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盜賊史觀下的中國》:悲劇英雄「闖王」李自成和他的流寇集團

《盜賊史觀下的中國》:悲劇英雄「闖王」李自成和他的流寇集團
Photo Credit: Sunatnight CC BY-SA 3.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一個流寇集團,通常為數萬人規模。不過這數萬人並非全部都是持有武器的勇士。流寇集團中戰士的比例通常為一成左右。如果說是三萬人規模的流寇集團,那麼,戰鬥要員(稱作「精兵」)就大約是三四千人左右。

文:高島俊男

同情弱者

如果在今天的中國,對古今所有的盜賊進行人氣投票的話,那李自成必然位列第一,而且其得票可能還會遙遙領先第二名。李自成為什麼會那麼受到大家的歡迎呢?因為,他很強,而他,卻失敗了。強者勝了固然了不起,但說起來沒什麼意思。弱者敗了,理所當然,所以也沒什麼好提的。雖強卻落敗,或者雖強最後卻勝不了的傢伙,這才受人們歡迎。中國的諸葛孔明、關羽、張飛,日本的源義經、上杉謙信、真田幸村等莫不如此。

李自成是一個悲劇英雄。他從一名驛卒起家,當上大盜賊集團的首領,最後推翻明朝,登基稱帝,但僅僅坐了四十天的天下,就被滿洲人給趕出了北京城,兵敗如山倒,結果被老百姓活活打死,結束四十年波瀾萬丈的生涯。

而且,李自成敗給滿清,不僅是其個人的失敗,也被認為是中國人敗給了夷狄,因此其後的二百數十年,才不得不忍受屈辱的異民族統治。李自成的失敗即代表了中國人的失敗。這麼說大家可能就比較容易理解他為什麼會那樣受歡迎了吧!?

滿人登場於明帝國最後大約二十年,是個盜賊猖獗的時代。這一時期的盜賊大多是從中國西北部的陝西省及其周邊地區湧出的。

盜賊為何會湧出呢?原因在於國際關係,在於明朝廷和滿清的戰爭。

明帝國被認為是滅於盜賊之手,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李自成攻陷北京後,崇禎皇帝上吊自殺,明朝就此滅亡。

但是,其實從更早以前開始,明朝廷就已經無力抵禦來自東邊與北邊襲來的滿清的攻擊,以及西邊與南邊襲來的盜賊勢力的擴張這種腹背受敵的態勢了。只是碰巧,盜賊一方搶先一步攻下北京城,才會出現二個月後滿人攻進北京,李自成不敵而逃這一幕。李自成的兵力很強大,但滿清的兵力更強大,因此,不論如何,中國最終還是不可能逃脫被滿清統治的命運。

建立清帝國的滿洲人,原名為女真,居住在今天的中國東北到俄羅斯沿海一帶(日本稱之為韃靼)。女真在明代的時候臣屬於明王朝。但在明朝末年,女真出了一位名叫努爾哈赤的英雄,統一了該民族,並開始與明朝作對,建立一個叫作「後金」的國家。

努爾哈赤死後,他的第八個兒子皇太極繼位。這皇太極是一個比他的父親更有本事的英雄,經常對中國發起攻擊。

由東北進入中國本土的主要通道上有一個叫作山海關的要地,為明長城的東北起點。這個山海關的裡邊被稱為關內,即中國。山海關的外邊則被稱為關外,雖為中國領土,卻被半當作外國領土來對待。截至二十世紀為止,基本上一直維持著這種狀態。

明朝的軍隊嚴密地鎮守著山海關,即便是皇太極也覺得無從下手。於是皇太極不時地就繞過蒙古,從北面侵入中國。過一會兒會提到,這就是陝西與山西地區盜賊湧現的原因。

皇太極一般是在進攻後,把可掠奪的東西都掠奪完就立即打道回府。主要是掠奪物資和人。立即打道回府的原因,是怕萬一明朝的軍隊在此時從山海關出擊,攻打自己的根據地。

皇太極即位的第十年,將國名從後金改為「清」,還把民族名由女真改為「滿洲」。

有人以為「滿洲」的「洲」,是和徐州、杭州等同樣的「州」,而寫成「滿州」,那是錯誤的。「滿洲」來自於「文殊」,文殊菩薩的文殊。

女真人信仰西藏佛教。藏傳佛教是結合佛教和西藏人古有的宗教而形成的,傳播範圍非常廣闊,當時從西藏,還有今天的青海省、整個蒙古,到中國東北地區,都有眾多信徒。在藏傳佛教的諸多菩薩當中,女真人信奉最深的就是文殊菩薩。這位菩薩的梵文原名好像是叫作「Manjusri」(譯按:中文譯為「曼殊室利」)。女真人取其音譯「滿洲」,作為自己的種族名。

另外還有一點,它的國名「清」和族名「滿洲」,三個字都有三點水。也就是全部都屬水的意思。這是由於中國自古以來,不論哪一個王朝都以五行(金、木、水、火、土) 之一為德。明朝是屬於火德的王朝。要戰勝火就要用水。因此,將國名和族名都改為水,即表明了皇太極想要戰勝明朝奪取中國的決心(所以如果把滿洲寫成滿州,就會讓好不容易有的水分少掉了一半)。

盜賊的猖獗

滿清從北面向中國入侵。明軍雖出兵迎擊,但對手的實力比較強,因此多半吃的都是敗仗。那些打輸了的殘兵們經常擅自逃跑成為盜賊。他們被打敗的地點通常是在北京的周邊地區,但他們多半都向西邊逃竄去當盜賊。明朝末年的盜賊有各種來路,但最早淪為盜賊的主要就是這些逃兵。

比如說崇禎元年(一六二八年),明軍在北京東北方的柳河一帶打了敗仗。當時出動的官兵有十二萬人,扣掉戰死者四百,最後只剩下了五萬八千人,人數完全不吻合。那是因為事實上有超過六萬人逃跑去當盜賊了。

此外,在陝西省北部的國境附近一帶,有許多官兵駐屯。在這裡,沒有滿洲的軍隊來襲是好事,但問題是朝廷的軍費也不撥過來。由於多年與滿清的戰爭開銷龐大,朝廷已經差不多彈盡糧絕。薪水發不出來,也沒有足夠的糧食讓軍隊填飽肚子,於是,這裡的官兵們就開始鬧事,這被稱作「兵變」。發動兵變脫離軍營的這些官兵們也都去當盜賊了。

接下來是驛卒。這裡必須先簡單就「驛站」和「裁驛」的意思略作說明。

驛站是政府在全國各地鋪設的通信交通運輸系統。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由政府經營的郵局、運輸公司和船運公司的總合。在那裡工作的勞動者們被稱為驛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