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少了7個邦交國也不怕?最大的輸家其實不是「卡塔爾」

一天少了7個邦交國也不怕?最大的輸家其實不是「卡塔爾」
Photo Credit:John Taggart CC BY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此次斷交,不僅讓卡達航空失去了航線收入,周邊空域的關閉,更迫使他們必須繞道而行,這勢必增加燃油和時間成本。」也讓國家之間的鬥氣,反使卡塔爾航空成為最大輸家。

伍瑞克森說:「看起來,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因在伊朗和伊斯蘭主義問題上,彼此區域利益相合及與特朗普政府一致而感到鼓舞。」「(他們)在認為可得到特朗普政府相挺的情況下,決定處理卡塔爾有悖信義的做法。」

卡塔爾外交部則對這次斷交發表聲明說:「那些舉措是不正當的,是基於不實和無根據的主張和指控。」聲明並表示:「目的很明顯,就是要對卡塔爾實施兼管。這項做法本身就侵犯了卡塔爾的國家主權。」

卡塔爾當局也說,這些國家的斷交決定「不影響卡塔爾國民和居民的正常生活」

不過,美國軍方5日則讚揚卡塔爾「持久致力於區域安全」,並表示,美國軍機自卡塔爾1座空軍基地起飛的作業,並未因若干阿拉伯國家與卡塔爾斷交而受到影響。

美國空軍中央司令部發言人皮卡特(Damien Pickart)中校告訴記者:「我們的作業不受影響,所有飛航都照計畫進行。」他說:「美國與(反伊斯蘭國)聯盟感謝卡塔爾長期支持我軍駐紮,及其持久致力於區域安全。」

中時報導,華府的顧慮不是沒有道理,CNN指出,它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西南方設有中東最大的美國空軍基地,在當地派駐了約1.1萬名軍事人員。

卡塔爾烏岱德空軍基地(al-Udeid Air Base)有號稱波灣最長,共達12,500英尺(近4,000公尺)的跑道,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可容納多達120架軍機。曾砸下10億美元打造烏岱德空軍基地,也促進了卡塔爾與美方的軍事合作。

這龐大的空軍基地內,設有「美國空軍中央司令部」「聯合航太作戰中心」,以及美空軍第379遠征聯隊的前沿總部。據美國空軍說,「聯合航太作戰中心」掌控他們在阿富汗、敘利亞,伊拉克及其他18個國家的空中軍力。而人員則來自美國陸、海、空軍與海軍陸戰隊,還有聯軍夥伴國。簡單的說,它就像中東地區空中作戰的「神經中樞」。

土耳其願扮和事佬

法新社報導,土耳其外交部長卡夫索格魯(MevlutCavusoglu)告訴記者:「事情的發展讓大家十分難過。」他說:「這些國家之間可能有些問題,但是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優先考慮對話。」他表示,安卡拉當局準備竭盡所能協助解決這次爭端。

巴林、阿聯酋、也門、沙特阿拉伯以及埃及,與石油蘊藏豐富的卡塔爾斷交。利雅德指控多哈支持「以破壞地區穩定為目標」的極端團體,而伊朗支持其中部分團體。

卡夫索格魯表示,只有對話才能解決問題。他說:「我們將提供任何支援,以促使情況正常化。」包括在能源產業上,土耳其與卡塔爾互動良好,但也與波斯灣其他國家維持友好關係。

法新社整理導致卡塔爾及其波斯灣鄰國這次空前危機幾項重要發展如下:

  • 5月20日:在美國總統特朗普訪問沙特阿拉伯前,卡塔爾表示他們是誹謗運動的受害者,否認對他們支持「恐怖主義」的指控。
  • 5月21日:卡塔爾國王塔米姆(Sheikh Tamim bin Hamad Al-Thani)在利雅德(Riyadh)峰會場邊與特朗普會面。
  • 5月24日:卡塔爾表示其國家新聞社被不明團體駭入,駭客張貼聲稱由國王提出的「假」聲明,內容提及塔米姆對伊朗、巴勒斯坦伊斯蘭主義運動哈瑪斯(Hamas)、穆斯林兄弟會(Muslim Brotherhood)及黎巴嫩武裝什葉派組織真主黨(Hezbollah)的正面言論。
  • 卡塔爾否認這些言論,並表示正在調查他們聲稱為駭客入侵的事件,但波斯灣媒體仍繼續報導這些聲明。
  • 5月25日:阿聯酋「貝亞報」(Al Bayan)在頭版頭條刊登「卡塔爾分裂阿拉伯」,沙國營運的日報「生活報」(Al Hayat)則提及對卡塔爾的「大規模憤慨」。
  • 卡塔爾外交部長穆罕默德(Sheikh Mohammed bin Abdulrahman Al-Thani)表示,多哈當局是「敵對媒體運動」的受害者,在美國更是如此。
  • 5月28日:阿聯酋主管外交事務的國務部長加爾加希(Anwar Gargash)表示,波斯灣國家正經歷新的「深刻危機」,雖沒有指名卡塔爾,但呼籲其「改變態度,重新建立信任與透明」。
  • 6月2日:卡塔爾官員表示,聯邦調查局(FBI)正在協助多哈當局,調查他們宣稱官方新聞社遭駭的駭客來源。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