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曼谷東協影展落幕:印尼電影《詩人的漫長返鄉》獲最佳東協影片獎

曼谷東協影展落幕:印尼電影《詩人的漫長返鄉》獲最佳東協影片獎
圖片來源:POP AYE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值得注意的是,《詩人的漫長返鄉》和《親愛的大笨象》皆入選今年台北電影節的片單,因此台灣觀眾也有機會在今年7月觀賞。

文:Vera Wang(現任編譯,學習泰語中)

近年來東南亞電影在影展和票房上獲得佳績,讓過去對東南亞電影較陌生的台灣觀眾產生好奇心。加上「新南向政策」推波助瀾,一時之間東南亞議題成為「顯學」,從今年桃園電影節和台北電影節的東南亞單元可見一斑。

縱觀東南亞各國電影,台灣觀眾最為熟悉的應是泰國片。過去觀眾對泰國電影的印象多停留在鬼片和降頭等題材,2007年的《愛在暹羅》不僅在台灣引起廣大迴響,也打開男主角馬力歐(Mario Maurer)在台灣的知名度,隨後的《下一站說愛你》和《初戀那件小事》等清新風趣的愛情片更成功展現泰國電影不同風貌。另外,國際上享譽盛名的泰國導演阿比查邦(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在台灣也擁有不少影迷。

事實上,泰國除了商業電影締造佳績,還有相當受矚目的國際性影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998年成立的曼谷世界影展(World Film Festival of Bangkok)和2003年成立的曼谷國際影展(Bangkok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前者目的為鼓勵年輕電影創作者,成為獨立電影的重要平台;後者則結合電影和觀光價值,成為亞洲最重要的影展之一。然而,除了大型國際影展,泰國還有小型主題影展,包括2015年開始舉辦的曼谷東協影展(Bangkok Asean Film Festival)

2015年11月東協十國於馬來西亞簽署共同聲明,成立東南亞經濟共同體(AEC),並於同年12月31日正式啓動。為慶祝AEC成立,泰國政府授意文化部(Ministry of Culture)和全國電影聯合協會(National Federation of Motion Pictures and Contents Associations)主辦東協影展,每年活動為期5天左右。雖然不若其它大型影展受到媒體關注,但由於選片多元,也受到許多影迷重視。

2017年5月剛落幕的第三屆東協影展照例從東協10個成員國(泰國、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汶萊、柬埔寨、寮國、緬甸、越南)挑選12部電影,類型包括戲劇、紀錄片和喜劇等,透過電影反映各國的社會文化和思想價值。影展門票免費,只需要網路登記場次即可取票,每部電影皆有英文字幕。

今年由印尼電影《詩人的漫長返鄉》(Solo, Solitude)獲得最佳東協影片獎,本片是導演雅思·安吉諾(Yosep Anggi Noen)第二個作品,為印尼詩人維吉·圖庫爾(Wiji Thukul)的傳記電影。由於維吉·圖庫爾組織示威活動反對蘇哈托政權,因此當1996年7月雅加達發生暴動時,當局稱他煽動社會,迫使他必須離開妻兒前往婆羅洲避難,並在小村莊隱姓埋名生活8 個月。電影風格緩慢沈靜,影像美麗且饒富詩意。

此外,另一項評審團大獎則由新加坡和泰國合作的電影《親愛的大笨象》(Pop Aye)獲得。本片為新加坡女導演陳敬音的處女作,由陳哲藝擔任監製。敘述失業的中年建築師在曼谷街頭徘徊時遇到一頭名為Pop Aye的大象,決定買下他返鄉,展開罕見的人象拍檔公路之旅。導演用另類方式展現中年危機,加上泰式喜劇的幽默,已在國際影展獲得多項肯定。

值得注意的是,《詩人的漫長返鄉》和《親愛的大笨象》皆入選今年台北電影節的片單,因此台灣觀眾也有機會在今年7月觀賞。

相關評論:

責任編輯:吳象元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