛澤東一來,富人和地主都會被殺死,女人可能成為共有財產,所以都害怕得發抖。

言歸正傳。

像那樣盜賊佔據一個地方的事十分常見。有最終攻下京城奪取天下的。其中有好不容易奪得了天下,卻很快又失去的,如唐末的黃巢,還有明末的李自成等。一直長年延續下去的,有漢朝和明朝。漢朝持續了四百年,明朝持續了將近三百年。漢朝的開國君主劉邦,就是個出身地痞流氓的盜賊。明朝的開國君主朱元璋則是個出身乞丐的盜賊。

當盜賊宣布建立一個新王朝的時候:

一、頭目會就任王位或者皇位
二、立國號(國家的名稱)
三、建年號
四、製作獨自的官曆(正朔)
五、任命文武百官,組織政府

並不是攻下京城、奪得天下的盜賊才這麼做。只要佔據一定大小的地區,盜賊們就會建立一個王朝。當然他們有心奪取天下,但首先他們會宣布成立一個與現有王朝對抗的政權。製作官曆與任命文武百官比較麻煩,有時就先暫緩實施,但頭目就任皇位、立國號、建年號,都是些輕而易舉的事,所以,他們通常很輕易地就這麼做。

勝者為黃官兵

比如說上述宋朝三大盜賊之中的李順,在佔領了蜀(現在的四川省)的最大城市成都以後,就建立了「大蜀」。李順自命為「大蜀王」,以「應運」為年號,並任命了文官中最高位的中書令,和武官中最高位的樞密使,及其下的文武百官。

接下來的方臘,國號不明,但他自命為「聖公」,以「永樂」為年號,並任命了文武百官。

再來的鐘相,則建立了「楚」,自命為「楚王」,年號「天載」。

但是,自己建立王朝和被承認為歷史性的王朝,當然是兩回事。

比如說,元末的朱元璋,他作為盜賊的首領,推翻元朝,建立「大明帝國」後稱帝。他的王朝後來被承認為歷史性的政權。

然而,在其三百年後的,同為盜賊首領的李自成,同樣推翻了明朝,建立「大順帝國」後稱帝,卻不為歷史所承認。而被認為是盜賊擅自稱帝。

說到他們之間有什麼不同之處,那就是明朝後來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而大順則沒過多久就滅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