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克爾克大行動》:「諾蘭神話的終結」,或是「諾蘭的新紀元」?

《敦克爾克大行動》:「諾蘭神話的終結」,或是「諾蘭的新紀元」?
Photo Credit:Warner Bros. Picture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我以為,我曾從諾蘭電影學會的,恰恰是現實的相對性。是以,《敦克爾克大行動》令我困惑。什麼時候開始,活只是活,死只是死?要活就不能死,要不死,就得是無一絲複雜度的純然拼搏?

對魔術師來說,pledge最難,卻最關鍵,pledge是層層機關,讓觀眾進入一個由他們錯覺所協助建構的全新世界。pledge是退,只有退,才能為轉(turn)做好準備。「退」是最有野心的侵略。

可儘管pledge這是魔術技法的精華,魔術師卻會告訴你,真正重要的,是最後的prestige。無論前面的pledge、turn,有多精巧,倘若沒能在舞台展現那個「把東西變出來」的燦爛時刻(即prestige本意的尊榮、顯赫、面子),則魔術仍是失敗的。

同樣的邏輯,是《蝙蝠俠:開戰時刻》(Batman Begins, 2005)起一路貫穿黑暗騎士系列的「戲劇性與欺瞞,是力量最大的能動者(theatricality and deception are powerful agents)」概念。從忍者大師、布魯斯韋恩到班恩,都相信人的外部性,將內在糾結,梳理出秩序,實踐為行動,成就強大的外部性。即是蝙蝠俠的「決定我是誰的,非關我的本質,而在於我所做出的事。」

當一般電影作者遵循著「鋪陳-衝突-解決問題」的三幕戲結構,克里斯多夫諾蘭的三幕,卻是「pledge-turn-prestige」,前者是平面的,後者則歷經裡外、虛實的編絞,終至超越地進駐新的存在。

但《敦克爾克大行動》的「生存就是最大的勝利」主旨,讓pledge,直接是prestige。這確實是更低限的電影視野、也或許是更深邃的人生智慧之類的東西,但總之,這不再是過往的克里斯多夫諾蘭了,這已經遠離了他一直以來強調的邏輯路徑了。

《敦克爾克大行動》所開啟的新紀元

《敦克爾克大行動》的海灘,一度讓我想起《全面啟動》夢中夢裡的荒廢海邊,而敦克爾克的故事背景,則是一座連不上任何哪裡、幾乎是幻夢的孤島。諾蘭的電影曾多次出現或隱喻、或具體的孤島意象,前者比如《記憶拼圖》裡失憶的主角,後者比如蝙蝠俠的高譚市。

而極低調、低限、大量留白的敘事,霧茫茫的能見度,亦似乎遞出了曖昧的想像空間;又以及,表面上渲染過頭、但說不定作為一道反諷機關,的滿到不尋常的配樂……。我一路期望,可以收集到足夠線索,證明陸海空的等待、堅持、僵持、荒謬與happy ending,終究是一場複雜的幻夢。畢竟無論歷史寫作或記憶溯回,都以其建構本質,本有虛幻的一面;虛幻蔓延,再催生新的虛幻,所謂的文明,或也不過是最瑰麗的海市蜃樓。

然而,這些急切的揣想,到底落空了。當電影真摯、鄭重、全面、幾乎散發香氣地,揭啟為戰爭所揭露的人性、回家、求生等命題,那麼無趣、俗氣,卻有神聖的光,是無懈可擊的「正確」,彰顯著自絕望萌生的貴氣情操。至此,我投降地接受,《敦克爾克大行動》真是另一部電影了。

克里斯多夫諾蘭的作品一直有種手工感,非關電影預算,而是作者以好奇心、企圖心,獨力探索還陌生的操作方式。而與其說諾蘭持續找尋更新鮮的電影語言,不如說作者之尋求電影的可能性,是為了創造不曾被透露的生存圖景、不曾被追索的「人」的形構。

這種發明家的氣質,讓這些電影有著因過份執迷、甚至一廂情願,而來的偏斜、倉卒。它們經常太專注於新的發現與發明,忽略要照顧故事整體與部分細節。電影中會出現尺度感格格不入的元素、嚴重的敘事漏洞,經常在人際及人對所隸屬的現實的情感上,顯得疏淡、單薄。

但《敦克爾克大行動》不同,它選定、錨定一個現成的事態、主旨,用整部電影去呈現。克里斯多夫諾蘭的電影語法,早就近乎完美,要凝視、逼近、召喚整個敦克爾克大撤退的全與局部面貌,來提示人的焦灼、掙扎、恐懼,何難之有?《敦克爾克大行動》是完美的,這張扁平、均勻的圖景,應有盡有。可當那裡不再有每部諾蘭電影都有的,那個將觀眾帶到很遠、很遠地方,的整幢繁複維度,就也不再有那個屬於他的「形式即內容」的推進。

那些改變我的電影,比如《全面啟動》、比如《黑暗騎士》、比如《星際效應》、《頂尖對決》和《記憶拼圖》,它們打開困難但駭麗的視野,追著不曾被提出的問題。或許是天才,或許是極端的狂熱亢進,或許是關於創造一個獨立宇宙的愛,總之那個炙燒的獨一無二感,擄獲了我。對我來說,有那些,作品何必「完美」?

作為入戲太深的諾蘭影迷,我悲觀地想,當人總會越來越「好」、越來越「對」,朝向爽朗舒服的光明所在,當能拍出這麼溫厚、討喜、誰都要感覺良好的作品,還會有什麼理由,要重回險隵的闇黑之海?太多徒勞、太少瞭解,那麼孤獨的浮沈。

這是一個全新時刻的到來了。而或許所有新紀元的啟動,都得交換由某個神話的終結。

歡迎訂閱黃以曦影評寫作計畫:【每場戲都有個命運的機關】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潘柏翰