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新研究收集香港空氣污染讀數遠高官方 家居PM 2.5勁過辦公室甚至交通工具

新研究收集香港空氣污染讀數遠高官方 家居PM 2.5勁過辦公室甚至交通工具
photo credit: Dave Choi, 思匯政策研究所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研究以新型感應器測量到的空氣污染數字遠高於官方數據,又指香港政府的空氣質素目標太過寬鬆。

一項最新研究顯示,香港的室內空氣污染問題嚴重,更甚的是,研究人員在家居測量到的PM 2.5含量比辦公室高出3倍,有時甚至略高於交通工具。整體上收集到的數據和香港政府提供的污染指數相差甚遠,反映空氣污染問題實際比官方公布的數字嚴重。

思匯政策研究所和香港城市大學使用新研發的感應器,量度個人日常曝露於空氣污染物情况,記錄地點包括過往甚少研究的家居環境,另外還有工作和消閒場所。

Air_4b_png
photo credit: Dr Zhi Ning, 思匯政策研究所

研究是透過超過70名義工連續數天,全日24小時隨身攜帶午餐盒大小的感應器,以計量每人四周環境微細懸浮粒子PM 2.5的含量。義工居住於港九、新界及離島各區,並乘搭不同交通工具 (包括巴士、 的士、 地鐵及輪船)。

目前政府的空氣質素健康指數(AQHI)是基於16個監測站搜集的資料,測量部分社區的戶外污染物,並未觸及室內環境及個別污染對人的影響。結果,研究收集到的數據同香港政府提供的污染指數相差很遠。一些戶外環境讀數高達140微克/立方米,而部分室內讀數(包括家居及辦公室)更高達200微克/立方米。根據世衛標準,每一立方米的PM2.5上限為10微克。

主要研究結果:

- 測量到四周環境的PM 2.5數值通常遠高於最就近的政府空氣監測站提供的數字,反映市民面對污染的真正風險可能大大被低估。

- 在上下班期間測量到的PM 2.5數據超出世界衛生組織(WHO)標準,但並未超過由香港訂立及相對寬鬆的空氣質素指標。

- 平日義工約有一半時間在家,週末有81%的時間留在家裡。研究義工共花85%以上的時間留在室內,在家居測量到的PM 2.5,平均比辦公室高3倍,甚至略高於交通工具。

- 行人普遍持續身處於比世衛建議的PM 2.5標準高兩倍的環境。

研究報告指,鑑於發現室內PM 2.5含量偏高,政府應教育市民減少家居空氣污染的方法,並對個人曝露於污染物情況進行更廣泛研究。同時香港政府的空氣質素目標應該收緊,與世衛的標準看齊。

參與是次研究的城市大學能源與環境學院助理教授寧治博士表示,市民瀏覽環保署網頁可找到每小時不同地區的空氣污染水平,但這量度方法有明顯不足。大家每分鐘都在呼吸,無論在戶外、家居、辦公室或坐地鐵,都會接觸到污染物,需要更仔細了解城市的微觀環境及個別市民的體驗,並找出導致室內空氣高PM濃度的原因。

Air1
photo credit:Cosmo Lo, 思匯政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