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說他是餓死的:朱自清雖然拒領救濟糧,卻一路吃到掛

別再說他是餓死的:朱自清雖然拒領救濟糧,卻一路吃到掛
Photo Credit: *嘟嘟嘟* @Flickr CC BY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中國,有一位和夏目漱石一樣被胃病困擾的作家,他得胃病的原因,倒不全是因為多思,而是因為貪吃。 更奇怪的是,這位作家去世之後,我們長期以為,他是不領救濟糧餓死的。他便是朱自清。 

文:李舒

他取盒置我近處,說:「吃啊!」但我才吃了兩三枚,他便拿了一只鐵罐,將那些餅都收進去了,並嚴密的蓋了。

在伊豆半島旅行時,特意住了修善寺的菊屋旅館。這裡以溫泉而著名,1910年8月,被胃病糾纏、痛苦不堪的夏目漱石曾經特意到這裡休養。結果卻胃出血,病情惡化而不治。

胃病似乎是作家們常有的毛病,在夏目漱石的筆下,也常常可見治療胃病的片段。有趣的是,從小說到日記,漱石處處在吐槽胃病偏方、雜方,養生技巧無窮無盡,他覺得基本都是坑爹。比如《我是貓》裡說得好:「多年來為了醫治胃病,我討了一切可能討到的藥方試過,但都是徒勞。只有昨夜喝下的三杯紹興老酒委實奏效。」漱石的醫生認為,他常年受胃病困擾,是因為脾氣太過暴躁焦慮,也常提醒他養胃即是養心,凡事想開,胃病才能痊癒。

在中國,有一位和夏目漱石一樣被胃病困擾的作家,他得胃病的原因,倒不全是因為多思,而是因為貪吃。

更奇怪的是,這位作家去世之後,我們長期以為,他是不領救濟糧餓死的。他便是朱自清。

朱自清被餓死的出處,來自「最高指示」。中學課本中,有一篇毛澤東的著名文章〈別了,司徒雷登〉,文章中,毛澤東寫道:「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聞一多拍案而起,橫眉怒對國民黨的手槍,寧可倒下去,不願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

美國對中國發放救濟糧,是1948年6月。法幣貶值嚴重,高校的知識分子,可以憑配給證低價購買美國援助的麵粉。教授們發動拒領「美援」麵粉活動,是為了抗議國民政府在美國支持下,任用前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甯次為軍事顧問的事件。北京、上海、天津等萬餘名學生都進行了示威遊行,朱自清、金岳霖、張奚若吳晗等北平各大學教授百餘人聯名發表宣言,抗議美國扶植日本,並拒絕領取「美援」麵粉。

1948年,吳晗拜訪了朱自清,帶去的便是這份〈抗議美國扶日政策並拒絕領取美援麵粉宣言〉,宣言的內容是這樣的:

為反對美國政府的扶日政策,為抗議上海美國總領事卡寶德和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對中國人民的誣衊和侮辱,為表示中國人民的尊嚴和氣節,我們斷然拒絕美國具有收買靈魂性質的一切施捨物資,無論購買的或給予的。下列同仁同意拒絕購買美援平價麵粉,一致退還購物證,特此聲明。1948年6月17日。

這時候,朱自清因為嚴重的胃病,身體已經非常虛弱,之前吳組緗去看望他,發現「他忽然變得那樣憔悴和萎弱,皮膚蒼白鬆弛,眼睛也失去了光采,穿著白色的西褲和襯衫,格外顯出瘦削勞倦之態⋯⋯他的眼睛可憐的眨動著,黑珠作晦暗色,白珠黃黝黝的,眼角的紅肉球凸露出來;他在凳上正襟危坐著,一言一動都使人覺得他很吃力。」親歷者吳晗所看見的朱自清也差不多如此。吳晗回憶了當年徵集簽名的事情時說:「我拿著稿子去找朱自清先生,當時,他的胃病已很重了,只能吃很少的東西,多一點就要吐,且面龐瘦削,說話聲音低沉。」

朱自清在吳晗的宣言上簽了字,這天的日記裡,他說:

此事每月須損失600萬法幣,影響家中甚大,但余仍決定簽名,因余等既反美扶日,自應直接由己身做起。

這確實是實情。朱自清的兒子朱喬森回憶當時的情況時也說:「拒絕購買每月的兩袋美援平價麵粉,相當於全家的收入每月要減少五分之二。父親雖是當時薪水最高的教授之一,但每月的全部薪水也只能買三袋多市價麵粉,家庭人口又多,每天兩頓粗糧,還得他帶著一身重病,拚著命多寫文章,才能夠勉強維持下去。雖然他的胃病已經發展到極其嚴重的地步,簽名的前幾天體重已減到38.8公斤,迫切需要營養和治療,但他還是毅然決然的在宣言上簽了名,並在幾天後主動把配購證給退了回去,拒絕了這種『收買靈魂性質』的施捨,表現了我們民族的尊嚴和氣節。」

所以,朱自清不領美國的救濟糧,是事實。

可是,這並不代表朱自清是因為拒領「美援」麵粉而餓死的。在拒領「美援」麵粉之後,日記裡並沒有提及自己饑餓的感受,常常出現的,是「飲牛乳,但甚痛苦」、「晚食過多」、「食慾佳,終因病患而克制」、「吃得太飽」、「仍貪食,須當心」、「食藕粉,即嘔吐」等語句。

他的胃病,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1924年,他受夏丏尊之邀,到寧波白馬湖畔的春暉中學教書。那時的日記裡,還沒有出現「胃不適」的字樣,但說朱自清是美食愛好者,一點也不冤枉他。興沖沖去名店買開花饅頭,結果賣完了,雖然很「悵然」,但還是買了蛋糕和小麵包;晚上閱卷到12點,很愉快的吃加了糖的綠豆稀飯;下雨天,「甚以為樂」的是吃著香蕉背詩;到吳江冷家吃飯,吃了「以洋菜糜和杏仁露凝成」的杏仁豆腐,還有鹹蛋、綠筍和鯽魚,興奮的評價菜很出色,和主人聊的,卻是如何和燒飯的女主人離婚,從而可以娶「第三者」。他寫了〈別後〉一詩,寄給朋友看,朋友說,想起的是他在「那間冷清清的房裡吸菸吃楊梅」的光景。

最生氣的事情,不是朋友不借錢,居然是朋友買了苔菜餅,「他取盒置我近處,說:『吃啊!』但我才吃了兩三枚,他便拿了一只鐵罐,將那些餅都收進去了,並嚴密的蓋了。」

1924年11月16日,因為吃了酒,他有點「腸胃不舒」。這是他第一次感到「腸胃不適」,可他並不甚在意,只說是因為吃飯時,旁邊有愛講黃段子的人。1931年,再婚了的朱自清當時任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於1931年利用學術休假,在英國倫敦皇家學院和倫敦大學註冊旁聽。根據上個世紀30年代清華的規定,教授們在校工作五年,就有一年的學術休假,由學校資助去外國訪問進修。有意思的是,朱自清在英國時,有兩次夜裡做夢,夢見清華沒有繼續聘他為教授,理由是他在外國文學上的學養上尚有不足。夢醒,全身冷汗,這也是胃病的原因之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