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新劇本:先摑陳茂波一巴,變教主手執《基本法》如「聖經」

林鄭新劇本:先摑陳茂波一巴,變教主手執《基本法》如「聖經」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林鄭勝選後的講話稍為減退了選舉期間的氣焰,而且愈來愈把「梁振英政府」歸類為「舊模式」。不過這樣的意願,長遠不斷受中央介入之下,究竟挺到何時,變成一廂情願,依然非常令人擔心。作者多點部析新形勢。

林鄭管治新劇本:「潤」CY舊模式,先以107條打擊陳茂波

由林鄭月娥參選行政長官開始,到勝選籌組班底及今日宣布新管治團隊名單,數個月以來,林鄭明顯受到曾俊華選舉取得多元支持及選舉氣勢所震懾,曾俊華可謂完成了歷史使命。亦基於此,林鄭勝選後的講話稍為減退了選舉期間的氣焰,而且愈來愈把「梁振英政府」歸類為「舊模式」。不過這樣的意願,長遠不斷受中央介入之下,究竟挺到何時,變成一廂情願,依然非常令人擔心。

所以,我們留意一下林鄭今日的說話,非常強調「新」,不管思維、管治、形勢均與「新」緊扣。一方面,這是官式包裝和解嘲,因為一直以來她背負「梁振英2.0、路線」,而且路人皆見三司三局長班底過渡,看來無可避免10年不變,由林鄭一人拋出「新」字,根本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而且,另一方面,林鄭組班困難顯然是事實,她回答記者提問不會交代細節,實情如何又是路人皆見,終於,她又只能抬《基本法》出來。

意想不到,她清楚舉引出《基本法》第107條:「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財政預算以量入為出為原則,力求收支平衡,避免赤字,並與本地生產總值的增長率相適應。」這是「無端端」提出嗎?當然不是,在本年4月,陳茂波出席TVB節目《講清講楚》時便用自己方式詮釋第107條,他當時解釋《基本法》指「量入為出⋯⋯力求收支平衡」並不是必須收支平衡,政府應該果斷地運用開支解決問題。今日他說:「投資未來,投資基建,增加土地供應,滿足住屋、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努力維持公共財政,有效運用公共資源,迅速回應社會訴求。」陳最後仍埋藏一句:有效運用,迅速回應,甚有「CY陰魂不散」之感。

而林鄭回應記者問及財爺一職時,主動叫人注意「財金系統」,強調一個系統,不是任憑一個人說了算,要取得多方專業人士意見謹慎而行,繼續做到量入為出。而陳茂波至少說盡力協助林鄭管治。

除陳茂波暗藏一手,新班底人人說效忠  林鄭以《基本法》變聖經

林鄭說新管治班底認同她的理念,幾位司長也提及遵從林鄭帶領的團隊,可是,當中只有張建宗、袁國強二人跟林鄭「最夾嘴型」,不斷強調《基本法》,張毋忘提高度自治,袁則稱無人會質疑法治社會的重要。所以,總體來說,新班底記者會火藥味就出現在林鄭與陳茂波二人身上,陳茂波沒多提《基本法》,卻必然記得感謝中央委任。

十分明顯,林鄭要做新政府教主,手執《基本法》,務求統一口徑。上屆政府跟商家王維基衝突極大,王問一句:究竟法律大、政策大抑或特首最大?現在林鄭希望扭成:政策大、西環大,都不及《基本法》大。(管治初期尚且如是看,日後則不然)

未來林鄭管治的「危與機」

林鄭這個新管治劇本搞下去,危與機並重。機,就是她務求把政府回歸香港官僚技術政治,動不動就抬「官僚系統」出來,動不動抬《基本法》出來,設下最後一道防線,訴諸程序和數據。雖然沒有曾俊華那麼開明,敢於嘗試,跟商界有更融洽的關係,但求減少純以人事觸發的政治鬥爭。所以記者會她才說:「認同自己的管治理念,有心有力有承諾,熟悉政府運作,是實幹型的團隊。」簡單來說:輸少當贏。

危,則是林鄭只能一人承擔,眾司長局長「暫時」看情況不賣靈魂給西環,先賣靈魂給林鄭,不過,日後「天庭」壓下來若林鄭也挺不住,就沒有人會挺,林鄭崩潰,則全數高官崩潰,相信沒多少人真心把《基本法》當作聖經,化成一種共同信仰。

此外,更惡劣的情況,如果林鄭處理香港與中央關係不夠高明,中央也有一個「新」字,就是對面新局面,你動不動抬《基本法》出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他們便動不動釋法解決,動不動就「國家安全」。

應變策略宜化整為零,以退為進

筆者相信,林鄭的伎倆不出兩年很快沒戲,因為這幾年來昔日的政治「門面功夫」撕掉,難重建尊重和互信,當中央強硬以釋法解決,她必須讓步,往往弄個四不像方案出來了結。是故,當林鄭軟性的功夫失效,也從來不懂繞圍子耍硬功夫,香港命途堪虞。

最後,相信林鄭在23條與國民教育,被迫要任內完成之際,她理應先推國民教育。站在港人抗拒政治意識滲入教育立場,必須警惕及靈活擊退惡意的政治滲入。站在開明與策略派的立場,一旦見形勢不對,民主派只能靠投票黯然接受,那麼,必須採取化整為零的策略,任何一個崗位可以調整課程大綱的人,不但要竭力擴濶課程範圍,而且所有知識人集中討論議題,把中國文化、歷史與哲學一切理智甚至叛逆的元素,變成新的文化教育導向,把儒家看似保守迂腐的內容,有利順從威權的內容,精明地選取孟子或新儒家的「精神」出來,甚至兼容佛道哲學,多點映對出僵化而保守政治價值之問題所在,就是處處都能化被動為主動,處處皆見理智、靈動與策略,軟硬兼施,港人珍重的價值才能衝出新路。

核稿編輯:周雪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