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眾神》小說選摘:在這世界的邊緣,神祇終將遺忘我們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影子出獄那天,彷彿走入了另一個地獄。深愛的妻子死了,而且與他的好友有染;他獲得了自由,但除了自由一無所有。回程路上,影子遇到一個神祕的獨眼老人。老人的名字叫星期三,聲稱自己是神,預言美國將掀起一場神的戰爭。而影子必須擔任他的保鑣,陪他橫越亞美利堅、招兵買馬。
眾人大笑歡呼。他們開始認真地以斷枝或泥土建造廳堂,並用圍欄圍起,即使他們知道自己是這新大陸上唯一的居民。
廳堂完工之日,下了一場暴風雨。正午的天色竟如子夜一般漆黑,白色的焰火撕裂天空,隆隆雷聲震耳欲聾,他們為了祈求好運而帶上船的貓躲在拖上岸的大艇後方。凶暴猛烈的風雨竟讓眾人歡笑起來,互相拍打背脊,說著:「連這麼遙遠的地方,雷都跟來啦。」他們心懷感激地歡慶,飲酒作樂,直到舉步蹣跚。
那晚,在幽暗的廳堂內,吟遊詩人為眾人唱起久遠的歌謠。他歌頌天父奧丁勇敢而高尚地捨生取義,如同其他人也為祂犧牲一般。他歌頌天父帶著被斧尖刺穿的傷口,流著血在「世界之樹」上吊了九天九夜。他歌頌天父在痛苦中學得的一切:九個名字、九種符文、十八種咒語。吟遊詩人唱到天父身上被斧頭刺穿的傷口時,猶如自己就是天父,在苦痛中嘶吼尖喊。眾人皆戰慄不已,彷彿都感受到同樣的痛苦。
第二天,那個屬於天父的日子,眾人發現了印第安人。那是一個矮小的男人,黑色長髮像烏鴉翅膀一般黑,膚色如赭紅的黏土。他說的話無人能懂,即使是曾去過赫丘力士之柱、通曉地中海商人方言的吟遊詩人也不懂。這位陌生客的身上披著羽毛與皮毛,編成辮子的長髮綴飾著細小的骨枝。
眾人帶他進入營地,供他烤肉與烈酒。這男人只喝了不到一杯獸角杯的蜜酒,便搖頭晃腦、蹣跚高歌,眾人不禁哄堂大笑。他們灌他喝更多酒。不多久,男人便蜷曲睡倒在桌下。
接著,兩人扶著男人的肩膀,兩人托起他的腿。四人將他扛上肩,看起來像是八腳馬。他們扛著男人走在隊伍前頭,走向可以瞭望海濱的梣木小丘。他們將繩子繞上他的脖子,將他高高吊在風中,做為「絞刑之主」天父的獻祭。男人的身子在風中晃蕩,面色逐漸紫黑,舌頭外吐,眼球突出,陰莖勃起堅硬,甚至能掛住皮製頭盔。眾人歡呼高叫,驕傲地將祭品送至天國。
次日,兩隻大烏鴉飛至男人的屍體上,各據一方肩頭,啄食臉頰與眼睛。眾人明瞭天神已接受他們的祭品。
那是個漫長的冬天。他們飢腸轆轆,卻因希望而歡愉。他們知道,當春日來臨,他們將遣船航返北地,帶回開墾者與女人。天氣逐漸寒冷,白晝漸短,某些人出發尋找印第安人的村莊,希望能找到食物或女人。在那焰火曾經燃燒之處,那遭人遺棄的營地裡,他們一無所獲。
仲冬某日,遙遠寒冷的太陽猶如一枚銀幣,他們看到印第安人殘缺的屍身已被人從梣木移下。當日下午,天上紛紛飄起隆雪。
北地來的人們關上營地大門,於木牆之後避冬。
那夜,他們經歷了印第安人的屠殺宴:五百個印第安人對上三十人。印第安人攀過高牆,在接下來的七日內,以三十種不同的方式殺了那三十人。於是這些航海員被歷史與族人給遺忘了。
印第安人拆卸牆垣,焚燒村落。遠遠拖上岸的倒置大艇也被燒掉。他們希望這些膚色蒼白的外地人只有一艘船。燒了船,便能確保再也沒有北方人能上岸。
一百年後,紅髮埃里克的兒子「幸運雷夫」再次發現這塊陸地,他將這塊土地取名為「文蘭地」。在此等待他的是他信仰的眾神:獨臂逖爾、「絞刑之主」奧丁,以及雷神索爾。
祂們已在此處。
祂們已等候多時。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美國眾神(限量影集版書衣)》,木馬文化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作者:尼爾・蓋曼(Neil Gaiman)
譯者:陳瀅如、陳敬旻
引起最多討論的當代小說經典,結合奇幻、恐怖、懸疑、公路電影等元素的類型文學,為美國所寫的失落神話。《雙面人魔》編劇 布萊恩富勒+《古戰場傳奇》Starz頻道,聯手改編當代奇幻大師尼爾‧蓋曼最經典作品,2017年,眾神降臨!
「神如果被人遺忘,會怎麼樣?」
「祂們會死。」
影子出獄那天,彷彿走入了另一個地獄。深愛的妻子死了,而且與他的好友有染;他獲得了自由,但除了自由一無所有。回程路上,影子遇到一個神祕的獨眼老人。老人的名字叫星期三,聲稱自己是神,預言美國將掀起一場神的戰爭。而影子必須擔任他的保鑣,陪他橫越亞美利堅、招兵買馬。
星期三說,百年前,眾神與來自全世界的開墾者一起來到美國。當新移民在這塊大地住下,眾神也期盼在這塊土地獲得新的信徒。然而,隨著時間流逝,人們遺忘舊神、開始有了新的信仰――電視神、科技神、信用卡神。這些新神受到現代人的崇拜,一身光鮮亮麗,舊神卻越發落魄潦倒,成為邊緣「神」。祂們住在殘破的屋中,為了維生而當妓女、做工人、開計程車。當星期三來到祂們的門前,這些神或哀傷、或憤怒、或羞愧地說――
讓我們面對事實,這塊土地根本不在意我們,
年老諸神啊,這裡是沒有神的新大陸。
新神崛起,舊神衰亡。
這就是美國,眾神墮落的地方。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彭振宣
Tags:
南投縣13鄉鎮農特產品──濁水溪線篇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南投縣位處台灣中部,為台灣唯一不臨海的內陸縣及地理中心,也是海拔落差最大的縣市,海拔由高至低最高相差3000餘公尺。得天獨厚的多層次海拔亦孕育出多樣化的農特產品,例如花卉、竹藝品、香蕉、甘蔗、紹興酒、紅茶、高山茶等等,本文將再深入介紹「南南投」各鄉鎮的鄉鎮與農特產品,若有興趣不妨來南投晃晃吧!
南投縣位處台灣中部,為台灣唯一不臨海的內陸縣。縣內不只有台灣最高峰「玉山」、最大湖泊「日月潭」、台灣最長河流「濁水溪」之源頭,更是台灣海拔落差最大的縣市,從450到3600公尺,最高相差3000餘公尺。多層次的海拔亦孕育出南投農業多樣化的農特產品,例如花卉、竹藝品、香蕉、甘蔗、紹興酒、紅茶、高山茶等等。
南投13縣,依地理位置分為:
烏溪線:埔里鎮、國姓鄉、魚池鄉、仁愛鄉、草屯鎮、中寮鄉
濁水溪線:南投市、名間鄉、鹿谷鄉、竹山鎮、集集鎮、水里鄉、信義鄉
以下介紹「濁水溪線」各農業鄉鎮與農特產品:
南投農業特色-南投市
南投市位於南譨縣西北方,鄰近台中市,貓羅溪貫穿其間,河谷溝渠縱橫,灌溉便利;溪兩側東為南投丘陵,西為八卦山台地,皆屬平坦紅壤土質,與河谷狹小平原,均肥沃適合農耕,故農產品非常豐富。南投市沖積平原區盛產稻米,品質佳、暢銷全國;八卦山台地,地勢平緩,日照充足,以青山茶、生薑、鳳梨、荔枝生產為主;而丘陵區,以香蕉為大宗,亦有龍眼及文旦,為饕客最愛。
南投市農特產品:蘭花、野蘭、青山茶、番茄、絲瓜、荔枝、鳳梨、木瓜、龍眼、文旦、杮子
南投農業特色-名間鄉
名間鄉位於南投縣西側,濁水溪北岸,八卦山台地處,其台地地勢平坦,村落遍佈,農業發達,且有台3及台16兩線省道於此交會,交通發達。名間鄉平原區引濁水溪灌溉,土壤肥沃,生產的濁水米,粒粒飽滿甘甜,日據時代即是重要外銷商品;本鄉栽植於泉水之水蕹菜,鮮脆爽口、富纖維素,為島內少數特有蔬菜;松柏長青茶風行國內外,產值達10億元以上,台地植茶面積超過90%,為國內茶葉主要產區。極目望去,一望無際皆為青翠茶園。
名間鄉農特產品:濁水米、鳳梨、通天草、生薑、水蕹菜山藥、茶葉
南投農業特色-鹿谷鄉
鹿谷鄉位於南投縣西南方,海拔約800公尺上下,為氣候濕潤丘陵地形,年均溫25℃,雨量充沛。終年雲霧籠罩,加上土壤富有機質,所以適合茶樹生產,當地盛產「凍頂烏龍茶」已是台灣最知名的茶種。鹿谷鄉70%居民以茶葉生產為業,為全島唯一依靠單一生產作物為經濟來源之鄉鎮,經多年推廣改良,品質穩定,茶葉因地處高地,產值通常較平地茶葉為高,且因價格穩定,居民享有極高生活水準;除此之外,除茶葉外,竹筍、山芹菜及鱒魚養殖也是本鄉特產。
鹿谷鄉農特產品:凍頂烏龍茶、竹筍、山芹菜、良質米、明日葉、鱒魚、茶梅
南投農業特色-竹山鎮
竹山鎮位於南投縣南端,靠近雲嘉地區。境內有濁水溪和清水溪環繞。為海拔1,600公尺以下山地丘陵地,其山林佔全部面積之80%,因氣溫、雨量適中及少強風,適宜竹類生長,以盛產竹子而得名。本縣竹筍產量屬全國第五位。農產品主要為竹類產品為主,農產主要仍以竹類產品居最大宗,鮮筍類以冬筍、桂竹筍暢銷全島,各種筍類加工製品,更為多樣,為全國筍類最大供應產區;相關的竹製藝品,在居多藝術家投入和學校產學合作下,竹藝品除了美感外,更增加現在科技的應用,如LED竹檯燈、竹製涼蓆、電動竹扇等。
竹山鎮農特產品:冬筍、春筍、桂竹筍、麻竹筍、綠竹筍、筍乾、桶筍、筍絲、筍茸、醬筍、竹山紅番薯、破布子、烏龍、金萱、翠玉茶葉、番茄、巨峰葡萄
南投農業特色-集集鎮
集集鎮位於南投縣中部,濁水溪北岸,為南投縣最小的鄉鎮。其腹地狹小且多山,但古蹟,與在地美食甚多且頗受好評,人文藝術濃厚。近年推動綠色隧道與鐵道觀光活動有成,集集小鎮已成為國內知名的新興旅遊勝地。因集集腹地小,溪岸平原面積有限,主要農作為廿世紀番石榴及榮獲國產水果品牌認證的「紫水晶」巨峰葡萄。另外,山坡丘陵所產的香蕉,因氣候地質事宜,其香蕉香氣芬芳,口味甘甜可口,為知名山蕉;而紅龍果和糯米荔枝核小肉甜為近年新興水果,甜度高、品質佳,數量有限,深受消費者喜愛。集集鎮知名花卉為向日葵,大而豔麗頗受歡迎。
集集鎮農特產品:糯米荔枝、廿世紀番石榴、山蕉、巨峰葡萄、紅龍果、向日葵
南投農業特色-水里鄉
水里鄉位於南投縣中部,濁水溪上游,係本縣進入山區之隘口。水里鄉境內有陳有蘭溪、水里溪及濁水溪,溪流河谷交錯,周圍高山圍繞,氣候溫和;集集線鐵路終站車埕位於鄉境,水里也為新中橫公路之起點。水里鄉主要農作物為高山茶和青梅,茶園約在海拔1,000公尺左右,屬玉山茶區,茶色清澈,入口回甘,深獲茶友喜愛。境內青梅,鮮脆多汁,品質優良,為外銷日本之主力,近年發展多樣口味梅製品,以「天山梅」打響名號。新中橫沿線所產「黑紫玉」巨峰葡萄榮獲國產水果品牌認證,冬季品質尤佳。
水里鄉農特產品:高山茶、青梅、愛玉凍、國蘭、華盛頓臍橙、十月龍眼、茂谷柑、鹿茸、香蕉、水蜜桃、巨峰葡萄、苦茶油
南投農業特色-信義鄉
信義鄉位於南投縣東南部,為境內最大鄉鎮,亦是縣內兩個山地鄉之一,面積廣達面積1422.42平方公里。信義鄉內高山峻嶺,溪流蜿蜒溪谷平地較少,為玉山國家公園入口處,新中橫公路上的重要據點,縣內居民以農作為主。信義鄉氣候溫和,但因高海拔,日夜溫差大,以致蘊育了許多品質優良的農特產品,如青梅、夏季蔬菜、花卉、愛玉子、苦茶、雜糧、蓮霧及知名巨峰葡萄(玉珠)等。另外,溪谷山間養殖鱒魚、香魚、切花、土雞等。信義鄉擁有號稱「全台最會搞行銷」的信義鄉農會,擅長包裝農產品,並結合當地東埔溫泉及觀光果園,突破了農業發展遲緩的障礙,開拓了山地鄉農業觀光發展的新境界。
信義鄉農特產品:青梅、巨峰葡萄、紅肉李、芭樂、番茄、玉山茶、高冷蔬菜、轎摃竹筍、野菜、香魚、高級切花、苦茶油、愛玉凍
以上廣告由南投縣政府農業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