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媽媽探訪菲律賓外傭村「丈夫外遇是海外工作的一部份,我只能接受」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獨守空房的男人既成為憐憫對象,但同時也是備受監察的人。出軌的流言很多,常常由通訊科技推波助瀾,傳進兩地夫婦的耳朵裡,令越洋信任變得非常困難。
獨守空房的男人既成為憐憫對象,但同時也是備受監察的人。出軌的流言很多,常常由通訊科技推波助瀾,傳進兩地夫婦的耳朵裡,令越洋信任變得非常困難。
幾位受訪男士不約而同地用「寂寞」來形容太太離家後的生活,但只有一位男士堅持要太太按照原訂計劃,完成兩張合約後回家──雖然這代表海外收入無以為繼,卻增加了這對夫婦關係的幸福感。受訪男士中,沒有一人把外遇宣之於口,但是有回流外傭告訴我們︰「(外遇)是海外工作的一部份……是套裝,我只能接受。」
至於也是爸爸的留守丈夫,對新的親職內容各有不同程度的適應與不適應。有人成為孩子激賞的大廚和家務總管,有人抱怨自己不得不犧牲工作理想,也有人聘用本地的留宿外傭來解決自己的不適應。有兩個受訪家庭曾聘用家傭來照顧子女,即是説,香港的外傭僱主原來啟動了某種外判親職的連鎖作用。
留守孩子
留下來的孩子,有的在少年期便掌管家庭收入和介入家庭事務(因為喪父或父親不被母親信任),有的放任消極把生活上的不如意通通歸咎於缺席母親,也有努力上進的好孩子故事。除了個人性情外,他們的父親能否適應新的親職要求,似乎亦是關鍵。
大部份外傭告訴我們,離鄉别井是為了讓孩子接受大學教育。在這個層面上,很多受訪家庭都是成功的。問題是,受困於菲律賓國內的經濟不景氣,高等教育未必提供合理的職場通行證。在受訪的外傭成年子女中,有幾位正在計劃或認真考慮重踏母親足跡到海外工作。他們不少已經成為父母,開始為年幼子女的未來籌謀。
這演成一個循環──外傭為孩子的美好將來跑到海外工作,而長大後的孩子又為著同一個原因走母親舊路。然而,這兩代人為子女所構思的美好中,都缺了陪伴成長的父親或母親。
依賴
依賴是另一個值得探究的關鍵詞。受訪的回流外傭中,有幾位留港超過廿年。回看最初,她們只打算來港工作四至六年,但「不知不覺」一份接一份合約的延續下去。經濟上,這些菲律賓家庭強烈依賴外傭的海外收入;情感上,外傭對自己照顧的香港孩子同樣衍生依戀,甚至有留守丈夫用addicted(上癮)來形容太太。與此同時,她們錯過了自己孩子的成長,回流後再難找到被需要的感覺。所以「回家」不一定是團圓,重新磨合的路上也可以荊棘滿途。
因此,在某種層面看來,對外傭親切的「好僱主」,可能也是對外傭家庭具破壞力的「壞僱主」。因為他們往往能提高外傭續約的意願,延長彼邦家庭的分離狀態。
改變的力量在哪?
在第三部份,我們推開家門踏前一步,嘗試聆聽外傭制度下的種種聲音,然後探索︰改變的力量在哪?畢竟,在一扇家門內發生的事,並不只是一個家庭的事。
國際特赦組織研究員Norma Kang Muico訪問了近百名印傭,她訝異於,令人撕裂的剝削和虐待,跟某個層面上的解放,同時在這些女性身上發生。國際家務工聯會的鄧燕娥和葉沛渝要求社會認清家務工作的真正價值,並且分享爭取家務工權益路上的沮喪、局限和希望。Helpers for Domestic Helpers經理Holly Allan協助外傭面對法庭訴訟,但一宗受虐個案曾經令她對人性失去信心。
Asian Migrant Credit Union經理Clarence Lee小時候由外傭照顧,他選擇用自己的財務專長來回饋這個被本地金融體系所遺漏的龐大社群,「原來城市人的理財觀念,應用在外傭身上差不多要全盤抹掉。」至於少時同樣由外傭照顧的謝小姐為看清「移民工議題的黑洞」,到中介公司工作一年,雖然最後依然千般不解,卻進行了很多有趣的觀察和思考。法律系學者David Bishop創立以公平掛帥的中介公司,希望以經營思維突破悶局,「如果你能把一個外傭不負債地帶到香港,僱傭關係就不會像現在那樣扭曲。」

僱主角色也是這部分的探討焦點,「親子王國」創辦人薛嘉龍談他如何看網上平台為僱主帶來的「入門資訊」。兩個僱主團體同時表達了僱主的無助感,但對於爭取外傭權益卻立場迥異。外傭工會領袖Shiella Estrada提醒僱主,要求外傭不合理地長時間工作,帶來的風險其實是屬於家庭的。
多個受訪者都把矛頭直指政府,像葉沛渝説的︰「它只把問題拋給廉價的海外勞工,來卸除自己的照顧責任。你看老人院舍的輪候隊伍有多長,私人院舍的環境有多差!那些環境簡直令人毛管戙……我想説的是,聘用外傭不是問題,但政府縱容剝削,不願意保障外傭權益,才是問題。」
外傭的世界
藝術家程展緯有這個好奇︰「我們對外傭只有僱傭關係的想像,究竟她們的世界是怎樣的?想想其實很有趣。」
在第四部份,攝影師帶我們遊走香港各處,尋找假日的小菲國和小印尼──路邊的、生活的、 宗教的、文化的、炫異的、令人饞嘴的,共冶一爐。異鄉人的生活,在星期天盛放。
第五部份,我們邀請多位現職外傭自述人生故事。她們在異鄉生活中,一一煉成堅韌身影,但各有姿態。有人對分離的家人充滿歉疚,有人無悔當日逃離家鄉,掙脫家庭對女性角色的傳統期望。
受訪名單上的外傭,部份透過工會朋友順蔓摸瓜聯絡上,但也有不少是在路上「白撞」得來的。一回,新相識的印尼排球好手站在球場上跟我聊了一句鐘,談她對運動的熱情、從前對婚姻的抗拒,以及未來對家庭的想像。笑容是國際語言,而我們碰上的外傭大多非常友善。
10大南投農會伴手禮【上篇】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南投縣為台灣觀光首都,好山好水、景色秀麗、文化薈萃、資源豐富,而外出旅遊特色伴手禮必不可少,許多南投地區農會也推出特色伴手禮,以下為大家介紹南投10大農會伴手禮的前5項。
根據「行政院農委會」網站說明,「農會」的功用為推動農民終身學習,培育優質農業人力資源;營造農村健康生活及生產支援體系,活化鄉村社區組織。輔導農漁民團體永續經營,增進服務功能;加強國際農業合作與兩岸農業交流,擴展農業發展空間等。
農會在台灣農業生產和行銷過程中,一直扮演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包裝、行銷地方特產,打出知名度,甚至外銷到全球,農會都是其舉足輕重的推動者。
台灣農會最知名的,就是南投信義鄉農會與其產品《馬拉桑》。《馬拉桑》是臺灣導演魏德聖執導的電影《海角七號》中,所出現的一個小米酒品牌,馬拉桑在阿美族語裡原本的意思是「喝醉了」(阿美語:Malasang)。這項產品由南投縣信義鄉農會所研發、生產,其廣告標語為「千年傳統,全新感受」。是白色甜酒,味頗像市面酵母飲料,喝多易醉。其誕生原因是2006年魏德聖為拍攝《海角七號》劇情的需要,商請南投縣信義鄉農會研發一種「有點俗、有點可愛,且具有在地感」的酒品,於是該單位以一個月的時間進行研發,推出名為「馬拉桑」的小米酒,並於前述電影上映後推出為實體商品,持續販賣至今。靠著該電影的一砲而紅,成為信義鄉著名的南投伴手禮,該項伴手禮也常賣到缺貨。
南投除了信義鄉農會,還有許多農會推出其特色伴手禮,以下為大家介紹南投10大農會伴手禮。
1. 信義鄉農會
推薦人氣伴手禮:雙金迎百紀念酒禮盒
紀念酒堅守台灣工藝核心價值,兩個鄰近的台灣在地產因為價值觀的結合,終於開花結果。其酸甜適口,不徐不燥的特性像是氣質美少女。是梅子夢工廠產品中擁有信義鄉婦女溫柔特性的代表酒品。信義鄉地處偏遠,物質生活不便讓許多外鄉女子不敢下嫁信義鄉,所以勇敢嫁到信義鄉的女性多半擁有著過人的毅力、溫柔與感性。不拘泥於形而外的物質,只為與伴侶長相廝守、共同奮鬥。酒液的酸甜口感,像極了堅毅愛情的前段;果肉香甜的溫暖後勁,則有如長相廝守努力下生命中所產生的心靈富足。金牌的狂野與柔水透過堅守台灣在地工藝的「添興窯」陶藝,創作結合,讓百年的歡慶更加具台灣精神,與看見台灣工藝的核心價值。
成分:金牌柔水釀造酒、黃梅、砂糖
容量:375毫升
售價:1580元
2. 魚池鄉農會
推薦人氣伴手禮:典藏紅茶禮盒
典藏禮盒的設計係以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為發想,以一棟帶著濃厚英國風的錫蘭式建築物為主體。外圍分別由紅茶之父「新井耕吉郎」揭開魚池鄉紅茶的製程和發展歷史;象徵了921之後魚池紅茶產業復甦的橄欖樹;以及年輕茶農遠眺日月潭,呈現出將魚池鄉紅茶帶入新頁的意象。盒內採用紙漿塑糢將本會產品撐起,整體形象磅然大氣又不失環保之本意。
「台茶18號-紅玉」茶業改良場以台灣山茶與緬甸大葉種Burma選育,歷經五十餘年育種試驗,所選育適作紅茶之優良品種。茶湯水色艷紅上層戴著黃金環,散發出淡淡之薄荷加肉桂香,滋味醇厚。夏茶具收斂性,茶湯入口後,會有些微澀的感覺,但會逐漸化開而回甘,且會持續一段時間。此乃茶多酚含量高,經全發酵後,轉化成茶黃質及茶紅質,有豐富內涵之呈現。此種迷人之香氣及滋味,即源自於原生種台灣山茶,曾被紅茶專家讚譽為「台灣紅」、「台灣香」,足可代表台灣紅茶與眾多世界知名紅茶爭鋒,是極為獨特之品種。
「阿薩姆紅茶」1936年,日本人在魚池鄉日月潭畔之貓囒山設立「魚池紅茶試驗支所」,並自印度引進阿薩姆茶種,發展紅茶產業 ,亦曾在倫敦拍賣會中名列頂級,也是日本天皇的御用珍品,民國四十年至六十年間,更是台灣農產品外銷主力。茶湯水色深紅,滋味濃郁甘醇帶有天然的麥芽香;除單獨飲用外,亦適合加入鮮奶調製成奶茶,茶湯轉成琥珀色,茶香中伴隨著奶香,「色」「香」「味」俱佳,且冷、熱飲用各有不同之風味。
成分:紅玉茶葉、阿薩姆紅茶茶葉
容量:75g*2罐
售價:1600元
3. 水里鄉農會
推薦人氣伴手禮:佐梅香三入組
水里鄉隸屬南投三大青梅產區之一,知名度雖不如信義鄉,但因鄉內梅樹大多改良為矮樹品種以便採收,也因此更方便遊客近距離欣賞拍照,故成為部落客所熱愛的「賞梅秘境」。
水里鄉內擁有上安、郡坑、新山、興隆、永興、玉峰、車埕、新興等八大梅園社區。由於青梅擁有「一月賞梅、四月採梅」的特質,梅樹在不同季節展現不同的風情。產季初期的青梅熟度較低,適合做脆梅;清明之後青梅熟度較高、風味鮮明,適合做Q梅、梅酒或梅醋。產期初期青梅梅果小顏色較青,後期果實大但顏色些微轉黃。水里鄉農會依據青梅不同產期之特性推出系列商品,讓您品味不同的酸甜與青澀的滋味。
成分:熟梅藏香酒+烏梅魯醬+蜂蜜梅醋
容量:250ml*3瓶
售價:690元
4. 竹山鎮農會
推薦人氣伴手禮:杉林溪烏龍組(參等獎)
竹山鎮,舊稱「林圯埔」,隸屬於中華民國臺灣南投縣,位於該縣西南隅,地處濁水溪南岸、清水溪東岸,因清代曾為雲林縣縣治,而有「前山第一城」之稱,並因地理位置與歷史文化等因素,至今仍與斗六市關係密切,是臺灣僅次於花蓮縣玉里鎮的面積第二大鎮,亦為南投縣之觀光旅遊聖地。位於竹山鎮的杉林溪烏龍茶,因受高海拔自然環境條件之賜,日夜溫差大,茶菁平均生長期超過五十五天以上,故其葉片肥厚、柔軟、內涵豐富,經茶農精心研製,控制適當發酵,所製成之成茶,呈現獨特之高山茶特色風味,外觀勻整富有光澤,茶湯金黃、透明度佳、香氣幽雅、滋味甘醇。
成分:茶葉
容量:600公克/盒
售價:2500元
5. 中寮鄉農會
推薦人氣伴手禮:中寮肉桂茶
中寮鄉為傳統農村形態,早年因香蕉輸日而盛極一時,現今農田零星分佈,以栽種龍眼、竹筍、香蕉、柑桔等作物為主。中寮鄉所產龍眼肉質飽含水份屬於上品,每當八月生產期枝繁葉茂、結果纍纍,待產季過後將生過剩的龍眼烘焙製成龍眼乾,滋補養頻,廣受消費者喜愛。近來,中寮鄉農會更積極投入藥用植物的栽種及藥膳食補的推行,並多次舉辦藥膳料理品嚐 、促銷及講習等,致力為農民尋得另一個農業新機,而「 農特產展售中心」的成立,提供農民更多元的銷售管道,其中龍眼加工品、肉桂茶、桂圓紅棗茶、明日葉茶包等,為目前積極推廣之農特產品。中寮肉桂茶,由南投的好山好水所孕育,生長在無環境污染的肉桂森林,天然養成、健康、安全、優質,其茶湯入喉甘潤甜美,香味濃郁。是來中寮遊客,必買之伴手禮。
成分:肉桂茶包
容量:3公克*20入/盒
售價:280元
以上廣告由南投縣政府農業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