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提到美國警察,就想到吃冬甩?

為什麼一提到美國警察,就想到吃冬甩?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一言以蔽之就是,警察的非慣常工作時間(深夜、凌晨)很長,但在凌晨時段可以選擇的食物種類並不多。警察開始選擇甜甜圈最早可以追溯至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

文:Olivia B. Waxman
翻譯:許睿洋

週五(6月2日)是美國的「甜甜圈日」(National Doughnut Day),甜甜圈的愛好者們可以透過甜甜圈商家提出的各項免費或優惠活動大肆慶祝,而警察機關當然也將在這個「專屬於警察的國定節日」中在社群網站上無可避免地好好自嘲一番。

今天,警察愛好甜甜圈的刻板印象已經深植人們心中。但它究竟是如何開始的?

一言以蔽之就是,警察的非慣常工作時間(深夜、凌晨)很長,但在凌晨時段可以選擇的食物種類並不多。警察開始選擇甜甜圈最早可以追溯至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

前西雅圖市立警察局長諾曼・史丹普(Norm Stamper)在麥可・克朗德(Michael Krondl)的作品《The Donut: History, Recipes, and Lore from Boston to Berlin》(中譯:甜甜圈:從波士頓到柏林的歷史、食譜與知識)中提到:

值大夜班的員警在四零、五零年代幾乎沒有什麼選擇。他們可以從中餐打包、祈禱在執勤的路上遇到二十四小時營業的餐館、或用甜甜圈填飽肚子。

前巴爾的摩警官迪克・艾爾伍德(Dick Ellwood)說:「它們既便宜又方便。」他同樣回憶道,以前的日子只能趁甜甜圈店在凌晨剛開始營業時,來吃剛出爐的甜甜圈。

印第安納大學-普渡大學人類學教授、同時也是《Glazed America: A History of the Doughnut》(中譯:糖衣中的美國:甜甜圈的歷史)一書的作者保羅・莫林斯(Paul Mullins)在一封與TIME雜誌的電子郵件中說到:

凌晨開始營業的甜甜圈店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出現於幾個主要大城市的現象,直到二戰結束後才散播到美國其他地方。因此胖警察喝著深度烘培的咖啡、配著澆上糖衣甜甜圈的刻板印象,是個相對近期的產物。

另外,他指出甜甜圈價格便宜也是一個重要因素:警察不能在執勤時接受任何免費的贈予,所以他們選擇把自己的點心錢花在他們買得起的東西上也是相當符合邏輯。

況且,特別是在夜間的非慣常時段,甜甜圈商人更是積極地吸引警察到店裡來份點心。Dunkin' Donuts創辦人威廉・羅森柏格(William Rosenberg)在其自傳中表明,他要確保他所有的加盟店對那些「保護店家的警察」來說,「都是非常賓至如歸的地方」。

然而,隨著能在深夜購買的食物選擇增加,警察能吃的食物亦隨之增加。但這樣笑話與形象仍繼續停留在人們心中。

RTR31HEE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美國警察愛吃甜甜圈的形象深植人心

© 2017 Time Inc. 版權所有。經Time Inc.授權翻譯並出版,嚴禁未經書面授權的任何形式與語言版本轉載。

責任編輯:彭振宣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