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希望看到「英國的」蘇格蘭,還是「獨立的」蘇格蘭?

你希望看到「英國的」蘇格蘭,還是「獨立的」蘇格蘭?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蘇格蘭獨立運動首先必須追朔到歷史,一如他的成功與失敗都和大英帝國緊緊相連。

同意新生的獨立蘇格蘭加入歐盟帶有政治意涵,意味著獨立不代表連帶退出最重要的區域組織-歐盟。在會員國申請這件事情上需要所有會員同意,現任歐盟執委會主席就曾在今年初表明該申請案「不可能」通過,因為難以讓所有會員國同意。目前這件事毫無頭緒,蘇格蘭獨立後能不能加入歐盟已經成為獨立運動的一個隱憂。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不只有歐盟不太樂見蘇格蘭獨立,英國的最大盟友-美國已經表明不贊成此事。包括現任總統歐巴馬和前任國務卿希拉蕊,都在公開場合當中呼籲蘇格蘭留在英國,維持一個「強大而統一的聯合王國」。顯然地,這樣的呼籲並沒有嚇跑薩蒙德。諷刺的是,英國和美國緊密的關係,倒是提供一個政治理由給一些歐洲人支持蘇格蘭獨立。在某一場學術研討會當中,一位教授表明他希望蘇格蘭獨立,以期能稍微削弱過於趾高氣昂的美國(也許他是開玩笑)。

但是我們仍不可輕忽蘇格蘭獨立帶來區域上和國際上的衝擊。區域上會鼓勵加泰隆尼亞或者威尼斯的獨立運動更進一步;國際上,除了減弱美國的影響力,筆者認為倒是提供一個非常正面的例子,來解決一個地區追求獨立的政治分離問題。蘇格蘭公投有足夠的時間辯論,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正面面對該議題,最後以公投的方式和平處理。這樣的處理手段比起許多世界上以武力解決的地區來的好許多,如急就章的克里米亞公投就毫不可取。

這也給台灣一點啟示,如果未來台灣需要用公投決定兩岸關係,那麼就應該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公眾討論,以期將各式各樣的問題考慮周到(以及恐怕躲不過的各式各樣的謾罵與攻訐)。公投應當公平公開並且各方都有心理準備任何結果,不過在此之前恐怕得先修改我們門檻高的莫名其妙的公投法。蘇格蘭為了讓更多人可以參與,這次公投還特別將投票年齡下降到16歲,並且所有登記居住於蘇格蘭的英國公民、歐盟民眾和英聯邦民眾都可以參與。

當然,蘇格蘭和台灣是完全不同的情況。蘇格蘭人在英國是完全平等的公民,在實質運作的議會當中有一定名額的議員,也可以平等地進入政府工作,甚至當上首相。歷史上在過去3百年中都處於一個中央政府之下,而且一同享受承擔帝國的榮辱興衰。筆者深切希望9月18日公投之後蘇格蘭留在英國,不僅僅是因為蘇格蘭留在英國對蘇格蘭更有利,而獨立出去代價沉重也難保有更好的未來;更私心因為筆者對蘇格蘭的情感是英國的蘇格蘭,而不是獨立的蘇格蘭。

參考資料

本文獲洞見Insight-國際事務評論網授權刊登,原文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