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圖輯】生存以上,生活以下:七張圖帶你看無家者的真實生活

【圖輯】生存以上,生活以下:七張圖帶你看無家者的真實生活
Photo Credit: 人生百味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一般人對於無家者的生活狀況無從瞭解,造成了許多誤解與汙名化的標籤,這類負面印象通常只會造成傷害。而這篇由「人生百味」所製作的圖輯,將帶您更認識那些與我們其實沒甚麼不同的無家者們,以及幾個相關的活動與資訊。

文:人生百味(製作小組:陳佳恩、蘇靖雅、周丁丁、岑家忻)

A:「那個阿伯又躺在地上呼呼大睡了。」

B:「好手好腳不去工作,難怪會變街友。」

C:「其實七成以上的無家者是有工作的,只是工作極不穩定,難以維持安穩的生活。」

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經驗,在路邊看見正在休息的無家者,內心閃過疑問:為什麼大白天在這裡睡覺?

「好吃懶做、有礙市容、打架鬧事……」,是我們從新聞媒體看見、路上瞥見,所描繪出對無家者的印象,人們往往憑己所見,並認為那是一切的事實。究竟無家者吃什麼、做什麼工作、生活上會面對那些困難?而一般人又能透過什麼行動參與無家議題?

是時候打開懶人包一探究竟了,我們想說:為了生活而努力、賺錢滿足自己的慾望;遇到困難時期望有人伸出援手;渴望被傾聽,這些是你、是我、也是無家者,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的生存及生活條件。會不會其實,我們沒有那麼不一樣?

人生百味 無家者
Photo Credit: 人生百味

總是在不知不覺中,以自身、或是既定印象中的作息檢視身旁的人,但這個世界上其實有著各種各樣的生活方式,只是你我知道得多或知道得少。

當上班、上課時間經過北車,看到無家者熟睡的身影,下了「好手好腳不工作」的註解時,殊不知,他們可能是因為清晨四五點去排卻排不到工作,無奈之餘,只好先補個眠,再來煩惱今天該如何度過。

一起從這系列懶人包來認識: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和無家者們的日常在哪些地方不同呢?

人生百味_無家者 懶人包
Photo Credit: 人生百味

大多數的無家者礙於學經歷、年紀、身體狀況等外在條件不夠優異,僅存的就業選項多屬於高風險、高勞力的非典型勞動,這些工作總是時有時無,且大多不被保障。雖然無家者七成有工作,但收入極不穩定,平均月收入不到6000元。

試想一下,當我們手握6000元,要如何在台北這座大城市好好生活一個月?

人生百味 無家者
Photo Credit: 人生百味

若說到街上常見的食物,有些教會有供餐服務、也可以到救世軍領便當、還有許多個人或團體會在特定的時間到街上分送餐點。

食物,在街上並不匱乏,匱乏的其實是「選擇」。

便當通常比較油膩,許多無家者的身體狀況可能無法負擔重油重鹹的菜色;有些年紀較長的爺爺奶奶牙口不好,雞腿、排骨雖然好吃,對他們而言卻是不方便;水果裡有許多人體所需的維生素,但大多人消費不起,所以每當有水果出現時,總是備受歡迎!

人生百味 無家者
Photo Credit: 人生百味

「什麼樣的城市空間才是友善的?」

台北是座地狹人稠的城市,行走在其間不難感受到身旁處處有人的擁擠感。關注無家者議題的同時,「空間的樣子」也成了夥伴間常會聊到的話題:一座城市需不需要提供足夠敞開、友善的空間給人們休息、遊戲、暫時安身?如果需要,那敞開的程度又是如何呢?

相信,這是一個身在這座城市的每一個人都可以想想看的問題。

人生百味 無家者
Photo Credit: 人生百味

粗略計算了無家者一天的行走歷程,大約是15.6公里,這是一個相當於台北市直徑的距離。而普通人一個小時的腳程是3.3公里,換算下來,無家者一天有4到5個小時,或甚至更長的時間花在行走上面。

習於仰賴汽機車、大眾交通運輸工具的我們,每天花在行走的時間大概不會超過一小時吧?而無家者可能考量到身上帶著不少家當、正在進行著撿回收的工作、或不想因為外貌被旁人指指點點,因此,不管路途多遠,靠著自己的雙腳,依然最輕鬆踏實。

人生百味 無家者
Photo Credit: 人生百味

晚上努力加班,月初時就有更多錢在戶頭,生活就能過得更寬裕些,對無家者而言,每天出門工作最擔心的是,回來時家當被偷或是被當垃圾丟棄,缺乏一個安全的私人空間,使得金錢存放不易,即使存在銀行,也要擔心提款卡遺失,還是領日薪比較實在。

你我也許有過這樣的經驗,學生時期的存款不多,只有打工的微薄薪水,偶爾卻仍想進餐廳吃大餐,犒賞自己一整日的辛苦。而在街頭流浪已久的無家者,很多時候已看盡人生,認清了即使再怎麼努力也無法翻身的處境,相比之下,辛苦工作換來一頓餐、一點酒和菸,及時行樂,是他們能享有的選擇自由與快樂。

人生百味_無家者 懶人包
Photo Credit: 人生百味

晚上八點,許多工作完的無家者陸續回到北車休息,根據北車規定,九點以後才能落地休息。

在等待的時間裡,無家者彼此話家常,互相請客,排遣街頭的寂寞,偶爾也會遇到團體或個人來發餐。而石頭湯計畫希望除了發餐給無家者之外,可以邀請大家一起坐下來聊聊天,聆聽街上大哥大姐的故事,也給予彼此溫暖的關懷。

人生百味 石頭湯計畫
Photo Credit: 人生百味、黃靚、 李衎罕

透過三個步驟,我們試圖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讓人們與無家者有機會彼此認識。

1. 蒐集剩食:
到市場與店家蒐集當天剩下的食材,讓食材能夠更有效的利用。

2. 共同料理:
志工們集思廣益,烹煮成創意又美味的料理。

3. 街頭分享:
帶著煮好的餐點,上街和大哥大姊們一起吃飯吧!

【相關活動】石頭湯計畫

人生百味 石頭湯計畫
Photo Credit: 人生百味

TO 努力工作生活的你:

努力地當下,你知道你正在構築一個更美好的人生;但有些人,同樣的努力工作,卻只為了一頓溫飽,或不想成為家人或社會的負擔。身處在台灣,相較一些國家,我們擁有的資源其實很多;同時,面臨的社會問題也不少。抱怨或批評很容易,但這只會讓身處的社會停止進步。

我們都想要一個更美好的社會,當你身處一個團體時,除了珍惜它的好以外,也要擁抱它的脆弱——家庭如此,公司如此,社會亦如此。那你願不願意,用一點點力量,來改善這個社會?來參加石頭湯計畫吧!也許你會發現,你獲得的比你付出的來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