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版本的「中國夢」:當習近平高呼國家富強,農村女孩卻詢問「我還可以做什麼樣的工作?」

兩個版本的「中國夢」:當習近平高呼國家富強,農村女孩卻詢問「我還可以做什麼樣的工作?」
Photo Credit:kris krüg CC BY SA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腐敗橫行、環境污染和貧富差距的中國,究竟什麼是「中國夢」?

(影片:中國夢想者 Chinese Dreamers

導演:Sharron LovellTom Wang;紀錄片導讀:Evan Osnos

夢,在最真實的意義上,是一場獨角戲。它既無法被一個團隊創造,也不能大批量地複制。無論如何努力,你也無法強迫你的鄰居編織出你所憧憬的夢。

而那潛在且不確定的「中國夢」能量卻存在這一事實中。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3年提出的這一概念,作為中國政治新的核心座右銘,體現了中國共產黨正在嘗試著去響應人們的憧憬,同時,有心也好無意也罷,他對公眾的想像發出挑釁般的邀請。

在一個長期以集體性詞彙界定自身利益的國家中,人們已不再等待自上而下的、對於個人目標和奉獻的認可。曉雯這部富有洞察力的短片電影告訴我們,「中國夢」並非是個標語,而是那些將會決定中國未來的青年男女們的執著。

我們有一位來自河南的農民工,他這樣描述自己在首都的簡樸生活:「在北京,這張床是我擁有的全部。」而一位農民的女兒,她決心去尋找「一個可以自由想像的空間」。我們還有,一個一心想「真正提高普通中國人生活水平」的理想主義學生。

他們生活在一個照片自拍、充斥著耳機與智慧型手機影片的時代。每個故事都向我們展示著,在一個人口比澳洲全國都多的城市裡,人們可以一邊飽嚐孤獨,一邊因對夢想的渴望而清醒。

本文獲中參館授權刊登,原文請見:Chinese Dreamers

你有最想看什麼主題的國際媒體報導嗎?快來關鍵論壇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