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從一個人的文學,到一座城市的電影——佐藤泰志「函館三部曲」

從一個人的文學,到一座城市的電影——佐藤泰志「函館三部曲」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函館三部曲不用那些觀光名勝去美化這座城市,特別是前面兩部作品,反而毫不避諱地將晦暗的、破敗的、髒亂的、衰頹的函館呈現在眾人面前,忠實地還原了佐藤泰志筆下,函館人所見到的函館,而這也是函館三部曲之所以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那是1990年的10月,出身北海道函館市的小說家佐藤泰志,留下了一部半成品的小說集,選擇在他位於東京國分寺住宅附近的樹林上吊自殺,享年41歲。這本只寫到一半的小說名為《海炭市敘景》,是佐藤泰志假藉虛構的海炭市之名描繪家鄉函館的作品,由十八篇各自獨立卻可以互相連扣的短篇組成,寫實捕捉了函館市市民看似平淡實則深刻的日常。據說,原本《海炭市敘景》預計分為冬春夏秋四部分,每個季節各書寫九篇短篇,但最後佐藤泰志遺留的手稿僅完成了冬春兩季。

佐藤泰志並非名遍日本的大作家,雖然他年少時便在文壇嶄露鋒芒,還曾五度入圍日本純文學代表性獎項的芥川賞,但始終與獲獎無緣,也走不上暢銷作家一途,可以說與同齡的村上春樹有著完全不同的際遇。或許因為如此,常會有人將佐藤泰志的輕生歸因於他在文壇的不得志,並給了他孤高作家的稱號。2010年,時隔佐藤泰志離世20年,他生前那部未完成的遺作《海炭市敘景》被搬上了大銀幕,佐藤泰志這個原本已經逐漸塵封的名字又重新回到世人面前,還因而揭開了致敬佐藤泰志的「函館三部曲」之序幕。

海炭市敘景》(2010)、《陽光只在這裡燦爛》(2014)、《愛情,突如其來》(2016)——這三部皆以北海道函館為背景、改編自佐藤泰志小說的系列電影——通稱為「函館三部曲」,分別交由熊切和嘉吳美保山下敦弘三位備受矚目的七〇後作者型導演進行演繹。這三位導演雖然都畢業自大阪藝術大學映像學科,但只要看過他們的作品,便知道他們各有著屬於自己的電影性格:以暴力張狂的「黑熊切」與沈靜含蓄的「白熊切」兩種對比風格驚豔影壇的熊切和嘉,始終以個人的孤獨作為他電影中最關切的命題;敏感細膩的吳美保則懷有對社會問題的高度意識,慣於傾注人文關懷在她的作品中;山下敦弘的影像強烈獨特,年輕人的百無聊賴在他的戲謔之下往往意外地真實。

不過,觀眾也毋需擔心「函館三部曲」因此成為三部迥異的作品,事實上,從幕後工作人員的名單中可以發現,三部曲的製作、企劃、攝影、燈光、錄音等等基本上是同一批團隊,有意地調和了三位導演的風格差異。其中,不得不提到菅原和博這個出現在製作團隊中的名字,如果沒有他的話,函館三部曲也不會呈現在我們面前。

三巨頭
「函館三部曲」導演合影,由左至右:山下敦弘、熊切和嘉、吳美保。

菅原和博並非所謂的業界人士,僅是函館市民電影館「CINEMA IRIS」的負責人,但卻是他一手催生了「函館三部曲」。2008年的夏天,菅原因為讀了佐藤泰志的《海炭市敘景》,深感即使這是時隔近二十年的文字,其筆下描寫的函館仍舊切中他現在的生活,裡面的人物原型儼然就出自他周遭的鄰人、朋友甚至是自己,因而興起了要將這部真正屬於函館人的作品搬上大銀幕的念頭。恰好12月的時候,菅原在酒吧遇到了帶著新作《信子,36歲》(ノン子36歳〔家事手伝い〕,2008)來參加「函館港Illumination電影節」的熊切和嘉,便向他提出了翻拍《海炭市敘景》的計劃。

由於熊切和嘉同樣出身自北海道,對於佐藤泰志小說中的市民群像也深有共感,很快地便答應擔綱導演一職,並與他常年合作的編劇宇治田隆史從原作中挑出七篇,融合成五段故事。確定導演人選後,隔年2月,菅原協同佐藤泰志就讀函館西高等学校時期的同窗西堀滋樹,以及函館當地二十多位文學愛好者,正式成立「《海炭市敘景》製作實行委員會」,透過在函館各地舉辦朗讀會、音樂會的方式進行宣傳與募資。約莫一年的時間,這個計劃就已經廣為人知,也吸引許多年輕人志願加入委員會。最終,在累計了一千五百人參與募資後,委員會達成預定籌集一千萬日元的目標,收到了一千兩百萬日元的捐款。

毫無疑問,《海炭市敘景》完全是一部屬於函館市市民的電影,他們不只親力親為參與前製,連電影裡的一些要角也都特地由函館居民中試鏡挑選出演。像是在電影第二段〈抱著貓咪的老婆婆〉(ネコを抱いた婆さん)裡那位守著破陋小屋不肯配合拆遷的獨居老婆婆,就是當地從未有過演戲經驗的中里あき;佐藤泰志的同窗、擔任製作實行委員會事務局長的西堀滋樹,也飾演了〈裸足〉中任職電車司機的父親一角。如果再將群眾演員一併算入的話,共計有五百多位函館人出演了這部作品。

對於熊切導演刻意使用當地的素人,片中的職業演員也多表示自己有因此受到啟發,加瀨亮(飾〈開裂的趾甲〉〔裂けた爪〕中的瓦斯行老闆)指出這些素人「讓許多的偶然以及新鮮的、生動的東西進入到了畫面中」,並使他「意識到自己從影近十年來作為演員的污垢」,南果步(飾〈黑森林〉〔黒い森〕中天文館職員的酒家妻子)則認為「與這些深深了解這片土地的人們一同出演,讓我們也能夠沉下心來,這才是真正的全外景拍攝」。

海炭市敘景_熊切和嘉_老奶奶
《海炭市敘景》拍攝現場,前排左為出演〈抱著貓咪的老奶奶〉的中里あき女士,右為導演熊切和嘉。
story_shot05
《海炭市敘景》最後一段故事〈裸足〉裡,飾演父子的西堀滋樹(右)與三浦誠己(左)。

2010年,《海炭市敘景》上映了。跟同年的《惡人》或《告白》等話題大作相比,它或許顯得樸實低調,但在國內外仍取得普遍的讚譽,像是獲選該年電影旬報十大電影第九位、拿下每日電影獎的攝影和音樂獎、贏得第12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大獎及最佳演員等等。《海炭市敘景》的成功,使得製作實行委員會有了將佐藤小說電影化延續下去的想法,而既然《海炭市敘景》已經以冬日函館為舞台,下一部要呈現的便是函館絢爛而短暫的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