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文評三四五】失敗英雄不寂寞:讀《春宮電影》

【文評三四五】失敗英雄不寂寞:讀《春宮電影》
Photo Credit: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問題是,五分之四的里斯人反對和愛丁堡合併,只有五分之一的人贊成。四比一是大多數啊,老哥,但是仍然合併了!我有點記得很小的時候,每個老人家都說過這些事。現在這些老人家都已經入土為安了,誰會讓後人知道當時那種反人民、反民主的事啊?讓墨菲小子承擔這個重責大任吧!

我與《猜火車》(Transporting,1996)相遇的那一年,被蘇格蘭腔的英語、大麻煙與海洛因等氾濫的藥品攢住我的眼球,搭配快速的剪接,搖滾樂的彈撥,慢慢發現了這部邪典電影(Cult Film)象徵著蘇格蘭獨立運動的脈絡,以及工人階級批判的青年視角下,訴說著一個個無所事事、酷到翻天的次文化成長故事。然而,閱讀厄文・威爾許(Irvine Welsh)原著小說《春宮電影》(Porno),將能見到看到更多影像無法包覆的細節(原著於2002年出版,中文翻譯版則於2009年出版)。相較《猜火車》強調男性氣概的「廢物哲學」,二部曲《春宮電影》不全然是個血脈賁張式的次文化成長小說,而是描述10年後,這群蘇格蘭「失落的一代」試圖找到更為貼近社會的生存法則。

《春宮電影》承續《猜火車》多視角的敘述模式,每個角色依舊分節呈現各自在同個場景中的行動邏輯與心理變化,主線故事是要透過拍攝成人電影,想在娛樂產業中大撈一筆。然而小說和電影的改編策略略有不同,雖然同樣瀰漫失敗和投機的調性,小說文本與影像改編存在著差異性的觀點。

小說中主要的女性角色妮姬,以及拍攝情色電影的主敘事線,兩者到了電影消失殆盡。電影或是因為票房考量,迴避了性工業的議題,轉而更為全面性的呼應蘇格蘭日益堅定的獨立意識、在全球資本主義發展下被首都愛丁堡邊緣化的里斯區(Leith),以及其沒落頹喪的港灣風景。

在《春宮電影》小說裡除了賽門(變態男)、馬克(懶蛋)、法蘭科(卑比)、墨菲(屎霸)等四位主要男性角色之外,有一個沒有出現在第一集,但卻是續集中份量最重的女性角色-妮姬,她可以說是整個故事中最為關鍵的旁觀者,也是介入者。妮姬作為一位到愛丁堡大學唸電影的英格蘭人,她清楚意識到故鄉瑞丁與蘇格蘭的差距,為了負擔高額學費而在色情三溫暖中兼職。在一次蘿倫質疑她打工的正當性時,妮姬反擊說:

親愛的,你是蘇格蘭人,妳不必擔心錢,你上大學有公費(46)

這句台詞明白地揭示了空白的「英國人」主體,在蘇格蘭就讀大學的英格蘭學生妮姬需要付全額學費,而蘇格蘭學生蘿倫則免費。國人口中的「英國」其實是「大不列顛及愛爾蘭共和國」,包括英格蘭、威爾斯、蘇格蘭、北愛爾蘭,在英文中這些名稱全是國家(country)。近年來蘇格蘭人對「英國」的認同日益下降,2014年蘇格蘭舉行獨立公投,雖然最後失敗了,但仍有高達44.7%的選民支持獨立,也迫使當時的英國首相柯麥隆承諾,給予蘇格蘭更多的財政權。上述的對白即點出對英格蘭與蘇格蘭大學教育資源的差異性,涉及族群與階級的反思。

AP_562783326041
Photo Credit:AP/達志影像
英格蘭、蘇格蘭兩國間的對峙情勢反應在各種政治、文化面相上,不只是在《猜火車》系列電影、小說裡頭,你也會注意到蘇格蘭人從來都不支持世界盃足球賽的「英格蘭」隊,更別說《英雄本色》裡頭那個高喊「自由」的威廉華勒斯。在歐陸分離主義氣息瀰漫的21世紀,2014的獨立公投蘇格蘭獨立派得到了接近5成的選票;隨著脫歐公投結果出爐,蘇格蘭又再度響起獨立的聲音。

此外,妮姬過剩的情慾讓他與教授之間保持著肉體關係,強悍的性格裡平衡男性角色,並嘲諷著一群失敗的英雄,或可視作家對性別霸權的批判。譬如透過妮姬的角色諷刺她的一段師生戀關係:

年齡會讓大部分的女孩轉變成女人,但是年紀卻不會讓男孩變成男人。這一點,真的很讓我羨慕男人,他們愚蠢幼稚,自我耽溺,我真的想跟他們看齊,因為老是承受他們的愚蠢幼稚,實在有夠累。(31)

《春宮電影》不僅加入了女性角色妮姬,她的室友蘿倫與黛安一同累積的姐妹情誼,相較於男性角色的莽撞、復仇的獸性、對藥物的依賴,創造了另一個相對理性的焦點。儘管性保守的蘿倫與慾望無窮的妮姬性格上天差地遠,但兩人互為其依靠;曾和馬克於《猜火車》發生一夜情的黛安,到了《春宮電影》裡更搖身一變為一位研究色情行業的碩士生,撰寫論文期間再次遇上自阿姆斯特丹歸來的舊情人馬克,這樣一搭一唱,最後又是一次黑吃黑,連賽門的情人妮姬也跟著馬克和黛安的腳步選擇背叛,賽門和法蘭科再次人財兩失。

女人這回佔了上風。

除了女人之外,《春宮電影》更加著重於里斯區的空間建構,墨菲努力嘗試戒除藥癮,但因為勞工條件日趨低落,屢屢回到藥物懷抱,以致於戒毒始終沒有完全成功。儘管如此,《春宮電影》裡的墨菲以不主動介入其他三人的計畫,他跑到了蘇格蘭國家圖書館,蒐集里斯的歷史文獻、報章雜誌與檔案,想為自己居住的城市寫史。這個寫作計劃的起點,是墨菲在圖書館中月讀史料時發現,1920年里斯市和愛丁堡市舉行的合併公投案,實際是反民主的黑暗歷史:

問題是,五分之四的里斯人反對和愛丁堡合併,只有五分之一的人贊成。四比一是大多數啊,老哥,但是仍然合併了!我有點記得很小的時候,每個老人家都說過這些事。現在這些老人家都已經入土為安了,誰會讓後人知道當時那種反人民、反民主的事啊?讓墨菲小子承擔這個重責大任吧!(187)

屎霸 春宮電影
Photo Credit:Sony
儘管《春宮電影》電影裡頭仍舊安排了墨菲執筆寫作,但與小說裡墨菲立志要為里斯寫一部另翼的歷史,電影裡削減了小說中的地方性敘事的主軸。

在這場合併公投案中,贊成兩市合併得到4,340票,反對合併則有26,810票之多,但最終還是讓英國(英格蘭)國會通過合併案。為了不讓這段兩個城市間的歷史灰飛煙滅,作者讓墨菲從這件開始書寫,不啻是透過重寫歷史來召喚地方性與人民集體記憶的敘事策略。墨菲的書寫行為體現了城市物質性、空間感與歷史維度的人文關懷,依靠一位藥物成癮者的筆,戲謔地拆穿英格蘭、乃至蘇格蘭的大敘事神話。

然而,這個策略在電影劇本中則轉向了批判性微弱的後設敘事,墨菲成為鎮日書寫小說的老文青,寫的就是《猜火車》的故事。這個設計削弱了小說的在地認同;電影版中,導演將拍攝成人電影的小說情節全部拿掉,反而是讓賽門專心經營酒吧與色情按摩店,理所當然地遭受了當地黑道勢力的反撲,導致酒吧變成了法蘭科與馬克的決鬥場景,法蘭科再度回到監獄,而馬克則是回到里斯老家。

《春宮電影》是一部反英雄小說,透過慾望與藥物的流動、成人娛樂產業的系譜式描繪,體現了蘇格蘭長期在資源分配不均、多元族群認同,以及歐盟之間互相依存的依賴邏輯下,對英格蘭國族神話的質疑。就在2016年「歐盟公投」後,脫歐的結果助長英國保守黨的氣焰,卻也令蘇格蘭獨立意識更為凝聚,如此看來,本書是具先見之明的後國家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