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嘴,錢拿去就是了!狂粉最重要的權利,就是向世人炫耀自己的身分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如同中古世紀的贊助制度可以提升贊助人的社會地位,要是贊助Patreon的創作者,也能增加社群地位,那是一個公眾看得見的徽章,有如撐著全國公共廣播電台的雨傘。
文:柔依・弗瑞德-布拉納(Zoe Fraade-Blanar)、亞倫・M・葛雷澤(Aaron M. Glazer)
我們為什麼要迷東西?
直接靠花錢來進行的儀式,例如搶購小賈斯汀的CD,其實十分罕見。除了衣服玩具等授權產品,粉絲活動嚴格來講沒價值,至少用錢來算的話沒價值。很少有粉絲活動的目的,直接是讓錢跑進著迷對象的口袋。粉絲活動與變現(monetization)之間的互動,絕不是傳統上單純的「買家-賣家關係」,不過的確很有關聯。
二○一三年的百威淡啤(Bud Light)粉絲研究發現,粉絲活動增加,的確導致銷售上揚,有時效果勝過標準廣告行銷的預期結果。粉絲在一個月期間,在百威淡啤的臉書上看到啤酒圖片,並被鼓勵分享,帶動傳啤酒福音與社交分享的活動。分享內容是搞笑圖:一張是一隻手像在採摘水果,從樹上拿下啤酒罐。一張是酒從智慧型手機上的啤酒罐照片中倒出。兩張圖都不像傳統行銷,沒強調出產品的優點與價格,也沒告知購買地點。儘管如此,這個強打粉絲文化的四星期廣告,依舊讓銷售相較於控制組多出三・三個百分點。三・三對一個母公司二○一三年光廣告就耗資十五・六億美元的品牌來講,是很大的數字。
讓消費者變粉絲
粉絲活動與粉絲錢包之間的關係,有時更不直接。
理論上,Kickstarter、Indiegogo、GoFundMe等群眾募資網站是利用粉絲團的力量,替未來的計畫募資。每一場募資活動,都讓使用者得以支持一定數量的金額,並得到表達感謝的贈禮。然而實際上運作起來,常像是「預購」制度:替一本書募資的Kickstarter提案者,答應等書出來後,給粉絲一本。粉絲等於是買下那本書,只不過可能得等上好幾個月才拿得到。粉絲通常會拿到答謝禮,例如免運費的優惠。
從真正「出於愛」的粉絲角度來看,這類型的折扣反而有反效果。這類募資的確有時讓粉絲感受到是在支持自己贊同的理念,但有時他們不是以粉絲熱情在參與粉絲活動,只是在遵循傳統的消費者直覺。
由另類與獨立作家、音樂人、藝人組成的產業,似乎試遍創作者與粉絲之間所有可能的商業關係,成功的程度不一。替每一個內容收取幾美分的「微收費」(Micropayment)十分惱人。要求訂閱才能看到內容的「付費牆」(Paywall),讓被引發好奇心的人,找不到可能讓他們大力支持的內容。廣告販售——出售橫幅廣告及其他贊助空間——也在大幅減少,因為廣告支出從代管平台出走,流向社群媒體。周邊產品——放上品牌的襯衫、馬克杯、動物玩偶、托特包——也幫上忙,但衣櫥愈來愈滿之後,效果也愈來愈不彰,畢竟一個人需要的托特包,就只有那麼多。
有時被專輯樂評封為「什麼樂器都自己來」的傑克・康特(Jack Conte),是舊金山音樂人與影片製作人。他的個人風格,不論是他自己的獨立作品,或是他所屬的兩人樂團「葡萄柚」(Pomplamoose)的作品,都具備強烈的獨立製作風。然而,儘管在YouTube上有大批支持者,每週推出播客,還到不少地方巡迴演出,康特到了二○一三年初,依舊未能取得理想中的財務支援,因此和其他人成立了Patreon。
Patreon贊助內容創作的方式,不是販售粉絲文本媒介,例如CD、書籍、報紙、紀念品或廣告空間,而是採取「贊助人模式」(patronage model) :我欣賞你做的事,這些錢你拿去,想怎麼用都可以。這種模式不完全是捐款,但的確不是在購物。
康特表示: 「藝術之所以會從根本上和商業綁在一起,是因為藝術變成可販售的實體物品。」這是一種超現實的婚姻。音樂粉絲如果想向樂團表達欣賞喜愛之情,可能只有一種支持辦法:按下樂團網站上的美國服飾公司(American Apparel)廣告。在粉絲論壇以及臉書與Reddit等平台,人們常講的網路流行語包括: 「閉嘴!錢拿去就是了!(Shut up and take my money!)」與「我向螢幕扔錢,但什麼事都沒發生!(I’m throwing money at the screen but nothing is happening!)」這一類的話表達出真心的沮喪:我想協助你,為什麼不給我幫你的管道?
「藝術家的作品打動你的心,你因此產生想幫助他們的欲望,那是一種非常本能的情感。」康特表示: 「我訂閱一百二十多個YouTube頻道,有時某個影片跳出來,我看了,覺得人生因此改變。如果有個按鈕按下去,可以給那個人一千塊,我會按。」
Patreon不同於Kickstarter及其他群眾募資網站,主要以長期方式贊助創作者,有時甚至是終生贊助,而不是支持僅此一次的計畫。粉絲文本通常免費釋出給一般大眾,在製作過程中獲得贊助。只有死忠的粉絲,才會選擇在財務上支持可以免費獲得的作品——也因此從某方面來講,粉絲與著迷對象之間的商業關係,是最不重要的關係。即便如此,二○一六年時,Patreon網站募集到超過一百萬筆給內容創作者的主動捐款,每個月收到的支持超過六百萬美元。
開發者盛會「AWS Dev Day Taiwan 2023」將於10/20在南港展覽館盛大登場!即刻報名掌握最新技術趨勢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一年一度的開發者盛會「AWS Dev Day Taiwan 2023」即將在今年10月20日於南港展覽館盛大舉辦,邀請各方開發者及雲端技術工作者一起線下相見,掌握技術趨勢!
近年來,隨著技術不斷進步,生成式AI技術已邁入產業應用階段,雲端服務、運算晶片等相關產業也紛紛迎來噴發式的成長。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在今年5月的調查報告中指出,AI帶動伺服器與晶片的硬體需求成長,下半年AI運算風潮將持續滲透至雲端、電商、製造等專業領域;也就是說,跨領域的AI技術開發與雲端應用,亦是未來各大產業的主流發展趨勢。
面對不斷創新、變動的AI技術,開發者該如何掌握趨勢呢?別擔心,AWS即將於10月20日於南港展覽館二館舉辦的「AWS Dev Day Taiwan 2023」,就是開發者及雲端技術工作者們了解技術趨勢的絕佳機會。
AWS Dev Day七大焦點主題,多技能高效開發者的養成之路
今年度開發者大會聚焦各大產業的熱門議題,期待帶領與會者深入了解AWS的全新服務如何幫助開發者提升生產力、克服不同應用場景的開發挑戰。本次活動共包含超過15場以上的議程,內容依技術性質分為「AI雲端技術與產業策略」、「開發者體驗最佳化」與「驅動雲端效能革新」三大類別,並以多軌分場的方式針對以下七大主題深入探討,每位開發者都可以選擇感興趣的領域深入了解:
- 生成式 AI
- 現代化應用開發
- 開發者專案管理
- 開發維運一體化
- 雲端安全與韌性
- 雲端設計原則及架構最佳實務
- 資料庫進階應用

為了保證議程內容扎實、拳拳到肉,AWS邀請各方產業大咖擔任議程講師,包括AWS內部的資深技術講師、企業資深開發者、產業高級主管等重量級人物,深度解說熱騰騰的產業趨勢走向、AWS的服務精華與資深開發者的第一手實戰經驗,邀請與會者站在產業典範轉移的前緣,成為新一代的多技能高效開發者。
AWS Dev Day帶您掌握現代開發趨勢!參與就送多項精美好禮
一年一度專屬於開發者的年度盛會怎能錯過?不只能在現場與眾多技術同好互動交流,還能接觸知名企業的第一手轉型及開發經驗,甚至現場還配有 AWS 的專業技術團隊,提供與會者最即時的服務諮詢。相信不論是尋求突破、創新的執行長、技術長、技術主管,還是期待自我賦能、增廣見聞的解決方案架構師、工程師等開發者,都能在各式議程中找到經驗參考或解決方案。除此之外,只要報名並出席活動,還有機會帶走防風傘、毛氈收納包等活動好禮!有得學、有得拿,不要猶豫了,立即點此報名吧!

AWS Dev Day Taiwan 2023 活動詳細資訊
活動時間: 2023年10月20日(五) 10:00-16:00
活動地點:南港展覽館二館
報名方式:免費參與,立即點此報名
注意事項:報名成功者將於活動前三日收到行前通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