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表】長照2.0正式上路,但真的「照」得住你我的老年生活嗎?

【圖表】長照2.0正式上路,但真的「照」得住你我的老年生活嗎?
Photo Credit:關鍵評論網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蔡英文政府上台後,光是今(2017)年的長照預算就接近200億元。那麼新政府是否可藉此實踐出有別於以往的長照政策新藍圖呢?本文帶你體檢相關法規與服務資訊揭露,以及長照2.0新創服務的試辦情形。

文:潘柏翰|圖表製作:黃郁齡

2017年6月,是長照法上路的月份,也是癮君子荷包更進一步失血的月份。為了支應長期照顧服務財源,每包菸價格將在6月12日調漲20元。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以下簡稱長照2.0),是已經上任一年餘的蔡英文政府的重點項目,6月更是這項政策中的新創服務-社區整體照顧服務體系-推動試辦滿半年之際,我們試著從(一)長照相關法規制定與服務資訊揭露、(二)社區整體照顧服務體系試辦情形,兩大方向來體檢到底落實得如何。

  • 衛生福利部(以下簡稱衛福部)長照2.0十年經費推估(資料來源:衛福部)

(使用手機瀏覽者可點此瀏覽完整圖表)

法規資訊更新龜速、《長照法人法》竟仍躺在行政院

長期照顧服務法》(以下簡稱《長服法》)於今年6月3日正式上路,象徵我國之長照體系邁入新的里程碑。衛福部亦於同日發布新聞稿,聲明連帶《長期照顧服務人員訓練認證繼續教育及登錄辦法》和《長期照顧服務機構評鑑辦法》等八部子法一同上路,適用對象為現存及未來新設立之長照服務提供單位,以及長照相關的專業服務人員。

舉例而言,有鑑於現行相關專業人員未必符合《長服法》對專業人員的定義,所接受的訓練課程也不一,未來透過《長期照顧服務人員訓練認證繼續教育及登錄辦法》,可確保民眾接受長照服務時,專業人員具備一定資格且受過訓練;又像是現行各類型長照機構評鑑時間與標準不同,未來透過《長期照顧服務機構評鑑辦法》即可保障長照機構接受評鑑的時間與標準一致,民眾可透過評鑑結果挑選合適的長照機構。

換言之,《長服法》及其連帶的八部子法,將會為台灣未來的長照服務設下明確的規則與要求,促使原先分屬不同法源的長照服務提供單位和專業人員,在單一的法規下受到管理。

長照2.0  八子法
Photo Credit:關鍵評論網

然而儘管衛福部於該日公布了《長服法》八部相關子法的制定情形與條文,在長照政策的資訊揭露方面早已遭專家學者指出不夠完善之處。東海大學社工系副教授彭懷真6月1日投書媒體,直指衛福部官方網站上的長照政策專區資訊更新速度緩慢。縱使相關的八部子法條文已在彭文投書後於網站上公告,不過彭文所點出的關鍵會議紀錄、各項長照服務資源建置數,以及長照資源服務地理地圖仍無法在該部網站上瀏覽到最新資訊。

而另一個更嚴重的問題則是:儘管未來長照機構的設立標準、設立許可及管理辦法等法規如期公告了,據聯合報報導,要求未來住宿型機構只能由財團法人或社團法人設立的重要法案《長照服務法人法》(以下簡稱《長照法人法》)至今尚未出行政院,更遑論至立法院三讀。

《長照法人法》的用意在於:台灣現行的長照機構管理法源眾多[1],使得管理與相關規範分散。擬定《長照法人法》即是希望可以透過單一的法源規範長照機構,使得長照機構的人事組成、財務與營運狀況更為透明,進而確保長照機構所提供的照護品質。

如今,《長服法》相關的八部子法已經公告,但關乎未來長照機構組成的《長照法人法》仍躺在行政院。法規無法如期上路,是要如何讓未來欲設立長照機構的財團或社團法人依法設立?光是檢視法規上路的情形,似乎就已經令人有些擔憂未來長照服務的發展。那麼,衛福部自去年年底推動試辦的社區整體照顧服務體系又是如何呢?

長照2.0,到底靈不靈?

在衛福部6月3日公告的新聞稿中亦提及,新法上路除了保障既有服務對象之權益外,也可強化長照2.0政策中的「社區整體照顧服務體系」發展。「社區整體照顧服務體系」為長照2.0政策中的新創服務,目的正是為了解決長照1.0的問題(包含:各服務提供單位間缺乏整合、服務可接近性待加強等),並因地制宜地發展在地化的長照服務網絡,以落實總統蔡英文「看得到,找得到,用得到」的長照政策理念。

現任衛福部政務次長的呂寶靜,亦多次在新聞中表示此一服務體系係透過提供多樣組合的長照服務,並希望以鄰里、社區為概念,實踐「共同老化」的目標。

社區整體照顧服務體系依據長照2.0核定本之規劃,係希望可以讓民眾獲得整合式的長照服務,並且增加服務提供單位的密度,以達成中央、地方與民間政府三方合作建置在地的長照服務體系。此項新創服務依據長照2.0核定本內容,屬於創新與整合服務項目,光是今年衛福部在此項就編列了65.87億元,占今年衛福部編列長照相關預算的40%,說是長照2.0的重頭戲也不為過。

(使用手機瀏覽者可點此瀏覽完整圖表)

長照A-B-C服務體系,此一新型服務體系主要的建置原則是培植A(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擴充B(複合型服務中心)、廣佈C(巷弄長照站)來使得長照服務綿密化,並在這三級服務單位間以交通接送的方式將服務串連。

此一新創服務依據長照2.0核定本,規劃於2016年年底結合地方政府積極辦理試辦,並希望可以藉由試辦達成「建立社區整體照顧服務體系」、「發展專業人員定點服務模式」、「確認三級單位間的合作方式」等目標。而試辦至今已滿半年。這半年的試辦經驗是否有助於未來實踐在地老化的理想,亦或是還有更多的問題尚待解決?

雷聲大,雨點小的試辦服務區域

此服務體系首要面臨的考驗是試辦區域有限、受益對象比例偏低。依據長照2.0核定本之規劃,社區整體照顧服務體系預計在2026年達成設置469處A、829處B、2,529處C級服務單位為目標。然而此一新創服務依據目前試辦的情形看來卻淪為「雷聲大、雨點小」。

長照2.0  台北萬華區試辦
Photo Credit:關鍵評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