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來台超過50年的美國籍神父羅四維一生奉獻台灣教育界,6月底時,羅四維發現肝癌遠端轉移,在學生奔走之下,終於在過世前9天,一圓心願,拿到台灣身分證。
(中央社)
天主教耶穌會昨(22)日表示,前輔仁大學社會學系主任、神父羅四維(Fr.Daniel Ross,S.J.)昨日清晨病逝於耕莘醫院,享壽84歲。
1922年,羅四維出生於美國威斯康辛州農村,是家中最年長的孩子。1951年,羅四維進入位於加州的羅耀拉大學(Loyola University)就讀,開始與校內耶穌會士往來,經多次接觸後,慢慢發現耶穌會有完善社會服務計畫,羅四維1953申請加入耶穌會修道。
耶穌會說,1960年,羅四維來到台灣,先落腳新竹華語學院學中文,並於彰化教英文,1963年,前往當時仍在菲律賓碧瑤的神學院念書,1966年在新竹聖神堂領受司鐸聖職,成為神父。
耶穌會表示,羅四維1972年取得美國聖母大學社會學博士學位後,回台灣接任輔大社會學系主任,開始教學生涯。在社會系主任期間,因為體認社會工作對社會的意義,積極籌劃社會工作課程,終於在1981年8月,輔大奉教育部核准,成立社會工作學系,並由羅四維擔任首任系主任。
耶穌會說,那時台灣在發展社工專業領域是一片荒蕪沙漠,羅四維可說是社工教育先鋒,尤其對台灣社工重要性的倡導,包括社會福利制度規劃與制定,社工品質與專業提升,社工對公部門及台灣社會整體環境產生重要影響。
羅四維學生遍及台、港、澳、馬來西亞、美國等地,畢業生中有縣長、大學校長、教授、民意代表、企業CEO,無論是中央或地方政府的社政、勞政、衛政或民間NGO社福團體,處處皆可看到他學生的身影。
此外,羅四維也積極協助新北市推展城市外交,1981年代,羅連續多次帶領輔大社會系與社工學生,與日本愛知縣名古屋天主教南山大學的社會系共同研究,針對共同的社會問題舉辦國際研討會,拓展與日本的學術與城市交流。
1990年代,羅四維更將輔大與國際的合作擴大到韓國、越南、泰國、柬埔寨、菲律賓、美國等地,促成中韓、中美、中越、中印(尼)之間多所學校的交流。1994年還帶領學生到柬埔寨志願服務,為金邊難民及金邊大學設置電腦,1996年帶領學生至越南胡志明市進行文化與價值研討會,1999年足跡至菲律賓,2011年更為柬埔寨村落募款,興建小學。
近年來羅四維領導輔大社會科學院「夥伴學習推展中心」在柬埔寨、菲律賓及中國提供多元方案,並與大陸廣東省珠海市的中山大學合作,開設「跨文化專題研究」課程,促成輔大社會系、社工系師生與大陸師生的交流。
羅四維曾說,「人們經常認為教育就是教書,但是其實不僅是如此,教育可以訓練年輕人意識到其他人的需要、文化與社會的需要,這正是社會的基礎。教宗方濟各要求我們去看身邊那些弱小的人,但是他們在哪裡?他們不僅只在貧民窟,他們也在學校裡,學校正擁有改變一切的力量。」
羅四維本月14日拿到中華民國身分證,當時新北市政府也頒發新北市榮譽市民證,以肯定羅四維對台灣的貢獻。
民報報導,來台灣超過50年,羅四維全心全意投入教育,早在十多年前,他就希望能有一張「台灣身分證」。無奈礙於僵化的法令,即便他已來台灣幾十年了,卻還是沒辦法取得台灣身分證,永遠都是台灣這塊土地的「異鄉人」。
2017年6月底,羅四維發現肝癌遠端轉移。在學生奔走之下,政府終於以「最急件」讓入住耕莘醫院安寧病房的羅四維獲得他夢寐以求的「台灣身分證」。
社會工作在做什麼?
大學問說明,「社會工作」協助個人、家庭、團體、社區適應或轉化社會環境,增強或恢復社會功能。簡單來說,社工系關懷弱勢族群、關心人群福祉。
社工系的畢業通常受僱於社會福利機構、醫療單位、基金會,也可考取社會工作師執照,自行開業或受僱為社會工作師。台灣目前共有32所大學設有社會工作學系,除了輔仁大學,還有東吳大學、台灣大學等。
台灣大學社工系學生鄭家昇投書遠見表示,社工系課程包括社會學、心理學、社會工作研究方法、社會個案工作、社會團體工作、社會工作管理等,此外還有社會福利行政、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等。
由於社工系以「實務」為發展導向,因此在大三升大四的暑假和大四上學期需要透過實習身體力行課本所教導的專業知識。大致接觸的領域可分為「婦女」「兒童」「家庭」「社區」「醫療」「青少年」「老人長照」「精神醫療」「勞工」「性別」「社會倡議」「貧窮」「身障」「社會政策」等。
一名社工投書NPOst分享自己擔任家暴社工的心路歷程,由於社工需要幫助的可能是社會最弱勢的階層,精神總是受到極大考驗。
投書者表示,他遇過不只一個個案,到快要結案了,才透露他們之前曾經被性侵害,也是因為做社工,他第一次知道被跟蹤以及擔心在公共場合被加害人認出來的感受。
此外,幫助的個案也不全都是可愛的,有些人很心計,有些人很會情緒勒索;有的人每天都打電話來問補助下來沒,發現還沒就要去跳樓,有的人想住庇護所,資格不符就說要燒炭,到處打電話去媒體及公部門投訴,有的家暴受暴者後悔不想通報或提告了,就跟施暴的先生說是社工唆使的。
投書者表示自己天天在會談、記錄、轉介單、核銷之間奮戰,還要陪著個案出庭、做聯繫會報,幾乎都是早上7點半出門,晚上10點才回家,加班時數根本休不完。
Tags:
裝修費用預算怎麼抓?設計費、工程費、監工費用該如何計算?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對有裝修需求的民眾而言,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面對預算表上林林總總羅列的裝修設計費、工程費、監工管理費,到底要怎麼分辨呢?
其實,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新屋的整體室內設計與裝潢工程的費用大約落在4~6萬元;毛胚屋為6~8萬元;中古屋約莫是8~12萬,而且依據風格、選材的不同,也會大大影響整體價格。像是古典風、奢華風預算就較高,且若使用到原木、大理石等高價材料數字就會繼續向上增加,此外,如果你更動了格局與管線,費用又會再往上加……,以下《幸福空間》就為大家彙整關於裝修預算的大小事 !➤➤➤想了解裝修要花多少錢? 裝修計算機線上報價
裝修費用有哪些?
一般來說,一個完整的裝修費用包含「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其中設計費取決於設計師個人的經歷、名氣、公司規模或是難易度,而有不同的計價方式;工程費則會因為選用的建材或是施工方法不同產生很大的價差,至於監工費部分通常為總工程款的5%~10%。

【丈量費】
現場勘查、工地丈量、現場測繪、了解需求、平面繪製。
每次 3,000~5,000 元不等,有時丈量費也可以合併於設計費中。
【設計費】
大致上常見的設計費計算方式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以「坪數」計價,依照實際規劃的坪數收取設計費用,視設計公司不同,平均每坪收費3000元~10000元不等;另一種情況是,工程也由設計公司承包,設計費則會以總工程款來計算,就目前市場行情來說,大約落在5%~20%不等,因此在洽詢時雙方必須溝通清楚。若希望設計公司提供3D平面圖則需額外付費,依目前市場行情,一張約5000元~8000元不等。
此外,有些設計公司會以不收設計費或監工費的行銷方式吸引屋主,要特別注意,這些費用可能無形之中已經分散到工程款項當中,因此報價單上的工程項目與收費方式要確認清楚,以免發生不必要的裝修糾紛。

【工程費】
工程費包含建材與施工項目的所有費用,以實際選用的建材、數量及工法做報價,但其中的複雜度與專業程度之高,對於一般民眾來說,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全理解的範疇,建議要了解市場行情、多方比價,合約書內的報價單也必須確認清楚各種款項與細節,避免日後惡意追加款項的情形發生。

【監工費】
若是委託設計師代為監工,就會有監工費的產生,目前市面上較常見的收費方式,依照設計公司不同,大約會以總工程款5%~10%計算;第二種方式是,設計合約與工程合約統一交由設計公司統包,監工費則包含在工程費中。

裝修費用多少才合理?
許多人對裝修費用評估或裝修費用拿捏沒什麼概念。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
Point01. 搞懂屋況 以利精算裝修費用
裝修達人張德良指出,民眾常有「我不會抓預算耶!總預算會不會跟需求差距太遠?有行情價可以參考嗎?」考量新成屋、毛胚屋或中古屋的裝修重點大不同,裝修預算拿捏與編列重點也會有所差異,建議買房時就應注意房子格局狀況,挑選適當的房子,有助未來裝修時能減少不必要的預算花費,並將裝修重點放在提升生活機能性與風格營造。另外,若是購買的是預售屋,則可以善用客變的優勢,省下日後調整格局、重拉管線的費用,讓資金運用更有彈性。

新成屋

毛胚屋

中古屋


Point02. 釐清3大裝修重點,分配裝修預算比重,排出優先順序
有了工程總預算之後,一般來說該如何分配呢?張德良指出,將裝修重點分成三大類:「基礎工程」、「裝修工程」、「裝飾工程」,視屋況條件與個人需求不同分配比重。
以老屋翻新為例,考量居家安全與延長使用年限,基礎工程的整頓絕對是首要重點,因此建議先將預算放在基礎工程,其次才是機能、生活滿足的設計,最後才會是風格及其他裝飾工程與擺設部分。當裝修預算有限時,建議全面性考量實際裝修需求,列出裝修項目的優先順序,建立明確裝修方向,並適時做出取捨,才能以最精準的預算分配打造最具效益的房子。

新成屋:基礎工程花費最少,因此可將更多費用著重裝修工程,滿足生活機能上。
毛胚屋:介於新成屋與全屋改造之間,考量格局與管線需要重新規劃安排,所以基礎工程上相較新成屋就會略微提高。
中古屋:裝修費用相較其他屋型而言,花費佔比高得多,主要在於管線修改、格局打掉重做,以及可能伴隨老屋漏水等問題,窗戶更新為隔音氣密窗等需求。
有了以上的認知之後,民眾就可以釐清裝修預算花到哪去了,並掌握還有多少預算可以用來強化風格設計與裝飾工程的應用。上述的總工程預算,是實際用在裝修、裝修材料上的基本費用。張德良提醒,還有所謂獨立的五大項目,包含家具、燈具、窗簾、衛浴與廚具都在其中。另外,像是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也都是另計!

Point03. 首購族vs .換屋族,裝修思考面向不同
如果你是首購族,請一定要相信,未來換屋的機會很高,「保值性」與「轉手性」的考量較高一點。建議買新一點的房子,來降低裝修的費用。例如買了500萬的房子,花了80萬裝修,5年後再轉手時,買方只會參考你5年前買房的價格500萬,而不會把裝修的80萬算入,那麼這80萬就不是資產,而是沉沒成本。
倘若你是換屋族,會比首購族較清楚,哪裡住起來較不方便、舒適,對空間大小也比較有概念,那麼投入較多的裝修預算,是可行的,畢竟換屋就是要改善居住品質。
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裝修費用如何付?
動輒上百萬的裝修費用,一般會分多個階段付款。而各家設計公司的付款方式不大相同,須以合作的設計公司為準,建議在簽約時就訂出各階段的驗收項目,並於確認進度與項目後再匯入工程款。目前,最常見的付款模式俗稱「3-3-3-1」,也就是分四個階段付:
第一期
簽約時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二期
開工後,拆除工程、基礎工程完工後,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三期
油漆工程進場前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四期
驗收合格後收最後10%款。


本文章內容由「幸福空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