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階級複製」正在世襲,別期望政府會打破現況

「階級複製」正在世襲,別期望政府會打破現況
Photo Credit: 401(K) 2012@Flickr CC BY-SA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社會上常見到有文章鼓吹成功人士創業的故事,接著開始抨擊那些「魯蛇」就是不努力才魯,可是實際上很多人一開始的起跑點就不一樣,「教育能翻身」這句話只說對了一半。階級複製正在形成,而翻身機會會越來越少。這篇文章告訴你如果階級複製不能打破,你能怎麼應對。

第四,累積實力,享受孤獨。既然起跑線已經不一樣,那就要把僅有的資源(時間、金錢)花在刀口上,而這過程可能要犧牲玩樂時間、犧牲購買慾望、過得比別人更辛苦一些。有句話不是這麼說嗎?可怕的不是努力的人,而是比我們聰明又比我們努力的人,這句話的古語版是「大禹之聖,且惜寸陰;陶侃之賢,尚惜分陰,又況賢聖不若彼者乎?」

第五,學會「槓桿」。我們玩不起財務槓桿,但可以用「資源槓桿」、「夥伴槓桿」。企業總會釋出一些機會(為了人才)給年輕人,累積實力,在機會來的時候能借用大企業的資源,創造自己的舞台。同時,也能找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互相學習,畢竟一個人學習很慢而且很孤獨,一群人學習還能互相拉拔,相互解答。

額外,把握機會。這是很可遇不可求的,當機會來臨的時候,要盡力抓出它,成為風口上的豬(但記得要趕快長出翅膀,免得跌死)。亂世之中有一群有能力的平民把握住機會,造就出韓信、劉備、朱元璋這樣的人。

清朝讀書人,只要依循科舉,讀著四書五經,考上就能有不錯的發展。忽然新學來了,成為顯學,那些捧著儒學的讀書人頓時成了「結構性失業」這肇因於工業革命。而現在教育依循工業生產線思維設計,依循讀好書、好大學、大企業,就能有不錯發展,這個公式目前也開始失靈了,你覺得下一個機會在哪?

對了,如果你的家庭稱不上富裕,但也還能支持更多的學習(如生活費、支持交換參訪志工、雙修),不要自以為很有志氣得說要靠自己打工賺錢不靠家裡(除非這樣能收獲更多),而是要想辦法利用自身的資源來擴大優勢(你有看過企業家說要放著大好資本不用然後歸零重來嗎?)。如果你是資本階級,就別放著資本階級的資源不用然後去玩中產階級的遊戲,這樣不會比較好。附帶說一下,巴菲特跟比爾蓋茲,兩個首富也是有一點靠家裡的!

最後最後,再說一次,我們可以想辦法對政府施壓、對企業拒買、對政客要求,但除了這些之外,不要真的期盼政府真的能當納稅人的好靠山。

本文原發表於作者網誌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